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兒童禮儀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086139
- 條形碼:9787518086139 ; 978-7-5180-8613-9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兒童禮儀課 內容簡介
“不學禮,無以立”“你的禮儀價值百萬”,成長期的兒童不僅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更要知曉禮儀,凡事遵從禮儀,只有這樣,兒童的行為才能自信而得體,綜合素養才能提高。 《兒童禮儀課》從“禮儀”這一點出發,為成長中的兒童全面、系統地歸納、闡釋了他們必須懂得和學習的禮儀常識,內容涉及方方面面,旨在全面、系統地指導兒童提升修養,進而幫助父母培養有涵養、有素質、有禮貌的好孩子!
兒童禮儀課 目錄
002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兒童的禮儀教育越早越好
006 無規矩不成方圓,教育兒童從小要有規矩
009 孝敬父母是培養兒童各種禮儀的首位
013 誠信**,讓兒童從小做一個誠實的人
017 告訴兒童,勤儉節約更是一種禮儀
第02章兒童形象禮儀,讓孩子始終保持整潔的外貌 023
024 搞好個人衛生,做個干凈精神的好孩子
027 引導兒童學會微笑示人
030 穿衣有講究,干凈合身是根本
035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訓練兒童挺拔的身姿
039 行如風,訓練兒童正確的行姿
第03章兒童語言禮儀,好孩子言談得體人人夸 043
044 定語言禮儀,從小培養兒童優雅的談吐
047 杜絕兒童說臟話,培養出文明禮貌的孩子
051 禮多人不怪,教會兒童說些“禮貌”話
054 引導兒童學會恰當得體地自我介紹
058 讓兒童學會恰當地稱呼他人
第04章兒童素養禮儀,內在個性和習慣造就非凡少年 063
064 培養兒童豁達的性格,心胸寬廣的兒童更受歡迎
068 教兒童學會文明禮讓
071 一諾千金,誠實守信是兒童*寶貴的品質
074 告訴兒童心中有他人是一種良好情感和基本禮儀
079 謙虛的兒童更顯教養
第05 章 兒童家庭禮儀,讓孩子明白對親近的人也要講禮 085
086 告訴兒童對待家人也要講禮儀
089 引導兒童體會父母的辛苦
092 讓兒童明白做家務不是媽媽的義務
096 告訴兒童在家進他人房間也要先敲門
第06章 兒童學校禮儀,“懂禮”的孩子在學校更受歡迎 101
102 兒童需要掌握的校園著裝禮儀
106 遵守課堂紀律,是*基本的校園禮儀
110 告訴兒童要尊敬和愛戴老師
112 告訴兒童,挑老師的錯也要把握分寸
116 告訴兒童不要隨便給同學起綽號
第07章兒童拜訪禮儀:讓孩子做個有教養、受歡迎的小客人 121
122 讓兒童了解幾點參加他人宴會的禮儀準則
125 告訴兒童走親訪友時的做客禮儀
129 兒童需要學習的春節拜年禮節
133 告訴兒童探望病人的注意事項
136 探望病人應該送什么禮
第08章兒童接待禮儀:教導孩子讓他人賓至如歸 139
140 教育兒童做個熱情好客的小主人
143 告訴孩子用真誠和熱情接待來客
145 告訴兒童有禮節地接待客人,先要準備充分
148 如何引導孩子與小客人友好相處
參考文獻 152
兒童禮儀課 節選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兒童的禮儀教育越早越好 生活中,在不少家庭里面,可能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場景:家中有客人來做客,父母要招待,讓孩子自己玩去,但孩子好像完全不聽話,不但不乖乖自己玩,反而將客人推來推去,或者大人說話他時不時插幾句,再或者打翻茶杯;飯桌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孩子把筷子伸到奶奶面前的盤子里亂挑……對于這些孩子的表現,我們很容易聯想到一個詞——“禮儀”,很明顯,這些孩子是缺乏教養和禮貌的。 作為父母,我們深知讓孩子學習文化知識的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對孩子進行素質教育,一個孩子是否在幼年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其一生有著重要影響。并且,對兒童進行禮儀教育越早越好,“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并不是沒有道理的。因此,教育心理學家認為,孩子文明禮儀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離不開幼兒期的教育培養。 不過有不少父母認為,對兒童的行為習慣培養,*好等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有了一定的自我認識和意識后再進行。其實不然,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對周圍的環境會越來越適應,身體機能也隨之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內在能力會逐漸消失。因此,專家建兒童的禮儀教育越早越好第01章議,父母要重視早期禮儀教育,*好在孩子0歲時就開始。 然而,我們發現在現代社會中,幼兒文明禮儀教育缺失的問題相當嚴重。 當然,也有一些注重兒童早期禮儀教育的父母,在生活中,他們對孩子進行言傳身教,讓孩子懂規矩、有教養。有位媽媽這樣談到自己五歲的女兒: 周五是我們幾個好朋友聚會的日子,因為周六大人不上班、孩子也不上學。周五下班后,我去學校接了女兒,然后來到了飯店。 當時菜已經端上桌了,不過有兩個同學上班的地方比較遠,所以還沒到。女兒說自己餓了,我告訴女兒,小孩子要有禮貌,要等兩位阿姨來了才能一起吃,小家伙點點頭說:“哦,知道了媽媽。” 還有一次,我帶女兒去參加我所在公司的頒獎典禮,我叮囑她不要在會場跑來跑去,也不要大聲喧嘩。當我站在領獎臺上發言的時候,我朝著底下看了看,看到女兒在筆記本上用筆不停地畫著什么,仿佛根本沒有聽見熱烈的掌聲,女兒的懂事讓我很欣慰。 對于案例中的**種情況,相信不少父母會讓孩子先吃。其實孩子是*會察言觀色的,如果此時父母生怕自己孩子餓得慌,接下來的畫面就是“賓客尚未到齊,所有菜碟已被挑選一遍”,這樣的情景并不少見。而對于第二種情況,相信不少孩子會在會場跑來跑去,要不然就是大聲喧嘩,這些都是缺乏禮儀的表現。 可見,孩子的禮儀教育要趁早,父母不能認為兩三歲的孩子什么也不知道,就想等長大了再教。如果你是細心的父母,仔細去觀察就會發現,其實三歲的孩子懂的事和會做的事多得超乎預料。只是很多時候,父母在潛意識里以孩子年紀尚小為由回避了教育孩子。 父母對孩子進行早期禮儀教育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從小抓起 這一點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要從孩子小時候抓起,孩子的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所以當孩子開始懂事時就要注重培養孩子的禮儀;另一方面是要從小事抓起,將禮儀教育貫穿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 2.在日常生活中告訴兒童一些禮儀知識 通過言語方式告訴孩子一些關于禮儀方面的禮節和儀式。例如,在什么場合的言行舉止應當注意哪些問題,應當做到哪些方面以及不應當出現哪些言行,等等。 3.家長在平時以身作則,為兒童做一個榜樣 家長是孩子*好的老師,孩子都是聰明的,他們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學會模仿家長的行為了。父母如何待人處事,孩子也會學,禮儀方面更是如此。所以,要達到對孩子進行禮儀教育的目的,家長首先應該懂得禮儀、平時就能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例如,當帶孩子坐公交時,家長就應當主動將自己的座位讓給老人、孕婦或身患疾病的人;當給他人造成困擾或損害時,應當主動向對方賠禮道歉。再例如,去車站買票、去商場購物付款時,就應當主動、自覺地排隊;去銀行存取款時,就應當主動在一米警戒線以外排隊等候。 英國著名教育家、哲學家洛克認為:“一切知識起源于經驗!狈▏蠼逃冶R梭更是明確地告誡我們說:“在達到有理智的年齡以前,孩子不能接受觀念,而只能接受形象。” 因此,在兒童文明禮儀行為習慣的培養中,我們要避免從前嘮叨、訓斥的做法,更加注重累積孩子的感性經驗,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讓孩子樂于注重自己文明禮儀的培養,將好的行為習慣滲透到孩子的骨子里去。 總之,文明的禮儀和行為習慣應體現在孩子的生活中,通過各種適宜的形式內化為孩子的一種意識,一種生活方式,*終成為兒童的生活習慣。良好的習慣一旦形成,將讓孩子終身受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巴金-再思錄
- >
推拿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隨園食單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