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給孩子的博物文化課:文物里的黑科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094875
- 條形碼:9787518094875 ; 978-7-5180-9487-5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給孩子的博物文化課:文物里的黑科技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7-10歲1.一個擅長制造“奇跡”的民族,隨處可見的一件簡單物品中蘊含著大智慧,《給孩子的博物文化課:文物里的黑科技》展現了古代中國“黑科技”的魅力。專家團隊精心打造,送給孩子的博物文化啟蒙課。 2.知識點豐富,脈絡清晰,從東漢銅奔馬到唐葡萄花鳥紋銀香囊,從記里鼓車到透光銅鏡,從素紗褝衣到長信宮燈,介紹了它們的構造原理、生活運用和挖掘過程,拍攝近百張圖片,采集幾十家博物館的資料,圖文結合,生動有趣。 3.書中知識小檔案的設置,延伸歷史的知識點,讓孩子有更為全面深刻的認識;知識小提示的設置,提出問題,啟發孩子去思考。 4.四色印刷,知名文博專家、教育家周曉陸,考古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后曉榮,博物館研究員朱思紅傾力推薦。
給孩子的博物文化課:文物里的黑科技 內容簡介
一個擅長制造“奇跡”的民族,隨處可見的一件簡單物品中蘊含著大智慧,這展現了古代中國“黑科技”的魅力。 《給孩子的博物文化課:文物里的黑科技》講述了在漫漫歷史長河中,我們祖先創造了無數令后人稱奇的作品。有的構思巧妙,如古老的微型空調唐葡萄花鳥紋銀香囊,借助力學的原理,無論球體如何轉動,里面香料都不會灑出;有的巧奪天工,如發掘于東漢晚期大型磚室墓的銅奔馬,大膽地讓馬的右后蹄踏在一只凌空飛翔的鳥身上,把奔馬和飛鳥絕妙地結合在一起;有的別出心裁,如用于計算道路里程的記里鼓車,每行駛一里路,車上的木頭人都會自動敲一下鼓,堪稱是古代*早的機器人。此外,還有像透光銅鏡、素紗褝衣、長信宮燈、游標卡尺等這些在今天看來仍然優選的產物。 翻開此書,這些古代科技跨過世事變遷,逾越千年向我們走來,與現代生活息息相關,2000年前的產物親切得如同身邊舊物。
給孩子的博物文化課:文物里的黑科技 目錄
二、神奇的魔鏡 西漢透光銅鏡007
三、*早的游標卡尺 東漢銅卡尺013
四、*早的計程車 記里鼓車019
五、大秦帝國的色彩 中國紫之謎024
六、時光的穿梭機 戰國水晶杯032
七、*早的活環工藝 曾侯乙玉佩037
八、古老的微型空調 臥被銅香囊041
九、漂洋過海來看你 水密隔艙048
十、世界*輕的衣服 素紗襌衣056
十一、騎兵的秘密武器 馬鐙062
十二、簡牘中的計數術 九九乘法口訣068
十三、一泉吐白玉,萬里走黃金 采鹽技術074
十四、古代的“冰箱” 冰鑒079
十五、古代計時器 漢代銅漏085
十六、古人也環保 長信宮燈 092
十七、使用千年的水利機械 翻車097
十八、木構建筑的精髓 榫卯技術104
十九、傳播文明文化的技術 造紙術114
給孩子的博物文化課:文物里的黑科技 作者簡介
后曉榮,江西南昌人,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田野考古隊領隊,伯明翰大學、劍橋大學和北京大學訪問學者。學科知識結構較為完整,具有歷史、古文獻、考古、文物、歷史地理等多學科教育背景和研究能力,同時具有多年一線田野考古工作經驗和文物鑒定能力。近年來主要利用考古文物資料從事相關的歷史文化研究,形成了自己較為獨特的研究方法。出版作品有《科學發現歷史——科技考古的故事》《秦代政區地理》《戰國政區地理》《悠悠集——考古文物中的戰國秦漢史地》《窮窮集——古代文物與歷史文化研究》等。 邱敬媛,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考古學博士,研究方向為藝術考古,曾發表文章《新疆地區漢晉絲織品中的翼獸形象分析》 《從美術角度考證大地灣地畫的巫術含義》。曾獲中沅杯·吳哥文化高校學生創意設計大賽三等獎;源流·首屆高校學生文化遺產創意設計賽二等獎。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姑媽的寶刀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