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八月炮火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63764
- 條形碼:9787542663764 ; 978-7-5426-6376-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八月炮火 本書特色
精彩無比的一戰經典之作,普利策獎委員會也為之“繞道”頒獎。 作者巴巴拉·塔奇曼被譽為“歷史學者中的藝術家”,她的寫作,令人沉浸、著迷。 是什么讓世界踏進這場“不可能”發生的戰爭?肯尼迪總統從中汲取歷史教訓化解美蘇危機。 ★ 普利策獎獲獎經典作品,以精彩筆法展現帝國時代的終結戰“一戰”是如何開啟并迅速陷入僵局,叩問是什么讓帝王、政客和將領踏進這場“不可能”發生的戰爭,影響冷戰高潮時期美、英等國決策者,對當今世界同樣具有深刻的啟發意義。 ★ 以充滿懸疑感的敘事手法和極富文學性的筆觸還原歷史場景,真正讓人身臨其境;深入挖掘信件、電報、日記甚至情書等資料,帶讀者走入時人內心,用極為人性的筆法刻畫了一個個充滿缺陷的決策者。 ★ 威廉·夏伊勒、費正清、肯尼迪總統,《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紐約客》、《衛報》等盛贊推薦,普利策獎得主、著名歷史學者羅伯特·馬西專文導讀。 ★ 精選42幅一戰關鍵人物和戰時場景的珍貴照片;全新繪制10幅關鍵戰役的作戰地圖。 ★ 梁文道、劉瑜、熊培云、許知遠聯袂主編——“理想國譯叢”(MIRROR)系列之一(029)——保持開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睛,看看世界的豐富性與復雜性。 當代*佳書籍之一……全書從頭到尾都吸引著我。 ——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國的興亡》作者《八月炮火》推出后立即洛陽紙貴,空前成功,書評爭相推介,口碑迅速傳開,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讀者一睹為快。肯尼迪總統特別訂了一本送給當時的英國首相麥克米倫,他的閱讀心得是:當代政治家必須盡可能避免陷入1914年8月大戰的陷阱。普利策獎捐款人已立下規章禁止頒發歷史類獎項給主題與美國無關的著作,但是委員會還是找到名目,頒給作者塔奇曼“非虛構類獎”。《八月炮火》讓作者一舉成名,她的作品深入人心且文筆流暢優雅,但是大部分的讀者只需要知道這本新書的作者是“巴巴拉·塔奇曼”這塊金字招牌。 ——羅伯特·馬西,歷史學者,憑《彼得大帝》獲普利策獎 大約在十多年前,我看到了巴巴拉·塔奇曼的著作《八月炮火》,初翻幾頁,就深深被作者氣勢恢宏卻又細致入微的寫作方法吸引住了。……她講究遣詞用句,既要文字言之成理,又要讀者讀之有味;她極注重營造氣氛,讓讀者身臨其境。她的書,瀟灑精彩,干凈利落,沒有贅語,如同卡拉瓦喬式的洞察細膩和落筆精準,也有卡拉瓦喬的不拘一格。…… 當下中國出版界,各類粗制濫造的歷史讀物比比皆是,生動嚴謹的良心作品卻是鳳毛麟角,塔奇曼的著作,為那些熱衷“編寫”歷史的作者提供了*好的借鑒。 ——姜鳴,歷史學者在大戰(一戰)爆發前夕,歐洲國家絕大多數的知識分子、金融家與企業主,都沒有意識到他們與即將爆發的巨大危機只有一尺之隔,他們對于政治領袖與軍事謀略家加諸于自己的戰爭浩劫風險渾然不覺。 《八月炮火》一書點出了許多讓人深思的歷史吊詭與荒謬。一批深諳治國之術與權力均衡游戲的統治精英,他們機關算盡,*后卻無法避免讓自己成為歷史悲劇中的主角;他們精心布置的軍事盟約與政治承諾,*后卻成為沖突升高過程中的重力加速器。 —— 朱云漢,“中研院”院士,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美國政治學會理事 巴巴拉·塔奇曼的歷史是自立的,根本用不著任何理論支持。它就是讓讀者著迷了,它讓他們得以如此接近過去的歷史,這接近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費正清,美國著名歷史學者、漢學家 只要具有足夠的藝術性,專業歷史題材作品也可以達到文學的高度。這部著作極佳地闡釋了這一點。 ——《紐約時報》一部精彩的軍事史,她筆下的一戰首月,其精彩程度正如丘吉爾所說,“戲劇也無法企及”。 ——《新聞周刊》比小說更具戲劇性……高超的敘述,精妙的結構,優雅的文筆,從始至終都保持極佳的節奏。 ——《芝加哥論壇報》
八月炮火 內容簡介
靠前次世界大戰終結了歷史意義上的19世紀,標志著現代世界的開端。作為歷史的轉折點,“這個可怕8月的僵局,決定了其后戰爭的進程和達成和平的條件,并推動后來兩次大戰間情勢的演變,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生”。但在大戰爆發前夕,歐洲絕大多數政客、知識分子與企業主都沒有意識到他們與即將爆發的巨大危機只有一尺之隔。
在這部普利策獎經典著作中,巴巴拉·W.塔奇曼透過生動的歷史場景還原、豐富的細節勾勒以及堅實的史料支撐,精彩地展現了1914年8月期間危機的形成、爆發以及大戰初期的戰役,叩問了是什么讓帝王、政客和將領踏進一場無人希望發生,且絕大多數人都認為不可能會發生的世界大戰。《八月炮火(精)》面世后不久即發生了幾乎引發核戰爭的“古巴導彈危機”,時任美國總統肯尼迪正是從本書中汲取了歷史教訓,使美蘇和平化解了危機。這些歷史教訓對當今世界仍具有深刻的啟發意義。
作者以高超的敘事手法,帶讀者走入時人時事,忘記已知結局,使故事懸念感十足。她對人物的刻畫尤其傳神,且能冷靜地跳過道德判斷,避免苛責,用極為人性的筆法描述了一個個充滿缺陷的人如何將世界引向希臘悲劇般的結局。
八月炮火 目錄
八月炮火 作者簡介
巴巴拉·W. 塔奇曼(Barbara W. Tuchman,1912—1989),美國著名歷史學者、作家,美國藝術與文學學院首位女性院長,備受費正清、約翰·肯尼迪、威廉·夏伊勒等人推重。她于1963年和1972年分別憑《八月炮火》和《史迪威與美國在中國的經驗,1911—1945》兩度獲得普利策獎。她以文學的方式書寫歷史,文字充滿戲劇張力和畫面感,主張把歷史看作可讀的故事,自稱是“以歷史為題材的作家”;她認為歷史作家同時也是藝術家,應運用想象力和創造性寫出清晰、有趣的歷史。塔奇曼的作品是嚴謹學術研究和精致文字的結合,并伴隨著深刻的反思,擁有讓讀者著迷的魅力。 除兩部普利策獎作品外,另有Bible and Sword、《齊默爾曼電報》、《驕傲之塔》、《遠方之鏡》、《歷史的技藝》、《愚政進行曲》等作品。
- >
二體千字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經典常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