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社會福利(新編21世紀社會工作系列教材)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307770
- 條形碼:9787300307770 ; 978-7-300-30777-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社會福利(新編21世紀社會工作系列教材) 內容簡介
福利是全人類共有的社會事項。本教材站在古今貫通、中西融通的基礎上剖析社會福利內涵、社會福利理論、社會福利政策與制度、社會福利主體及客體、社會福利項目及治理,以及社會福利的未來挑戰等,揭示包括中國在內的社會福利所蘊含的國家治理智慧與意蘊。本教材倡導學習、借鑒發達國家的社會福利建設經驗,同時深挖中國古已有之的社會福利建設經驗及規律,特別是新時代中國社會福利建設的成就,積極回應時代提出的新課題、未來提出的新挑戰,以便更好地推進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
本教材每章設有本章重點、基本概念、復習思考題、推薦閱讀書目等四個環節。為便于讀者閱讀,每章的正文部分適時嵌入案例。本教材可作為公共管理、社會保障、社會學、社會工作等學科教材,也可作為非專業人士了解社會福利的讀物。
社會福利(新編21世紀社會工作系列教材) 目錄
**節 福利的涵蘊
第二節 社會福利的維度
第三節 社會福利的目標
第二章 社會福利理論
**節 福利功能理論
第二節 福利沖突理論
第三節 福利文化理論
第四節 福利轉型理論
第三章 社會福利政策
**節 政策問題識別
第二節 福利政策動議
第三節 政策的合法化
第四節 福利政策執行
第五節 福利政策評估
第四章 社會福利制度
**節 社會福利制度的構成
第二節 社會福利制度的運行
第三節 社會福利制度的發展
第五章 社會福利主體
**節 政府
第二節 企業
第三節 家庭
第四節 非政府組織
第六章 社會福利客體
**節 福利面向普通群體
第二節 福利服務特殊群體
第三節 福利服務應急事務
第七章 社會福利項目
**節 教育福利
第二節 就業福利
第三節 健康福利
第四節 養老福利
第五節 住房福利
第八章 社會福利治理
**節 社會福利治理的內涵
第二節 社會福利治理的手段
第三節 社會福利治理的目標
第九章 英國的福利政策
**節 福利國家的建立
第二節 撒切爾夫人的福利改革
第三節 梅杰的福利政策
第四節 “第三條道路”的提出
第五節 布朗的福利政策
第六節 卡梅倫的福利政策
第十章 美國的福利政策
**節 里根和布什時代的福利政策
第二節 克林頓和小布什時代的福利政策
第三節 奧巴馬和特朗普的福利政策
第十一章 社會福利的挑戰
**節 全球化時代的社會福利
第二節 人工智能時代的社會福利
第三節 未來社會的家庭福利
參考文獻
后記
社會福利(新編21世紀社會工作系列教材) 節選
在人類的福利建設長河中,“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這是一條普遍真理。每個國家的福利建設都是多姿多彩的,各種理論流派競相綻放。這就需要我們去思考,在堅持走中國自己的社會發展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我們應該選擇何種福利模式,建設什么樣的福利政策及制度體系,社會需要呈現出何種形式的福利狀態,福利建設如何扎實推進共同富裕。這同樣需要我們在福利領域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及文化自信的基礎上,在中西社會福利思想與理論、政策及制度對話的基礎上,在中國歷朝歷代福利實踐的基礎上發掘塵封已久的傳統話語,構建具有時代特質的社會福利學術體系、學科體系及話語體系。正是在這種想法下,我們希望站在“中國古已有之的福利”立場上,從社會福利的中國淵源、中國實踐與中國觀點出發,充分吸收西方社會福利的優長,努力編寫一部與眾不同的社會福利教科書,使人們重新認識社會福利的文化樣態。尋其根,方能正其干。社會福利必須在歷史長河中追索我們共同的根源。這既是一個重新發現歷史的過程,也是一種樹立文化自信的過程,更是本教材用中國話語講述社會福利的一種嘗試。每個國家的社會福利都有其獨特的文化基因、社會根據與哲學基礎,忽視各個國家的哲學、社會及文化基礎,就難以準確地把握這些國家的社會福利特質,難以理解各國的社會福利道路為何千差萬別,所謂的先進福利制度引入就不僅是一句空話,而且容易引向歷史的虛空。從歷史上看,中國的福利思想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秦漢予以制度化實踐。經歷數千年的綿延,它們已經成為“制度化”知識、“內在化”經驗以及“日常化”生活。通過對傳統福利典章制度的發掘和整理,把它們作為我們建設現代社會福利的歷史資源,我們更加堅信中國社會福利事業有著廣袤而深厚的沃土,中國的社會福利并非無根之木、無源之水。繁其枝,才能成其高。人類已經進入名副其實的地球村,一國出現的問題會很 前言 快波及其他國家,不僅國際勞工、移民特別是難民沖擊各國的福利體系,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COVID -19)大流行更直接考驗著各國就業、公共衛生、護理、救助等福利項目的承受能力,任何國家都難以“獨善其身”。社會福利應當既見樹木又見森林,既立足國內又放眼國際,既著力改善本國民生福祉又積極關注全球挑戰,在相互借鑒、互通有無、相互支持中共融共生。在全球化日益影響下的當代中國,社會福利應該兼收并蓄,會通中西福利思想、碰撞中西福利文化、比較中外福利制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站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回應人類普遍面臨的重大民生關切,推進中國社會福利的創造性轉型,如此才能增強中國社會福利發展的內生動力,更好地推進中國社會福利制度的實踐。守其正,才能創其新。堅守理論自信與文化自信,遵循古今貫通與中西會通,踐行學術涵養與學術對話,我們就可以找到一條適合中國人的福利制度,中國的社會福利事業就能夠枝繁葉茂、開花結果,“黎民于變時雍”的社會榮景就可以呈現,共同富裕的社會終將出現。
社會福利(新編21世紀社會工作系列教材) 作者簡介
高和榮,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南強重點崗位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校黨委宣傳部部長、黨委教師工作部部長、社科處處長。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保障、社會政策、臺灣社會福利等。主持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新時代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研究”(18JZD043),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著作多部,在CSSCI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100多篇,其中10多篇被《新華文摘》(含網絡版)全文轉載,近20篇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全文轉載。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莉莉和章魚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推拿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