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近代中國·第三十六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038972
- 條形碼:9787552038972 ; 978-7-5520-3897-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近代中國·第三十六輯 內容簡介
《近代中國》連續性學術研究文集第三十六輯,主要內容包括主要內容包括中國近代政治與人物、近代社會與經濟、近代文化與教育等方面,共17篇文章。幾個方面比較有代表性的文章如《陳袁交往與清末民初政局》《上海巡防保甲局與近代城市治安管理的轉變》《清末民初漢口商事仲裁制度的移植及命運》《利益博弈:20世紀30年代中國精鹽行銷問題》《屈辱象征與國家認同:晚晴時期國恥地圖研究》《全面抗戰時期高等教育貸金制度的歷史考察》等。論題新鮮,以史為據,史料價值較高.
近代中國·第三十六輯 目錄
近代政治與人物
德國漢學家衛禮賢對孫中山思想的闡釋
從約法到訓政:孫中山的民權理想及其實踐走向
1923年粵澳借款談判探析——兼論《孫文越飛宣言》后孫中山與西方的接觸
陳袁交往與清末民初政局
何以哀榮:死于“八一三”淞滬抗戰的美國傳教士
樂靈生略論
近代社會與經濟
上海巡防保甲局與近代城市治安管理的轉變
從“鄉村建設”到“縣政建設”:燕京大學與洛克菲勒
清末民初漢口商事仲裁制度的移植及命運
把控企業抑或防御風險——以1922-1937年中國銀行與申新紡織公司貸款往來為中心
外部環境與民國重慶銀行業的暗賬運作(1940-1949年)
利益博弈:20世紀30年代中國精鹽行銷問題
大生紗廠向日借款問題再探討
近代文化與教育
屈辱象征與 認同:晚清民國時期國恥地圖研究
甲午戰后中國海圖編譯的轉變(1869-1914年)
傳統與現代的折中:民初教育改革中的“經訓”
全面抗戰時期高等教育貸金制度的歷史考察
儒家異端與宗教想象:19世紀新教傳教士《墨子》譯介研究
征稿啟事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虎
- >
經典常談
- >
回憶愛瑪儂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