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奈良大佛:世界最大的鑄造佛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76782
- 條形碼:9787208176782 ; 978-7-208-17678-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奈良大佛:世界最大的鑄造佛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李乾朗、青山周平、李長聲、止庵傾情推薦 ·1200年前的日本匠人傾注技術、熱情與虔誠造就的傳奇 ·精美手繪圖再現日本大佛的營造、摧毀與復興 ·日本金工史專家香取忠彥及日本建筑插畫泰斗穗積和夫聯手打造
奈良大佛:世界最大的鑄造佛 內容簡介
公元8世紀日本天平時代,為以佛法之力平息天災人禍帶來的社會動蕩,圣武天皇決定在都城奈良用銅建造一尊雄偉不下于中國唐朝的大佛像,作為日本的鎮國大佛。這是日本開國以來前所未有的浩大工程,傾全國之力,動員260萬人次,歷時9年,成就了奈良東大寺大佛殿中凝然端坐的盧舍那佛像。 專攻古代鑄造技術、日本金工史的作者香取忠彥巨細靡遺地推敲天平時代的鑄造技術,插畫家穗積和夫根據研究逐一繪出大佛建造過程,帶領后人回到1200百年前的鑄造現場,與古人重溫奈良大佛的營建工程。
奈良大佛:世界最大的鑄造佛 目錄
《奈良大佛》
前言
奈良大佛
奈良大佛的歷史
奈良大佛尺寸
解說
后記之一
后記之二
奈良大佛:世界最大的鑄造佛 節選
大佛損毀與重建的歷史 為何日本會在一千二百年前決定興建這么巨大的佛像呢?這應該跟《華嚴經》脫離不了關系。這部大格局的經典對日本人精神的影響非常深遠。有些人認為當時日本只是仿效中國文化建造大佛,這樣的答案可能失之偏頗。 倘若天平時代人人無憂無慮,生活充滿喜樂,那別說不需要大佛,連*小的佛像也都不必要。事實上天平時代人民的苦惱和煩悶,恐怕是再大的佛像都無法消泯的,正因如此,才需要建造大佛。 另一方面,正倉院保留了無數異國的文化遺產,豐富到有人聲稱若沒有正倉院的寶物就無法理解大唐文化。天平時代的人們對于異國文化的渴望,如同成長期年輕人旺盛的食欲一樣,有著極大的熱情。 天平時代就是這樣一個充滿渴望與熱情挑戰的時代,而站在這個天平時代文化頂點的,正是奈良大佛。 不幸的是,千辛萬苦才完成的大佛像在786年(延歷五年)從大佛臀部開始出現破損,僧侶實忠暫時做了些應急的修補措施。到了827年(天長四年),因為大佛臀部凹折下陷、高度減低,頭部也向西方傾斜了六寸(約18厘米),故人們在大佛身后筑起小土丘來支撐,但是855年(齊衡二年)的地震使得大佛頭部脫離佛身整個滾落下來。此時,真如親王率眾人展開整修大佛的作業,貞觀三年(861)三月整修完成后,也比照天平時代舉行了開眼儀式。 平安時代后期,大佛卷入源平兩氏的戰亂,在1180年(治承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遭平重衡的軍隊燒毀。翌年,藤原行隆受命為造寺長官,以俊乘房重源上人為中心,加上后白河法皇、九兼實等宮廷貴族,以及源賴朝為首的鐮倉武士的強力協助,更獲得庶民百姓的喜舍,很快展開了大佛的修復工程。此外,中國宋朝的鑄師陳和卿以及許多日本鑄師也加入這個行列,終于修復了大佛。 日本進入戰國時代,1567年(永祿十年)十月十日,松永久秀2引發的戰火使大佛受到極大損害。這是在織田信長上京之前,日本戰國時代*黑暗時期發生的事情。即使是戰國時期兵荒馬亂的時代,人們還是在翌年展開了重建工程,過渡時期山田道安和尚還以木芯貼上銅片制作克難的佛頭暫時安裝上。到了江戶時代的貞享、元祿年間,大佛才由龍松院公慶上人進行正式的修復,1692年(元祿五年)完工后也舉行了大佛開眼儀式。 由此可見,即使大佛遭受損傷,也一定會立即出現有心人士立志重建,而且每次的修復工程中,庶民百姓一定通力合作。治承時期主持修建的中心人物重源上人,步行全國各地化緣募集善款。貞享、元祿年間的公慶上人也遂行重源上人的意志,不分貧富貴賤,一視同仁地“勸進”(修建佛像和寺院而布施寄付錢財)眾人布施金額。 早在天平時代,建立大佛的中心人物行基也是以這樣堅強的意志樹立典范,推行建佛活動。這樣的大佛不管在哪個時代,都能不斷地召喚庶民百姓參與修建。 明治時代大佛殿年久失修,屋頂漏雨,淋濕大佛,東大寺的僧侶沿街托缽,化緣行跡遍布全國,呼吁各地庶民喜舍。奈良市的有志女性每天晚上敲鑼鳴鈸、詠唱歌謠勸進布施。有這樣主動參與的庶民在幕后強力推動,政府也就不能再漠視了。昭和年代大佛殿的大整修也經歷了同樣的過程?梢哉f大佛一直是庶民百姓的共同財產,同時也是國家文化的重要遺產。 由于屢遭重大災難,現在的大佛只有很少部分還殘留著天平時代的遺跡。不過,銅制的蓮花座(銅座)除了一些修理的痕跡之外,大致上還維持著當初建造時的模樣。雖然這銅座上面的大佛遭逢多次災難,但我們可以感受到每次災難后人們修復大佛的強烈心愿。這心愿讓大佛到現代仍能維持跟天平時代大致相同的體型(也就是說巨大佛像的基本構造比例幾乎完全沒變),并能重新獲得生命,這可以說是一件相當幸運的事。
奈良大佛:世界最大的鑄造佛 作者簡介
香取忠彥 1930年出生于東京。東京教育大學教育學部藝術科畢業。東京國立博物館名譽會員。是極少數專攻古代鑄造技術、日本金工史的研究者之一。祖父香取秀真首開研究奈良大佛鑄造方法的先河,發表了研究成果。香取忠彥繼承祖父的論述,并深入具體考證。主要論文有:《東大寺大佛創造時的鑄造技術相關調查研究》《日本鑄造技術中的鑄模問題》《鐮倉大佛鑄造考》。 穗積和夫 1930年出生于東京。日本東北大學工學院建筑系畢業。曾就職于松田平田設計事務所,現為自由插畫家。活躍于汽車、男性時尚等領域,后積極投入帶有歷史風味的日本建筑和城町為主題的插畫創作,并以本系列作品為代表。
- >
史學評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二體千字文
- >
我與地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