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新生兒治療技術(精)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331555
- 條形碼:9787117331555 ; 978-7-117-33155-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生兒治療技術(精) 本書特色
1.我國每年出生的新生兒中,早產兒約占200萬。 2.本書由20位從事新生兒醫學臨床與研究工作且享有聲望的專家精心撰寫。 3.內容豐富、實用性強:本書融入了近年新生兒疾病相關的診療常規、指南或專家共識,更全面、更系統、更先進地介紹了各種適于新生兒的診療技術,對普及、規范和提高新生兒治療技術及其水平,不斷提高新生兒救治能力,降低新生兒病死率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 4.重點章節附有彩色插圖,圖文并茂,引人入勝,以方便廣大兒科、新生兒科醫護人員在臨床應用診療技術時參考、學習。5.精裝,16開,搭配硬殼書封固定的裝訂方式,全彩印刷,內容豐富,文字精煉,系統性強。
新生兒治療技術(精)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23章,包括新生兒復蘇、非機械通氣的氧氣吸入療法、無創正壓通氣、常頻機械通氣、高頻振蕩通氣、液體通氣、體外膜氧合、一氧化氮吸入療法、新生兒腹膜透析、新生兒連續性血液凈化、血漿置換術、輸血療法、換血療法、光照療法、新生兒液體療法、早產兒喂養、新生兒胃腸外營養、高壓氧治療、亞低溫療法、腦損傷和肺損傷的干細胞移植治療、危重新生兒轉運、新生兒撫觸、袋鼠式護理等,以期學習者全面掌握各種治療技術在新生兒科的臨床應用。編者均來自高等院校附屬醫院或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或專科醫院的高年資一線臨床醫生,經驗豐富,所編書籍實用性強。本書適合各類醫學院校師生、各級醫療機構的兒科新生兒科醫護人員、特別是中初級和基層醫護人員閱讀。具有較大的出版價值。
新生兒治療技術(精) 目錄
**章 新生兒復蘇 /1
**節 復蘇前的準備 /1
第二節 復蘇的基本程序 /3
第三節 復蘇的*初步驟 /4
第四節 正壓通氣 /8
第五節 氣管插管 /11
第六節 胸外按壓 /17
第七節 藥物 /19
第八節 復蘇后監護 /20
第九節 早產兒復蘇 /22
第十節 重度窒息瀕死兒的復蘇 /25
第二章 非機械通氣的氧氣吸入治療 /30
**節 新生兒低氧血癥的病因與病理生理 /30
第二節 缺氧的臨床診斷與氧療適應證 /33
第三節 新生兒氧療方法 /35
第四節 停止氧療或改用無創正壓通氣的指征 /39
第五節 氧療時的監護管理與注意事項 /40
第六節 新生兒氧療合并癥及預防 /42
第七節 早產兒氧療原則 /44
第三章 無創正壓通氣 /47
**節 無創正壓通氣的類型及原理 /47
第二節 適應證和禁忌證 /55
第三節 參數設定與調節 /57
第四節 撤機時機 /61
第五節 操作流程 /63
第六節 并發癥 /67
第七節 監護和注意事項 /68
第八節 臨床應用及療效判斷 /72
第四章 常頻機械通氣 /83
**節 工作原理和作用機制 /84
第二節 適應證與禁忌證 /91
第三節 呼吸機參數設定及其調節 /93
第四節 通氣模式及其選擇 /101
第五節 撤機時機及撤離后的處理 /108
第六節 操作流程 /115
第七節 機械通氣意外情況及其處理 /117
第八節 機械通氣并發癥及其處理 /119
第九節 機械通氣治療中的監護和注意事項 /126
第十節 新生兒常見疾病的機械通氣策略 /131
第五章 高頻振蕩通氣 /136
**節 基本理論和工作原理 /136
第二節 適應證和禁忌證 /139
第三節 參數設定及其調節 /139
第四節 撤機時機及撤離后的處理 /142
第五節 高頻振蕩通氣與常頻機械通氣的比較 /143
第六節 高頻振蕩通氣中的容量保證通氣 /144
第七節 并發癥及其處理 /146
第八節 監護和注意事項 /147
第九節 臨床應用及療效判斷 /149
第六章 液 體 通 氣 /153
**節 工作原理 /153
第二節 適應證與禁忌證 /155
第三節 液體通氣方法 /156
第四節 并發癥及其處理 /158
第五節 監護和注意事項 /158
第六節 臨床應用及療效評估 /159
第七節 液體通氣的安全性問題和局限性 /161
第七章 體外膜氧合 /164
**節 體外膜氧合系統組成和工作原理 /165
第二節 適應證和禁忌證 /167
第三節 體外膜氧合支持模式 /168
第四節 體外膜氧合前準備及操作流程 /170
第五節 體外膜氧合基本參數 /173
第六節 體外膜氧合運行中的監測與管理 /174
第七節 并發癥及其防治 /178
第八節 體外膜氧合的撤離及撤離后處理 /182
第九節 臨床應用與療效評估 /184
第八章 一氧化氮吸入療法 /188
**節 一氧化氮的作用及其機制 /188
第二節 適應證和禁忌證 /191
第三節 一氧化氮吸入裝置 /192
第四節 操作流程 /193
第五節 一氧化氮吸入濃度的設定與撤離 /194
第六節 毒副作用及其防治 /197
第七節 監護與注意事項 /199
第八節 臨床應用與療效判斷 /201
第九章 新生兒腹膜透析 /206
**節 腹膜的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 /206
第二節 腹膜透析的原理 /207
第三節 適應證與禁忌證 /209
第四節 腹膜透析的臨床優勢和弊端 /210
第五節 透析液成分及配制 /211
第六節 透析方法和操作流程 /212
第七節 并發癥及其處理 /214
第八節 監護和注意事項 /216
第十章 新生兒連續性血液凈化 /218
**節 連續性血液凈化的技術工作原理 /219
第二節 連續性血液凈化的作用、優勢與困境 /222
第三節 常用治療模式及特點 /223
第四節 適應證和禁忌證 /226
第五節 置換液和透析液的配制 /227
第六節 血管通路的建立與參數設置 /231
第七節 操作流程 /236
第八節 并發癥及其防治 /238
第九節 監測與注意事項 /240
第十一章 血 漿 置 換 /243
**節 工作原理 /243
第二節 適應證與禁忌證 /244
第三節 血漿置換的方法 /246
第四節 操作流程 /248
第五節 并發癥及其防治 /252
第六節 監測與注意事項 /255
第七節 臨床應用與療效判斷 /256
第十二章 輸 血 療 法 /260
**節 輸血目的和原則 /260
第二節 備血和輸血 /261
第三節 血液及血液成分制劑輸注 /264
第四節 輸血不良反應、風險及其處理 /279
第十三章 換 血 療 法 /284
**節 工作原理 /284
第二節 換血指征和禁忌證 /285
第三節 血源的選擇和換血量的確定 /287
第四節 操作流程 /289
第五節 換血術后處理 /291
第六節 并發癥及其處理 /292
第七節 監護與注意事項 /293
第十四章 光 照 療 法 /295
**節 工作原理 /295
第二節 適應證和禁忌證 /297
第三節 光療方法 /298
第四節 影響光療療效的因素 /300
第五節 光療效果評價和停止光療指征 /301
第六節 光療副作用及其防治 /302
第七節 光療中的監護與注意事項 /303
第十五章 新生兒液體療法 /306
**節 新生兒水、電解質代謝特點 /306
第二節 新生兒水、電解質失衡的治療 /311
第三節 新生兒臨床常用液體 /324
第四節 新生兒酸堿失衡及處理 /327
第五節 新生兒常見疾病的液體治療 /336
第十六章 早產兒喂養 /341
**節 早產兒消化系統特點 /341
第二節 早產兒能量及各種營養素需求 /343
第三節 早產兒開始胃腸內喂養的時間 /347
第四節 乳類的選擇 /348
第五節 母乳喂養策略 /351
第六節 母乳強化劑的使用 /352
第七節 早產兒喂養途徑和方法 /356
第八節 早期微量喂養和非營養性吸吮 /357
第九節 早產兒喂養不耐受預防和處理 /359
第十節 早產兒營養評估 /363
第十七章 新生兒胃腸外營養 /367
**節 適應證與禁忌證 /368
第二節 液體需要量 /368
第三節 能量需要量 /369
第四節 電解質需要量 /370
第五節 維生素與微量元素的補充 /372
第六節 三大營養素的靜脈輸注 /374
第七節 胃腸外營養液的配制 /378
第八節 胃腸外營養的輸注途徑和方法 /379
第九節 胃腸外營養并發癥 /380
第十節 胃腸外營養的監測 /383
第十八章 高壓氧治療 /386
**節 高壓氧治療的原理 /386
第二節 適應證和禁忌證 /388
第三節 高壓氧裝置 /389
第四節 操作流程 /390
第五節 不良反應及其處理 /391
第六節 監護與注意事項 /392
第七節 臨床應用與療效評價 /394
第十九章 亞低溫治療 /397
**節 亞低溫治療原理 /397
第二節 適應證和禁忌證 /398
第三節 亞低溫治療裝置 /401
第四節 亞低溫治療的技術操作 /402
第五節 亞低溫治療中的不良事件、監護與管理 /405
第六節 臨床應用與療效評估 /410
第二十章 干細胞移植治療 /413
**節 干細胞來源 /413
第二節 干細胞的生物學特性 /415
第三節 干細胞培養 /416
第四節 干細胞的分離純化與擴增 /417
第五節 干細胞移植的技術操作 /419
第六節 干細胞移植成功的影響因素 /421
第七節 干細胞移植存在的問題和注意事項 /423
第八節 干細胞的臨床應用及療效評估 /424
第二十一章 危重新生兒的轉運 /430
**節 轉運指征 /430
第二節 轉運設備及用品 /431
第三節 轉運人員配備 /433
第四節 轉運方式 /433
第五節 轉運前的準備及病情穩定 /434
第六節 轉運途中的監護與管理 /437
第七節 轉運后的效果評估與反饋 /439
第二十二章 新生兒撫觸 /441
**節 撫觸對新生兒的影響 /441
第二節 撫觸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443
第三節 撫觸所需的器材和用品 /444
第四節 撫觸的方法 /445
第五節 撫觸中的監護和注意事項 /451
第二十三章 袋鼠式護理 /454
**節 作用及機制 /454
第二節 適應證和禁忌證 /456
第三節 父母的準備和環境要求 /457
第四節 袋鼠式護理體位與方法 /457
第五節 護理期間的監測與注意事項 /460
新生兒治療技術(精) 作者簡介
周偉,現系廣東省醫學會新生兒學分會主任委員,廣東省基層醫藥學會新生兒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州市醫學會新生兒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新生兒科醫師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圍產醫學醫師分會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新生兒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兒童免疫接種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新生兒醫師分會常務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新生兒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新生兒醫療分會副理事長。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二體千字文
- >
山海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