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登陸火星(精)/不可思議的宇宙任務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605944
- 條形碼:9787522605944 ; 978-7-5226-0594-4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登陸火星(精)/不可思議的宇宙任務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7-10歲1. 關注宇宙、航天大熱門,聚焦當下及未來十年全人類航天巨大工程。——大視野 “不可思議的宇宙任務”是一個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主導,并有多家美國商業航天企業及國際合作伙伴(包括了歐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加拿大國家航天局、意大利航天局、澳大利亞國家航天局、英國航天局、阿聯酋航天局等)參與的人類有史以來*為龐大的宇宙探秘計劃,所謂的“不可思議”,絕對是實至名歸。兒童作為未來世界的主人,了解人類在航天事業上的新成果和新動向,會在無形中培養起他們的全球化視野和胸懷天下的大格局,并且學會以地球主人翁的心態去思考人類的未來,宇宙的未來。 2. 如親歷者一般,全程跟蹤、體驗本次“登陸火星”計劃的全過程!——超過癮 通過追述人類火星探測的歷史,講述人類以過往的火星探測成果為基礎,執行本次火星登陸計劃的過程。從月球出發,到達火星門戶空間站,然后踏足火星,并且探索在火星上建造生存家園……文+圖+3D立體頁,將“登陸火星”的實施過程進行生動的、引人入勝的呈現,是一次超級過癮的火星知識啟蒙。 3.國際紙藝大師大衛·霍考克匠心制作,體驗現代紙藝與尖端科技的完美結合!——很酷炫 作為一個懂孩子的藝術家,大衛·霍考克知道孩子們對什么感興趣,也知道如何用藝術為孩子打開 通往夢想世界的大門。大衛·霍考克的立體書,往往不追求繁復、紛雜的立體變幻效果,而是喜歡著力于對重點內容的精妙呈現。這是一種體現在童書中簡約的時尚,同時也是為了幫助孩子們在心里留住那些真正*值得記住的東西。 4.與獵戶座飛船、宇宙任務“真實載具”零距離接觸!——“真”震撼 既然是航天科技的高水平,所以其中所使用的所有器械、載具,無疑都是*先進的。獵戶座飛船、 火星門戶空間站、火星車……每一個,都是對實體的精細化呈現,值得讓孩子花時間去細細研究。啟蒙值優秀,魅力不可取代! 5.3D立體效果呈現+航天知識全方位講述,是玩耍更是閱讀,有趣更有益。——漲知識 “登陸火星”計劃代表了當今航天科技的高水平,為了滿足孩子們對航天知識的渴求,所以本書除了著力打造3D立體效果之外,還有對于航天科技知識的詳細解讀,使孩子們在獲得愉悅的視覺體驗的同時,了解到目前為止*硬核的尖端航天科技知識,并且對未來宇宙探索的趨勢了然于胸。
登陸火星(精)/不可思議的宇宙任務 內容簡介
“不可思議的宇宙任務”系列是一套講述人類全新航空航天技術、真實全面記錄人類劃時代宇宙探秘計劃的實景3D科普立體書。《登陸火星》是本系列的第二冊。翻開本書,透過富有視覺沖擊力的高清實景圖片,動感逼真的3D立體彈出效果,以及生動有趣、通俗易懂的文字,讀者們將跟隨作者一道,全程跟蹤靠前間航天探索合作的一次典范項目——火星載人登陸計劃的實施過程,并共同見證首位踏足火星的男性與女性航天員的誕生。此外,本書還介紹了本次任務所使用的載人飛船,航天員在“紅色星球”上的工作與生活場景等,同時回顧了1965年人類航天器搶先發售飛越火星的珍貴瞬間。很好硬核的航天知識+富有創意的設計制作,將為兒童帶來不一樣的閱讀體驗,也可作為航天知識的良好啟蒙。
登陸火星(精)/不可思議的宇宙任務 節選
初探火星 a.美國航空航天局所開展的“火星探測計劃”,其*重要的目的便是探明在這顆“火紅”色星球上是否有生命跡象或與之相關的遺跡。為了進一步了解火星大氣層的結構及其地表狀況,火星軌道飛行器肩負著兩項重要使命:即從火星高空收集重要的科研數據,并將火星表面上無人著陸器所發送的信息轉發至“母星”地球。 b.平均算來,火星距離地球2.25億千米,而其距離太陽則更遙遠。 c.2018年,美國航空航天局發射的“洞察”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此舉著眼于進一步了解火星的氣候狀況、地殼運動情況及其自轉軸變化方式。 d.早在1998年,美國航空航天局曾發射一顆名為“火星氣候軌道器”的探測衛星,卻因收到了錯誤指令,比預定時間提前了近60秒進入火星軌道,從而錯過了軌道運行的*佳位置,*終直接掉進了火星的大氣層,落得一個粉身碎骨的悲慘結局。 e.10年之后的2008年,“鳳凰”號探測器在火星北極成功著陸。此行任務的主要目的包括收集火星氣候數據、分析巖石樣本,以及向地球發回相關圖片等信息。不幸的是,盡管“鳳凰”號探測器配備了強勁的太陽能電池板(理論上可供電超過一個火星年,約23個地球月),然而隨著火星冬季的來臨和沙塵暴的影響,太陽能電池板供電能力大幅縮減,“鳳凰”號探測器*終湮沒于漫天沙塵之中,永遠“埋骨”在那嚴寒刺骨的遙遠“紅星”之上。 再探火星 a.2006年,火星探測器成功進入火星軌道,并在距離火星地表約300千米的軌道上,拍攝了大量高清照片。火星探測器對火星表面所收集的大量信息,對人類下一步即將展開的火星探測計劃具有重要意義。 b.迄今為止,火星探測器已完成超過6萬次圍繞火星的飛行任務,每次飛行耗時約2小時。 c.根據火星探測器所收集的大量信息來看,在遠古時代,火星表面部分地區曾出現過水分與冰雪。此外,探測器還探明了未來人類的登陸車、著陸器等設備在火星的幾個可行的著陸地點。 d.至今仍在運行的火星探測器計劃始于2002年。 e.規模巨大的耶澤洛隕石坑直徑為45千米,火星探測器在此為2020年發射的火星探測器指明了一個理想的著陸地點。 f.肆虐于火星表面的狂風時速高達16—113千米,在其與地形的共同作用下,一系列的風成沙丘隨之產生。 g.位于火星的奧林匹斯山高度接近“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的3倍。圖片中,山峰周邊的暗色區域代表一座座深不見底的萬丈懸崖,其產生原因或與火星地殼崩塌及風蝕作用有關。 h.研究人員發現,在火星的極寒地帶,冰層被厚重的灰塵掩埋,這或許可以為未來載人探測補充必要的水資源。 1.2005—2006年,火星探測器從位于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成功發射升空。 2.2006—2008年,火星探測器放慢飛行速度,準備進入火星軌道。 3.2006—2008年,火星探測器陸續向地球發回高清火星圖片。 4.2008—2012年,火星探測器為一系列火星著陸器提供保障服務。 5.2012年至今,火星探測器堅守崗位,繼續探測火星氣候的季節性變化。
登陸火星(精)/不可思議的宇宙任務 作者簡介
大衛·霍考克 英國紙藝大師、作家、童書及青少年圖書畫家,曾在英國約克學習藝術,主修平面設計。他出版過很多圖書,如《建造自己的樂高園之達芬奇飛行器》系列立體圖書,《再現大型恐龍》系列圖書,《法拉利:傳奇的歷史》,《達芬奇的發明》,《高迪:藝術與天才》等。電影《帕丁頓熊》中立體書也由他設計。 霍考克還成立了大衛·霍考克書業,專注于精品立體書和三維紙藝作品的研發。憑借著生動、創新、富于想象力的創作風格以及豐富充實的內容,該公司在業界享有盛譽。
- >
回憶愛瑪儂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自卑與超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