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采礦學(第3版融媒體教材高校采礦工程專業十四五規劃教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489991
- 條形碼:9787502489991 ; 978-7-5024-8999-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采礦學(第3版融媒體教材高校采礦工程專業十四五規劃教材)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針對金屬礦床開采,講述采礦方法、工藝、技術以及相關知識。全書共分5篇27章。第1篇講述對于地下和露天開采均適用的共性內容,包括:礦床的品位與礦量計算、礦床模型、巖石的力學性質與質量分級、爆破基礎知識、技術經濟基礎、礦山總平面布置;第2篇為地下開采,講述礦床開拓、井巷設計和崩落、空場、充填三大類采礦方法;第3篇是露天開采,包括*終境界設計與優化、開采程序、采剝計劃編制與優化、露天礦開拓、開采工藝(穿孔、爆破、鏟裝、運輸和排土)以及露天轉地下協同開采;第4篇講述礦山土地復墾、礦山生產的生態沖擊與生態成本
采礦學(第3版融媒體教材高校采礦工程專業十四五規劃教材) 目錄
緒論
A 礦產資源與采礦
B 采礦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
C 采礦技術的發展
D 采礦學的研究內容
第1篇 采礦基礎知識
1 品位與儲量計算
1.1 探礦數據及其預處理
1.1.1 探礦鉆孔及其取樣數據
1.1.2 樣品組合處理
1.1.3 極值樣品處理
1.2 礦床品位的統計學分析
1.2.1 取樣品位的統計分布規律
1.2.2 正態分布
1.2.3 對數正態分布
1.3 邊界品位與礦量
1.4 合理邊界品位的確定
1.4.1 盈虧平衡品位計算
1.4.2 優選現值法(Lane法)確定邊界品位
1.4.3 動態規劃法確定邊界品位
1.5 礦體圈定與儲量計算
1.5.1 礦體圈定
1.5.2 礦量計算
1.5.3 礦體平均品位計算
1.6 礦石損失貧化指標及其計算
1.6.1 礦石損失與貧化概念
1.6.2 礦石損失的原因
1.6.3 礦石損失貧化指標計算
2 礦床數值模型
2.1 礦床模型概述
2.2 地質統計學概論
2.2.1 基本概念與函數
2.2.2 實驗半□異函數及其計算
2.2.3 半□異函數的數學模型
2.2.4 半□異函數的擬合
2.2.5 各向異性
2.2.6 半□異函數平均值的計算
2.2.7 克里金法
2.2.8 影響范圍
2.2.9 克里金法建立品位模型的一般步驟
2.3 距離反比法
2.4 價值模型
2.5 標高模型
2.6 定性模型
3 巖石的力學性質與質量分級
3.1 巖石的物理力學性質
3.1.1 容重
3.1.2 強度
3.1.3 彈性、塑性和脆性
3.1.4 硬度與磨蝕性
3.2 巖石與巖體質量分級
3.2.1 巖石的堅固性分級
3.2.2 巖石的可鉆性分級
3.2.3 巖石的可爆破性分級
3.2.4 巖體質量分級
4 爆破基礎知識
4.1 爆炸現象及其類型
4.2 爆炸
4.2.1 爆炸的基本條件
4.2.2 的化學□化形式
4.3 的分類
4.4 的起爆能與敏感度
4.4.1 的起爆能
4.4.2 的敏感度
……
第2篇 地下開采
第3篇 露天開采
第4篇 礦山土地復墾與生態化礦山設計
第5篇 智能采礦技術
參考文獻
A 礦產資源與采礦
B 采礦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
C 采礦技術的發展
D 采礦學的研究內容
第1篇 采礦基礎知識
1 品位與儲量計算
1.1 探礦數據及其預處理
1.1.1 探礦鉆孔及其取樣數據
1.1.2 樣品組合處理
1.1.3 極值樣品處理
1.2 礦床品位的統計學分析
1.2.1 取樣品位的統計分布規律
1.2.2 正態分布
1.2.3 對數正態分布
1.3 邊界品位與礦量
1.4 合理邊界品位的確定
1.4.1 盈虧平衡品位計算
1.4.2 優選現值法(Lane法)確定邊界品位
1.4.3 動態規劃法確定邊界品位
1.5 礦體圈定與儲量計算
1.5.1 礦體圈定
1.5.2 礦量計算
1.5.3 礦體平均品位計算
1.6 礦石損失貧化指標及其計算
1.6.1 礦石損失與貧化概念
1.6.2 礦石損失的原因
1.6.3 礦石損失貧化指標計算
2 礦床數值模型
2.1 礦床模型概述
2.2 地質統計學概論
2.2.1 基本概念與函數
2.2.2 實驗半□異函數及其計算
2.2.3 半□異函數的數學模型
2.2.4 半□異函數的擬合
2.2.5 各向異性
2.2.6 半□異函數平均值的計算
2.2.7 克里金法
2.2.8 影響范圍
2.2.9 克里金法建立品位模型的一般步驟
2.3 距離反比法
2.4 價值模型
2.5 標高模型
2.6 定性模型
3 巖石的力學性質與質量分級
3.1 巖石的物理力學性質
3.1.1 容重
3.1.2 強度
3.1.3 彈性、塑性和脆性
3.1.4 硬度與磨蝕性
3.2 巖石與巖體質量分級
3.2.1 巖石的堅固性分級
3.2.2 巖石的可鉆性分級
3.2.3 巖石的可爆破性分級
3.2.4 巖體質量分級
4 爆破基礎知識
4.1 爆炸現象及其類型
4.2 爆炸
4.2.1 爆炸的基本條件
4.2.2 的化學□化形式
4.3 的分類
4.4 的起爆能與敏感度
4.4.1 的起爆能
4.4.2 的敏感度
……
第2篇 地下開采
第3篇 露天開采
第4篇 礦山土地復墾與生態化礦山設計
第5篇 智能采礦技術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推拿
- >
二體千字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隨園食單
- >
史學評論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巴金-再思錄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