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G詩經講義稿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0529742
- 條形碼:9787570529742 ; 978-7-5705-2974-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G詩經講義稿 本書特色
傅斯年32歲回國之初的作品,不是通俗讀物,是在文辭、歷史學、語言學層面上總論《詩經》的力作。 該書為傅斯年《詩經》研究的部分,以敘錄《詩經》諸篇為主。 近代《詩經》研究 一部重要并具有典型性的著作,呈現了作者所帶有的鮮明時代性的研究方法、理念和內容。 雖稱講義,其實名之“詩經通論”也不為過。其涉及《詩經》相關問題的廣度和深度,放在 的《詩經》研究著作中也并不過。
G詩經講義稿 內容簡介
本書是傅斯年1927年在中山大學講授《詩經》時所作的講義,該講義涵蓋了《詩經》的研究歷史、研究方法、地理、藝術性等豐富內容,充分展現了傅斯年深厚的國學根底以及獨到的西方研究思想。書中對《詩經》理解的廣度和深度,為人所稱道,堪稱《詩經》研究中的經典之作。
G詩經講義稿 目錄
泛論詩經學
一、西漢《詩》學 --------------------------- 005
二、《毛詩》--------------------------------- 006
三、宋代《詩》學 ---------------------------- 007
四、明季以來的《詩》學 ---------------------- 009
五、我們怎樣研究《詩經》--------------------- 009
《周頌》013
周頌說(附論魯南兩地與《詩》《書》之來源)--- 013
《大雅》
一、雅之訓恐已不能得其確義 ------------------ 034
二、《大雅》的時代 -------------------------- 035
三、《大雅》之終始 -------------------------- 037
四、《大雅》之類別 -------------------------- 037
《小雅》
一、《小雅》《大雅》何以異 ----------------- 039
二、《小雅》之詞類 ------------------------- 040
三、“雅者政也” --------------------------- 043
四、《雅》之文體 --------------------------- 043
《魯頌》《商頌》述
一、《商頌》是宋詩 ------------------------- 046
二、《商頌》所稱下及宋襄公 ----------------- 047
三、《商頌》非考父作 ----------------------- 051
《國風》
一、“國風”一詞起來甚后 ------------------- 053
二、四方之音 ------------------------------- 054
三、“諸夏”和《國風》 --------------------- 056
四、起興 ----------------------------------- 058
《國風》分敘
一、《周南》《召南》 ----------------------- 059
二、邶鄘衛 --------------------------------- 062
三、《王》 --------------------------------- 065
四、《鄭》 --------------------------------- 066
五、《齊》 --------------------------------- 067
六、《魏》 --------------------------------- 068
七、《唐》 --------------------------------- 069
八、《秦》---------------------------------- 070
九、《陳》 --------------------------------- 070
十、《檜》 --------------------------------- 071
十一、《曹》 ------------------------------- 071
十二、《豳》 ------------------------------- 072
《詩》時代
周詩系統 ----------------------------------- 074
非周詩 ------------------------------------- 075
G詩經講義稿 節選
說到《詩》和孔丘的關系,**便要問:“孔丘究竟刪詩不?”說刪《詩》*明白者是《史記》:“古者詩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禮義,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始于袵席,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禮樂自此可得而述!边@話和《論語》本身顯然不合。“詩三百”一辭,《論語》中數見,則此詞在當時已經是現成名詞了。如果刪詩三千以為三百是孔子的事,孔子不便把這個名詞用得這么現成。且看《論語》所引詩和今所見只有小異,不會當時有三千之多,遑有刪詩之說,《論語》《孟》《荀》書中俱不見,若孔子刪詩的話,鄭衛桑間如何還能在其中?所以太史公此言,當是漢儒造作之論。
G詩經講義稿 作者簡介
傅斯年(1896—1950.12.20)初字夢簪,字孟真,山東聊城人。著名歷史學家。主要著作有:《東北史綱》(第一卷)、《性命古訓辨證》、《古代中國與民族》(稿本)、《古代文學史》(稿本);發表論文百余篇,主要有:《夷夏東西說》、《論孔子學說所以適應于秦漢以來的社會的緣故》、《評秦漢統一之由來和戰國人對于世界之想象》等。有《傅孟真先生集》六冊。
- >
巴金-再思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