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G漢書窺管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0528806
- 條形碼:9787570528806 ; 978-7-5705-2880-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G漢書窺管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楊樹達先生一生涉獵廣泛,在語法、文字、史學、文獻諸領域,皆斐然名家。《漢書窺管》代表著楊樹達先生治古典文獻的高成就,同時,也被公認為是《漢書》文獻整理的兩大名著之一。《漢書窺管》是一部恢弘贍富或不及《讀書雜志》,而綿密精湛則有過之的讀書筆記。本書體例上依仿裴骃集解《史記》的方式,博采裙書,折衷諸說,以品評班固《漢書》的得失。裴氏重在釋音,而此書則重在釋義,兼述古音,采用訓詁與校勘并行的方法,藉此糾正歷來舊注和種種錯誤。積三十年心血而后成,洵為《漢書》研究史上的杰出著作。
G漢書窺管 內容簡介
本書體例依照《漢書》篇目,以《漢書》疑難章句為綱,先錄儒先成說,再作按語,作者以爐火純青的文字音韻訓詁文法校勘修辭學養加以辨正。全書涵蓋古代漢語、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等多個學術分支,是古代漢語專業的必讀書。
G漢書窺管 目錄
自?? 序?? ………………………………………………… 001
卷?? 一 ………………………………………………… 005
高帝紀**上(漢書一)………………………………………… 005
高帝紀**下(漢書一)………………………………………… 016
惠帝紀第二(漢書二)…………………………………………… 023
高后紀第三(漢書三)…………………………………………… 024
文帝紀第四(漢書四)…………………………………………… 027
景帝紀第五(漢書五)…………………………………………… 033
武帝紀第六(漢書六)…………………………………………… 035
昭帝紀第七(漢書七)…………………………………………… 045
宣帝紀第八(漢書八)…………………………………………… 046
元帝紀第九(漢書九)…………………………………………… 053
成帝紀第十(漢書十)…………………………………………… 056
卷?? 二?? ………………………………………………… 061
哀帝紀第十一(漢書十一)……………………………………… 061
平帝紀第十二(漢書十二)……………………………………… 063
異姓諸侯王表**(漢書十三)………………………………… 065
諸侯王表第二(漢書十四)……………………………………… 066
王子侯年表第三上(漢書十五)………………………………… 069
王子侯年表第三下(漢書十五)………………………………… 070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漢書十六)…………………………… 071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第五(漢書十七)………………………… 076
外戚恩澤侯表第六(漢書十八)………………………………… 078
百官公卿表第七上(漢書十九)………………………………… 079
百官公卿表第七下(漢書十九)………………………………… 081
古今人表第八(漢書二十)……………………………………… 083
卷?? 三?? ……………………………………………… 085
律歷志**上(漢書二十一)…………………………………… 085
律歷志**下(漢書二十一)…………………………………… 085
禮樂志第二(漢書二十二)……………………………………… 086
刑法志第三(漢書二十三)……………………………………… 089
食貨志第四上(漢書二十四)…………………………………… 092
食貨志第四下(漢書二十四)…………………………………… 096
郊祀志第五上(漢書二十五)…………………………………… 100
郊祀志第五下(漢書二十五)…………………………………… 106
天文志第六(漢書二十六)……………………………………… 109
五行志第七上(漢書二十七)…………………………………… 111
五行志第七中之上(漢書二十七)……………………………… 114
五行志第七中之下(漢書二十七)……………………………… 117
五行志第七下之上(漢書二十七)……………………………… 119
五行志第七下之下(漢書二十七)……………………………… 120
地理志第八上之一(漢書二十八)……………………………… 121
地理志第八上之二(漢書二十八)……………………………… 122
地理志第八上之三(漢書二十八)……………………………… 125
地理志第八下之一(漢書二十八)……………………………… 127
地理志第八下之二(漢書二十八)……………………………… 128
溝洫志第九(漢書二十九)……………………………………… 130
藝文志第十(漢書三十)………………………………………… 131
卷?? 四?? ………………………………………………… 163
陳勝項籍傳**(漢書三十一)………………………………… 163
張耳陳余傳第二(漢書三十二)………………………………… 168
魏豹田儋韓信傳第三(漢書三十三)…………………………… 169
韓彭英盧吳傳第四(漢書三十四)……………………………… 173
荊燕吳傳第五(漢書三十五)…………………………………… 180
楚元王傳第六(漢書三十六)…………………………………… 184
季布欒布田叔傳第七(漢書三十七)…………………………… 193
高五王傳第八(漢書三十八)…………………………………… 194
蕭何曹參傳第九(漢書三十九)………………………………… 198
張陳王周傳第十(漢書四十)…………………………………… 203
卷?? 五?? ………………………………………………… 210
樊酈滕灌傅周傳第十一(漢書四十一)………………………… 210
張周趙任申屠傳第十二(漢書四十二)………………………… 213
酈陸朱劉叔孫傳第十三(漢書四十三)………………………… 215
淮南衡山濟北王傳第十四(漢書四十四)……………………… 218
蒯伍江息夫傳第十五(漢書四十五)…………………………… 223
萬石衛直周張傳第十六(漢書四十六)………………………… 227
文三王傳第十七(漢書四十七)………………………………… 230
賈誼傳第十八(漢書四十八)…………………………………… 233
爰盎晁錯傳第十九(漢書四十九)……………………………… 238
張馮汲鄭傳第二十(漢書五十)………………………………… 243
卷?? 六??………………………………………………… 247
賈鄒枚路傳第二十一(漢書五十一)…………………………… 247
竇田灌韓傳第二十二(漢書五十二)…………………………… 255
景十三王傳第二十三(漢書五十三)…………………………… 260
李廣蘇建傳第二十四(漢書五十四)…………………………… 265
衛青霍去病傳第二十五(漢書五十五)………………………… 271
董仲舒傳第二十六(漢書五十六)……………………………… 274
司馬相如傳第二十七上(漢書五十七)………………………… 279
司馬相如傳第二十七下(漢書五十七)………………………… 283
公孫弘卜式兒寬傳第二十八(漢書五十八)…………………… 286
張湯傳第二十九(漢書五十九)………………………………… 291
杜周傳第三十(漢書六十)……………………………………… 295
卷?? 七?? ………………………………………………… 300
張騫李廣利傳第三十一(漢書六十一)………………………… 300
司馬遷傳第三十二(漢書六十二)……………………………… 302
武五子傳第三十三(漢書六十三)……………………………… 304
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第三十四上(漢書六十四)……… 309
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第三十四下(漢書六十四)……… 313
東方朔傳第三十五(漢書六十五)……………………………… 318
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第三十六 (漢書六十六) …………… 325
楊胡朱梅云傳第三十七(漢書六十七)………………………… 329
霍光金日 傳第三十八(漢書六十八) ……………………… 332
趙充國辛慶忌傳第三十九(漢書六十九)……………………… 339
傅常鄭甘陳段傳第四十(漢書七十)…………………………… 343
G漢書窺管 作者簡介
楊樹達(1885-1956),語言文字學家,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字遇夫。長沙人。曾就讀于長沙時務學堂、求實書院,905年留學日本。歷任湖南省立第四師范、師范、女子師范等校教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學院等校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湖南文史館館長、全國政協委員。主要著作有《馬氏文通刊誤》、《詞詮》、《高等國文法》、《積微居小學述林》、《漢語文言修辭學》等。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唐代進士錄
- >
巴金-再思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