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戰火中的審美向度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704747
- 條形碼:9787569704747 ; 978-7-5697-0474-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戰火中的審美向度 內容簡介
抗戰時期,以重慶為中心的美術是中國現代美術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五四”以來,新美術運動的邏輯歸結,是戰后中國美術審美走向的始點?箲饡r期以重慶為中心的美術,反映出特定時期中國美術流派、教學思想、文化心理、審美形態的整合。選題試圖以美學、美術學、文化學和歷史學融合的研究方式,突出研究創作主體的審美感受和審美活動的規律,主客體的動態審美關系,藝術的和現實的審美關系等。在橫向上,從審美的三個主體即畫家、美術作品和傳播影響三個方面展開闡述;在縱向上,對在此階段作品的創作動機、教學思想、美學特征、審美討論、形式語言和戰斗功能觀等審美涉及的各方面進行深入分析研究?v橫交叉的寫作方式,并以抗戰時期西方美術現狀和西方評價為參照,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地立體呈現重慶美術在戰火中的審美向度。
戰火中的審美向度 節選
“美術革命”是針對中國美術未來發展方向的思考,具體的“革命”主張則通過教育來推進實施,中國的舊學教育被視為落后的教學方式,在革命的聲浪中受到巨大沖擊。1918年2月,中國**個新型的研究繪畫藝術的美術團體——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成立,其宗旨是研究畫藝、培養人才、倡導美育。1918年4月,中國**所國立藝術高等學!逼矫佬g專門學校誕生,致力于為中國培養美術專門人才。1919-1927年,上海?茙煼秾W校、武昌藝專、南京藝專、蘇州美專等幾十所藝術院校先后創立,引進西方美術教育蔚然成風。學習西方寫實主義精神,推進中國畫的現代化;貶低文人寫意,以“科學”改造中國畫;否定臨摹因襲的風氣,強調個性與創造,直面自然真實:這些基本概括了“美術革命”的學術指向。中國的寫實主義繪畫技法基本源于歐洲,寫實學派的幾位重要人物大多曾留學歐洲,無論是之前的先驅如李鐵夫、李毅士、吳法鼎、馮鋼百,還是后來的徐悲鴻、吳作人、呂斯百、唐一禾、顏文樑等,歸國后都是在重要的美術院校任教,他們都是寫實主義繪畫的提倡者和實踐者。他們不斷吸收透視學、解剖學、人體學、光學等成果以發展和豐富繪畫語言,用科學的觀察方法、解剖的透視、光線方法與中國畫融合,以寫實主義改革中國繪畫的風格建構。將“科學”落實到繪畫領域*有力的實踐者和推行者是徐悲鴻。推行寫實的徐悲鴻,于1919-1927年在法國巴黎高等美術學校留學八年,接受了完整的學院古典主義繪畫教育,熟練掌握了西方寫實主義的技巧與方法,這為他回國后構建寫實主義體系做了充分的準備,奠定了教學基礎。徐悲鴻一向具有“伯樂”精神,幫助和扶持了一些優秀的年輕畫家,為后來的寫實主義學派陣營補充了新鮮的血液,包括吳作人、呂斯百、唐一禾、顏文樑、常書鴻等,他們后來都成為寫實主義的得力干將。在徐悲鴻的幫助下,吳作人于1930年先后赴法國和比利時留學,師從*負盛名的寫實主義畫家巴黎高等美術學校西蒙教授和布魯塞爾皇家美術學院院長巴思天。1936年,吳作人應徐悲鴻函約回國任教,成為徐悲鴻寫實主義學派的主力千將。吳作人回國后,先后創作了《出窯》《湖上風云》等畫作,在抗戰期間,他積極參加抗日宣傳活動,創作了一批反映現實的作品,產生了較大影響。勞倫斯是法國著名新古典主義畫家、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中國幾位重要的寫實畫家如顏文樑、呂斯百、唐一禾、常書鴻等先后在其畫室學習寫實技法,并深得贊賞。這些畫家歸國后又相繼在各省市美術學校任教,繼續推行寫實主義繪畫理念。在徐悲鴻鼓勵下,顏文樑于1928年入巴黎高等美術學校勞倫斯畫室學習。顏文樑“主張真實,先有真實后有美”。他把新文化運動崇尚科學的精神運用到藝術創作中,正如畫家所言:“科學不是美,但藝術利用科學能產生美……畫家不能不利用科學。”同入新古典主義畫家勞倫斯畫室學習的還有唐一禾,他1930年赴法國巴黎高等美術學校學習,留學期間異常勤奮,晚上到私人畫室畫素描,完成素描3000張。1934年,唐一禾學成歸國,在其兄唐義精創辦的武昌藝專任教并主持西畫科教學,堅持寫實主義教學和創作,培養了一大批學生,其中成就比較突出的有劉一層、劉國樞等。得到徐悲鴻賞識與推薦的呂斯百,在1928年底被徐悲鴻推薦由福建省公派赴法國留學,于1929年赴法國里昂高等美術?茖W校學習。呂斯百興趣廣泛,喜歡崇尚寫實的夏爾丹,對塞尚等的現代藝術也比較著迷,后在徐悲鴻的勸誡下,主要致力于寫實創作。“從里昂到巴黎,呂斯百投入精力*多的是學院中的那些基本功,在徐悲鴻為他奠定的寫實主義藝術目標的基礎上,向法國學院藝術的技術趣味和形式方面鉆研,沉浸在唯美的學院傳統之中。經歷了從心慕夏凡納的理想化的象征主義風格,到追隨夏爾丹樸素的寫實主義作風和同為寫實主義一脈的印象主義畫家西斯萊,并進一步關注、研究現代藝術流派諸家的形式與風格,如塞尚等人!1934年,呂斯百學成回國,進入中大藝術系和蘇州美專任教。常書鴻留法九年學習新古典主義繪畫。他留法期間成績優異,早期師承大衛以來的新古典主義教學傳統,1932年入巴黎高等美術學校后,也師從著名新古典主義畫家勞倫斯,學習嚴謹扎實的新古典主義繪畫技巧,于1943年去敦煌。在歐洲,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表現主義、達達主義等流派的興起,古典寫實繪畫已經不是主流,基本結束了她*為輝煌的“黃金時代”!懊佬g革命”時期,在主張“民主”“科學”的時代背景下,留學歸來的畫家從國外帶來了歐洲的各種藝術流派,形成了學院寫實主義和現代主義繪畫兩個陣營的精神較量。寫實主義繪畫輸入中國以來,被主張“民主”“科學”的革命派視為中國美術改革的“良方”,寫實主義繪畫適應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大潮,因百姓的可識可辯可教化被迅速接受和認可!
戰火中的審美向度 作者簡介
黃劍武,湖北黃石人,畢業于浙江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獲美術學專業碩士學位。現任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原市文化藝術研究院)編輯部主任,研究員,重慶開明畫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重慶市美術家協會理事、重慶市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重慶市渝中區文聯副主席、渝中區美術家協會主席、全國藝術科學規劃項目專家。油畫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及省市各級美展。學術論文和藝術評論150余篇、油畫作品100余幅曾發表在《美術觀察》《藝術百家》《美術大觀》《中國油畫》《中國美術》《中國文化報》《中國教育報》《中國美術報》《中國書畫報》《美術報》《書法報》等10余種刊物上。已出版個人專著3部。近年來任《中國文化報》《中國美術報》《美術報》《中國美術》《南腔北調》等報刊專欄評論家。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姑媽的寶刀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