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紅壤區土壤侵蝕地圖集(精)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23635
- 條形碼:9787030723635 ; 978-7-03-072363-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紅壤區土壤侵蝕地圖集(精) 本書特色
基于長時間序列多源數據,反映區域30年時間跨度的土壤侵蝕演變過程和變化規律,系統地體現了我國在水土保持推進工作方面的顯著成效,可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高質量推行提供參考。
紅壤區土壤侵蝕地圖集(精) 內容簡介
本書系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南方紅壤低山丘陵區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2017YFC0505400)重要成果,系統全面地展示了自然與人為交互作用下,1985—2015年南方紅壤低山丘陵區土壤侵蝕演變過程和驅動因素,進而提出了面向生態功能恢復的水土流失優化防控區劃方案。圖集內容主要分為四部分:水土流失演變規律圖組、水土流失人為貢獻圖組、水土保持措施分布圖組、水土流失防控區劃圖組。 本書體系完善,內容翔實客觀,可供水土保持、生態環境、水利、國土資源、農業等相關行業從事規劃設計、管理評價的技術人員閱讀使用,也可作為水土資源保護等相關研究領域的基礎資料或相關專業師生以及社會公眾的參考讀物。
紅壤區土壤侵蝕地圖集(精) 目錄
序
前言
編制說明
基礎地圖圖例
紅壤區行政區劃圖
**部分 水土流失演變規律圖組說明 4
關鍵水蝕因子
紅壤區生物措施因子 7
紅壤區工程措施因子 8
紅壤區耕作措施因子 9
紅壤區降雨侵蝕力因子 10
紅壤區坡度坡長因子 11
紅壤區土壤可蝕性因子 12
紅壤區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1985年紅壤區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13
1990年紅壤區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14
1995年紅壤區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15
2000年紅壤區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16
2005年紅壤區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17
2010年紅壤區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18
2015年紅壤區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19
江南山地丘陵區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20
浙閩山地丘陵區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22
南嶺山地丘陵區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24
江西省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江西省行政區劃圖 26
1985年江西省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27
1990年江西省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28
1995年江西省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29
2000年江西省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30
2005年江西省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31
2010年江西省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32
2015年江西省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33
福建省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福建省行政區劃圖 34
1985年福建省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35
1990年福建省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36
1995年福建省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37
2000年福建省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38
2005年福建省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39
2010年福建省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40
2015年福建省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41
安溪縣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1985年安溪縣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42
1990年安溪縣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43
1995年安溪縣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44
2000年安溪縣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45
2005年安溪縣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46
2010年安溪縣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47
2015年安溪縣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48
長汀縣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1985年長汀縣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49
1990年長汀縣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50
1995年長汀縣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51
2000年長汀縣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52
2005年長汀縣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53
2010年長汀縣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54
2015年長汀縣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55
渣津小流域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56
朱溪河小流域土壤侵蝕強度等級 57
紅壤區崩崗發生風險等級 58
第二部分 水土流失人為貢獻圖組說明 60
人為社會因子
1985~2015年紅壤區GDP 62
1985~2015年紅壤區**產業產值 63
1985~2015年紅壤區第二產業產值 64
1985~2015年紅壤區第三產業產值 65
1985~2015年紅壤區房地產投資 66
1985~2015年紅壤區農村勞動力 67
土壤侵蝕變化的人為貢獻
1985~1990年人為因素對紅壤區土壤侵蝕變化的貢獻 68
1990~1995年人為因素對紅壤區土壤侵蝕變化的貢獻 69
1995~2000年人為因素對紅壤區土壤侵蝕變化的貢獻 70
2000~2005年人為因素對紅壤區土壤侵蝕變化的貢獻 71
2005~2010年人為因素對紅壤區土壤侵蝕變化的貢獻 72
2010~2015年人為因素對紅壤區土壤侵蝕變化的貢獻 73
第三部分 水土保持措施分布圖組說明 76
紅壤區水土保持措施分布圖 78
典型省域水土保持措施分布圖
湖南省水土保持措施分布圖 79
廣東省水土保持措施分布圖 80
浙江省水土保持措施分布圖 81
江西省水土保持措施分布圖 82
福建省水土保持措施分布圖 83
典型縣域水土保持措施分布圖
修水縣水土保持措施分布圖 84
寧都縣水土保持措施分布圖 85
贛縣區水土保持措施分布圖 86
五華縣水土保持措施分布圖 87
長汀縣水土保持措施分布圖 88
典型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分布圖 89
第四部分 水土流失防控區劃圖組說明 92
典型縣域水土流失防控區劃圖
修水縣水土流失防控區劃圖 94
寧都縣水土流失防控區劃圖 95
贛縣區水土流失防控區劃圖 96
五華縣水土流失防控區劃圖 97
長汀縣水土流失防控區劃圖 98
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分區圖 99
紅壤區土壤侵蝕地圖集(精) 節選
基礎地圖圖例 省級行政中心 國界 高速鐵路 鐵路 高速公路 國道 省道 縣道 其他公路 湖泊、河流 未定國界 省界 特別行政區界 地級行政區界 地級行政中心縣級行政區界 縣級行政中心 鄉、鎮、街道 村莊 山峰 **部分 水土流失演變規律圖組 說明 南方紅壤低山丘陵區位于中國大陸東南部(107°50′~112°51′ E,21°48′~31°06′ N),總面積約為80萬 km2。在綜合分析南方紅壤低山丘陵區主要土壤類型、地形地貌特征、主要耕作制度、氣候分布特點、水保措施實施概況的基礎上,選取多個典型小流域開展土壤侵蝕調查監測與模擬,確定了水土流失計算模型(CSLE)與模型中R、K、LS、B、E、T關鍵水蝕因子的算法參數;谟嬎憬Y果,本圖集系統地編制了水土流失演變規律圖組,包括關鍵水蝕因子圖件和土壤侵蝕強度等級圖件。 1 土壤侵蝕量計算 采用中國土壤流失方程 CSLE(Chinese soil loss equation)[1]計算南方紅壤低山丘陵區1985~2015年土壤侵蝕模數,模型具體形式如下式: M=R K LS B E T 式中, M為水力侵蝕模數[t/(hm2 a)];R為降雨侵蝕力因子[MJ mm/(hm2 h a)];K為土壤可蝕性因子[t hm2 h/(hm2 MJ mm)];LS為坡度坡長因子; B為生物措施因子; E為工程措施因子; T為耕作措施因子,均無量綱。 對模型計算的土壤侵蝕模數結果,依據水利部發布的《土壤侵蝕分類分級標準》(SL 190—2007)劃分為微度侵蝕、輕度侵蝕、中度侵蝕、強烈侵蝕、極強烈侵蝕和劇烈侵蝕共6個侵蝕等級。 2 關鍵水蝕因子計算 2.1 降雨侵蝕力因子(R) 降雨侵蝕力因子(R)是準確提取區域水土流失信息的關鍵因子,表示雨滴擊濺和徑流沖刷引起土壤侵蝕的潛在能力;跉庀笳军c監測數據,對研究區內及周邊共298個站點結合下式計算年降雨侵蝕力因子: 式中,R為年降雨侵蝕力因子[J cm/(m2 h)],需乘10-1轉換為[MJ mm/(hm2 h a)];Pi為月降雨量(mm)。對各站點降雨侵蝕力結果采用克里金法空間插值得到30m空間分辨率的降雨侵蝕力因子。 2.2 土壤可蝕性因子(K) 土壤可蝕性因子(K)是描述土壤抵抗雨滴打擊分離土壤顆粒和徑流沖刷能力的指標。以土種屬性為基礎,采用的指標包括表層土壤有機質含量、機械組成、土壤滲透等級和結構等級。采用侵蝕影響生產力(erosion-productivity impact calculator,EPIC)模型[2]計算164個土類的 K因子數據和30m空間分辨率的土壤可蝕性因子: 說明 式中,K為土壤可蝕性因子,單位為[t hm2 h/(hm2 MJ mm)];SAN、SIL、CLA和C分別為砂粒(0.050~2.000mm)、粉粒(0.002~0.050mm)、黏粒(<0.002mm)和有機質含量(%),SN1=1-SAN/100。 2.3坡度坡長因子(LS) 坡度坡長因子(LS)定量反映了坡度/坡長與土壤流失量之間的關系。在對 ASTER GDEM V2數據進行填洼和匯流路徑分析的基礎上,輔以水系分布數據計算累積匯流長度,在 MATLAB中基于雙向遍歷算法實現,得到30m分辨率坡度坡長因子,計算公式如下: LS=(L/72.6)m×(65.41 sinθ+4.56 sinθ+0.065) 式中,LS是坡度坡長因子;L是坡長(m);θ是坡度(°);m是坡長指數,隨坡度而變。 2.4 生物措施因子(B) 生物措施因子(B)是指覆蓋與布設生物措施條件下土壤流失量與同等條件下清耕休閑的土壤流失量之比。本圖集中生物措施計算是基于遙感和地面調查相結合的方法。通過遙感反演 NDVI指數,結合流域野 外調查建立的不同植被區 NDVI與植被蓋度的關系模型,反演研究區多年植被蓋度的變化。通過查閱文獻和多個徑流小區觀測數據,確定了不同土地利用類型對應不同植被覆蓋度下的生物措施因子值,另外,依據“**次水利普查成果叢書”[3]中的賦值規則,對農田的水土保持效應,在生物措施因子中予以調整, 其中水田賦值為0、耕地賦值為1、居民地賦值為0,得到30m空間分辨率的生物措施因子。 2.5 工程措施因子(E) 工程措施因子(E)反映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對于水土保持的效用。采用水土保持工程數據結合水保投入數據進行估算。其中水土保持工程數據以各省的水土保持公告數據作為計算基礎。對于缺失數據的年份, 從已有的公報面積進行兩年差值的統計,并結合《中國水土保持公報》中的水保投入數據進行合理外推。各類工程措施因子值參考“**次全國水利普查成果叢書”[3]中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因子賦值表;對于工程措施數量沒有具體到縣市的個別省份,采用全省統計總值進行基于面積的加權平均估算。 2.6 耕作措施因子(T) 耕作措施因子(T)反映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對于水土保持的效用。結合全國農業區劃委員會編制的《中國綜合農業區劃》,根據遙感解譯和地面調查獲取的土壤侵蝕地塊屬性表的“耕作措施輪作區代碼”字段值,查“**次全國水利普查成果叢書”[3]中耕作措施輪作措施賦值表獲取耕作措施因子值。 3 崩崗發生風險等級評價 結合氣象、地形、地質、植被等環境背景數據,進行基于 Meta分析的崩崗關鍵觸發因子提取及其閾值的確定,進而探究崩崗發育形成機理。在各關鍵觸發因子數據整合的基礎上,應用等距離分級法對各觸發因子進行級別劃分。建立信息量模型,計算各因子對崩崗發生的貢獻率,構建風險評價體系,完成研究區崩崗發生風險評價。 參考文獻 [1] Liu B Y, Zhang K L, Xie Y. An Empirical Soil Loss Equation[C]//第12屆國際水土保持大會(Proceedings 12th International Soil Conservation Organization Conference), Process of Erosion and Its Environmental Effects.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2002:21-25. [2] Sharpley A N, Williams J R. ePIC-Erosion/productivity impact calculator:1.Model documentation[J].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Technical Bulletin No.1768.1990:235. [3]《**次全國水利普查成果叢書》編委會.水土保持情況普查報告[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7:1-224.
- >
我與地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推拿
- >
姑媽的寶刀
- >
自卑與超越
- >
史學評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