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zhàn)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靈魂獵人 西伯利亞尤卡吉爾人的狩獵、萬物有靈論與人觀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100183765
- 條形碼:9787100183765 ; 978-7-100-18376-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靈魂獵人 西伯利亞尤卡吉爾人的狩獵、萬物有靈論與人觀 本書特色
★該書把尤卡吉爾人狩獵實踐的知識和老道的現(xiàn)象學分析結(jié)合起來,加之令人印象深刻的比較范圍,堪稱非凡之作。 ——吉姆斯·克利福德,《文化的困境:20世紀的民族志、文學與藝術(shù)》作者 ★一本詳盡的具有原刨理論的民族志,對西伯利亞和狩獵~采集民族的人類學研究具有重要貢獻。 ——坦尼婭·魯爾曼(斯坦福大學人類學教授) ★一部高度原創(chuàng)的關(guān)于尤卡吉爾人的民族志,也是一部對精神知識本質(zhì)進行理論探討的著作。該書為當代人類學關(guān)于學科未來的爭論提供了一個起點。 ——彼得·施韋策,《現(xiàn)代世界的狩獵一采集者:沖突、抵抗與自決》作者
靈魂獵人 西伯利亞尤卡吉爾人的狩獵、萬物有靈論與人觀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富有洞察力的、極具原創(chuàng)性的關(guān)于尤卡吉爾人狩獵生活的人類學著作。尤卡吉爾人是生活在西伯利亞東北部科里拉河上游地區(qū)一個鮮為人知的“土著人”部族。作者基于對尤卡吉爾人進行田野調(diào)查的手資料,集中討論了尤卡吉爾人生活在“鏡廳”世界的實踐意義,人、動物與神靈共同居住在這個世界,他們都被認為是無窮無盡的互相模仿的雙面體。在這個世界,人處于一個“中間狀態(tài)”,他們的靈魂既是有形的也是無形的,身心一體,既是個體自我也是再生的他者。因此,獵人既是人也是他們模仿獵殺的動物。這迫使他們在努力超越差異和維持自我身份的必要性之間進行微妙復(fù)雜的平衡。
靈魂獵人 西伯利亞尤卡吉爾人的狩獵、萬物有靈論與人觀 目錄
致謝
**章 作為模仿的萬物有靈論
第二章 殺還是不殺:再生、共享與危險
第三章 身體一靈魂辯證法:人類再生信仰
第四章 物種觀與人觀
第五章 作為人的動物
第六章 薩滿教
第七章 靈性世界
第八章 學習與做夢
第九章 認真對待萬物有靈論
注釋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后記
靈魂獵人 西伯利亞尤卡吉爾人的狩獵、萬物有靈論與人觀 節(jié)選
正如上面所說,他們無人受到蘇聯(lián)政府的迫害,因為他們?nèi)狈λ_滿的標準特征,如特別的服裝和薩滿鼓,還有就是他們只是謹慎地在值得信賴的至親之中表演自己的技藝。因此,這個薩滿群體施行狩獵巫術(shù)一直到60年代中期為止。當我問為什么在這個時期就停止時,他們總是這樣回答,“食物很豐富,沒必要再去找薩滿了。”他們指出了這樣一個事實,即尤卡吉爾人此時已被有效地整合進蘇聯(lián)的國民經(jīng)濟中了,工資作為報酬和物品進行統(tǒng)一分配。顯然,這個經(jīng)濟整合過程很早就開始了,但到了60年代更加嚴格。人們的生計不再依賴狩獵。盡管尤卡吉爾人仍然喜歡野生肉,但相對于家養(yǎng)的馴鹿肉和牛肉,其在飲食結(jié)構(gòu)中僅占小部分了,這些肉由國營農(nóng)場開辦的村莊商店大量供應(yīng)。尤卡吉爾人不再通過狩獵來提供野生馴鹿和麋鹿,他們僅為國營農(nóng)場提供貂皮,農(nóng)場付給他們現(xiàn)金,他們再用現(xiàn)金去村莊商店購買食物和其他生活用品。 更重要的是,此時期麋鹿的數(shù)量增長到一個富足點。60年代中期之前,在科累馬地區(qū)能殺到一頭麋鹿被認為是一件罕見之事,人們主要捕獵野生馴鹿,不過也只有不到一百頭。由于50年代和60年代發(fā)生了大規(guī)模的森林火災(zāi),燒掉了馴鹿賴以為生的苔蘚,于是這些馴鹿就遷往他處了。相反,麋鹿開始大量遷移到科累馬河谷,森林火災(zāi)后肥沃的土壤有利于柳樹叢的生長,這些麋鹿便被吸引而來。幾年之內(nèi),麋鹿的數(shù)量越來越多,在任何一次遠離村莊的旅行中,碰到幾只麇鹿,或看到更多麇鹿的蹤跡都是很正常的事。我認為,在如此富足的環(huán)境下,災(zāi)荒和疾病的威脅實際上已不存在了,因而不再需要薩滿。畢竟,薩滿實踐主要是為了消除人類的痛苦,不管是狩獵運氣不佳,還是饑餓和疾病。但這并非說尤卡吉爾人就不再相信薩滿的法力了,只是萬事順遂,他們不需要去關(guān)注薩滿罷了。結(jié)果,薩滿的正式職位消失,只不過作為普通人的薩滿還保留著,他們只做普通的事。有趣的是,這種發(fā)展狀況并沒有使薩滿感到困擾。當我問格雷戈里??沙盧金他母親如何回應(yīng)人們不再需要她的薩滿技藝這個事實時,他回答道:“她很高興。對她來說,請她施展法力是一件罪惡和危險之事,所以她真的高興不再做這事了。”他又補充道:“雖然我母親很老,但是一個忠誠的共產(chǎn)主義者。她常常說:“我們以前的父親[沙皇]對待我們沒有像新父親[斯大林]這樣好。新父親從不讓他的孩子[尤卡吉爾人]挨餓。”這段話揭示了尤卡吉爾人并沒將薩滿思想和共產(chǎn)主義思想對立起來。通過強調(diào)“薩滿教”與“共產(chǎn)主義”,或“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之間的水火不容,我們冒著失去那些機制的風險,正是這些機制使蘇聯(lián)得以在尤卡吉爾人甚至在薩滿階層中發(fā)展忠誠的共產(chǎn)主義者。相反,我們需要考慮薩滿思想是什么使它接受或至少為一種意識形態(tài)找到空間,這種意識形態(tài)是所有宗教都是錯誤的基本前提。我想,答案基于這樣一個事實,即薩滿教不是一種宗教,而是一種能夠使具體的事情發(fā)生的技術(shù)體系。成與敗是薩滿實踐的本質(zhì),它不需要個人對任何單一的形而上學、宗教宇宙觀或政治意識形態(tài)的承諾。 ……
靈魂獵人 西伯利亞尤卡吉爾人的狩獵、萬物有靈論與人觀 作者簡介
拉內(nèi)??韋爾斯萊夫,丹麥奧爾胡斯大學人類學、考古學和語言學研究院社會人類學教授。2003年獲劍橋大學人類學博士學位。2017年以來任丹麥國家博物館主任。
- >
史學評論
- >
自卑與超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shù)叢書(紅燭學術(shù)叢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