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安南使事紀要:新嘉坡風土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075614
- 條形碼:9787501075614 ; 978-7-5010-7561-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安南使事紀要:新嘉坡風土記 內容簡介
海上絲綢之路,一般意義上是指從秦漢至鴉片戰爭前中國與世界進行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主要分為經由黃海、東海的海路*終抵達日本列島及朝鮮半島的該海航線和以徐聞、合浦、廣州、泉州為起點通往東南亞及印度洋地區的南海航線。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在海外交通史研究中,“海上絲綢之路”一詞逐漸成為中外學術界廣泛接受的概念。 與海上絲綢之路學的萬千氣象相對應,海上絲綢之路文獻的整理工作仍顯滯后,遠遠跟不上突飛猛進的研究進展。二〇一八年廈門大學、中山大學等單位聯合發起“海上絲綢之路文獻集成”專案,尚在醞釀當中。我們不揣淺陋,深入調查,廣泛搜集,將有關海上絲綢之路的原始史料文獻和研究文獻,分為風俗物產、雜史筆記、海防海事、典章檔案等六個類別,匯編成《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文化叢書》,于二〇二〇年影印出版。此輯面市以來,深受各大圖書館及相關研究者好評。為讓更多的讀者親近古籍文獻,我們遴選出前編中的菁華,匯編成《海上絲綢之路基本文獻叢書》,以單行本影印出版,以饗讀者,以期為讀者展現出一幅幅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精美畫卷,為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提供歷史借鑒,為“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構想的實踐做好歷史的詮釋和注腳,從而達到“以史為鑒”“古為今用”的目的。
安南使事紀要:新嘉坡風土記 作者簡介
李仙根(1621-1690),字子靜,號南津,人稱“李侍郎”,四川遂寧船山區人。清代著名書法家、外交家。仙根為有清一代四川唯一榜眼,遂寧史上科名最高者。1654年參加四川鄉試,中舉。1661年參加順治十八年辛丑科會試,中進士。殿試廷對第二,成榜眼。1668到1669年奉使安南,為有清一代外交名臣。撰有《安南使事紀要》等。
李鐘玨(1853-1927年),清咸豐三年(1853年)癸丑十二月十六日生于上海寶山縣高橋鎮,民國十六年(1927年)丁卯二月十三日卒于江蘇省昆山縣。原名安曾,字平書,30歲后改名鐘玨,晚號且頑。祖籍江蘇蘇州,曾祖時遷居寶山高橋鎮(今上海市浦東新區)。鍾玨生于小康之家,祖父香琳,習醫,年未三十卒.父少琳亦精研醫學,頗有時名。為清朝政府外交官員,曾任中國駐新加坡領事。光緒十三年(1887年),李鐘玨赴新加坡游歷兩個月,后根據自己的觀感寫成《新加坡風土記》。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煙與鏡
- >
推拿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