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秋燈瑣憶譯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4019931
- 條形碼:9787554019931 ; 978-7-5540-1993-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秋燈瑣憶譯注 本書特色
《秋燈瑣憶》是清末錢塘人蔣坦寫給妻子關瑛(字秋芙)的一篇散文,極美。秋芙被近代文學家林語堂形容是中國古代*可愛的兩個女性之一,另一個是沈復之妻蕓娘。本書對《秋燈瑣憶》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翻譯,對其中涉及的部分典故和史事進行了注解,并附有賞析說明,指出文字的精彩之處,以便于一般讀者閱讀欣賞。
秋燈瑣憶譯注 內容簡介
本書對清代蔣坦所著《秋燈瑣憶》一書的現代白話文譯注, 《秋燈瑣憶》是清代浙江錢塘人蔣坦回憶與愛妻秋芙生活瑣事的憶語體散文。其文辭極美, 敘事傳情栩然哀切, 輒催人淚下, 充滿才情、風雅與詩意, 是中國人生活美學的典范之作。秋芙被近代文學家林語堂形容是中國古代*可愛的兩個女性之一, 另一個是沈復之妻蕓娘。本書對《秋燈瑣憶》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翻譯, 對其中涉及的部分典故和史事進行了注解, 并附有賞析說明, 指出文字的精彩之處, 以便于一般讀者閱讀欣賞。
秋燈瑣憶譯注 目錄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
【三十二】
【三十三】
【三十四】
【三十五】
【三十六】
【三十七】
【三十八】
【三十九】
【四十】
【四十一】
【四十二】
【四十三】
【四十四】
附錄一 蔣坦其人
附錄二 秋芙小傳
附錄三 蔣坦家族成員
附錄四 蔣坦與秋芙年表
附錄五 《秋燈瑣憶》原序
附錄六 蔣文學坦
附錄七 《西湖雜詩》序
附錄八 《息影庵初存詩》跋
附錄九 女士關秋芙傳
附錄十 《愁鸞集》蔣坦自序
附錄十一 《秋燈瑣憶》賞鑒
秋燈瑣憶譯注 節選
秋芙以金盆搗戎葵葉汁,雜于云母之粉,用紙拖染,其色蔚綠,雖澄心之制①,無以過之。曾為余錄《西湖百詠》,惜為郭季虎②攜去。季虎為余題《秋林著書圖》云:“詩成不用苔箋寫,笑索蘭閨手細鈔!雹峒粗复艘病G镘较虿还杂挝鹤滩、吳黟山⑤兩丈之門,始學為晉唐格。惜病后目力較差,不能常事筆墨。然間作數字,猶是秀媚可人。 【譯文】 秋芙將戎葵的葉子在金盆中搗成汁液,再加入云母粉,然后拖染于宣紙之上。此法炮制的宣紙,色澤蔚綠,可與澄心堂紙相媲美。秋芙曾在這紙上抄寫了我的《西湖百詠》,可惜后來被郭季虎帶走了。季虎在我的《秋林著書圖》上題字云:“詩成不用苔箋寫,笑索蘭閨手細鈔!北闶侵复。秋芙早先不甚擅長書法,后來她學書于魏滋伯、吳黟山這兩位長輩門下,其書法漸漸有晉唐法度?上,后來秋芙因病目力欠佳,不能常常習書。但她偶爾寫下的寥寥數字,還是秀媚可人。 【五】 夏夜苦熱,秋芙約游理安④。甫出門,雷聲殷殷,狂飆疾作。仆夫請回車,余以游興方熾,強趣之行。未及南屏,而黑云四垂,山川暝合。俄見白光如練,出獨秀峰頂,經天丈余,雨下如注,乃止大松樹下。雨霽更行,覺竹風騷騷,萬翠濃滴,兩山如殘妝美人,蹙黛垂眉,秀可餐食。余與秋芙且觀且行,不知衣袂之既濕也。時月楂開士主講理安寺席,留飯伊蒲④,并以所繪白蓮畫幀見貽。秋芙題詩其上,有“空到色香何有相,若離文字豈能禪⑤之句。茶話既洽,復由楊梅塢至石屋洞,洞中亂石排拱,幾案儼然。秋芙安琴磐磴,鼓《平沙落雁》之操。歸云瀚然,澗水互答,此時相對,幾忘我兩人優生塵世問也。俄而殘暑漸收,暝煙四起,回車里許,已月上蘇堤防柳梢矣。是日,屋漏床前,窗戶皆濕。童仆以重門鎖扃,未獲人視。俟歸,已蝶帳蚊櫥,半為澤國,呼小婢以筠籠⑦熨之,五鼓⑧始睡。 【譯文】 夏夜酷熱難熬,秋芙約我同游理安寺。剛一出門,雷聲轟轟,狂風大作。車夫請求回府,我卻游興正濃,不肯回轉。還沒到南屏山,烏云已密布于蒼穹,山川在暝嚎中融為一體。突然一道丈余如練白光從獨秀峰頂劈落,隨后雨下如注。無奈,我們只能停車在一棵大松樹下避雨。 天晴后,我們驅車再行,竹間涼風習習,萬竹蒼翠欲滴,徑旁兩山如殘妝美人,蹙黛垂眉,秀色可餐。我和秋芙且觀且行,渾不知衣袂已濕。當時,月楂開士主理安寺講席。他留我們在寺中用齋飯,并以所繪白蓮相贈。秋芙題詩于畫上,有“空到色香何有相,若離文字豈能禪”之句。 我們與月楂開士茶話畢,又經楊梅塢到了石屋洞中。洞中亂石排列森然,宛如幾案。秋芙將琴安放于巨石之上,彈起了《平沙落雁》之曲。洞中云氣渝然,琴聲與澗水之聲相合互答,我與秋芙相對而坐,物我兩忘,恍惚間仿佛出脫了這煩擾之塵世。 不知不覺間殘存的暑氣漸漸退去,煙靄四起。我們在回程的路上行車了里許,月兒已經爬上蘇堤的柳梢了。日間,居所屋頂破漏,雨水從床前滴漏而下,窗戶亦盡被打濕。因居所的大了,童仆們無法入內查看。我們回到家中時,床帳和櫥柜中已布滿了蚊蟲,一片汪洋!我招呼小婢用筠籠熨燙床帳和被單,一直忙到五更方才入睡。 P5-6
秋燈瑣憶譯注 作者簡介
蔣坦,字平伯,號藹卿,浙江錢塘人。生卒年按其文章推算與后人考據,約為1818-1863年左右,終生秀才,善文章、工書法,著有《息影庵初存詩集》及《百合詞》二卷,《夕陽紅半樓詞》二卷;其妻關瑛(即秋芙),亦負文才,著有《夢影樓詞》,解音律,善彈琴,尤喜佛經。夫婦偕隱家園,聯吟禮佛,出則文壇吟社,客滿樽盈。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與地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