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同題散文經典:春夏秋冬(全4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26071
- 條形碼:9787020126071 ; 978-7-02-012607-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同題散文經典:春夏秋冬(全4冊) 本書特色
名家名篇美文悅讀 同題散文作文范本 “同題散文經典”叢書,由著名學者陳子善、蔡翔主編。從中國現代名家經典作品中攫取的精華篇目。囊括了魯迅、茅盾、郭沫若、老舍、郁達夫、朱自清、林語堂、梁遇春、冰心、張恨水、汪曾祺、王安憶等諸多現當代散文大家的經典名作。 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對中國現代散文名篇進行一次整體的梳理和分類。 面向的人群廣泛,適合于一般大眾讀者,對學習寫作者也會有很大的啟發
同題散文經典:春夏秋冬(全4冊) 內容簡介
中國素來是一散文大國,古之文章,已傳唱千世。而至現代,散文再度勃興,名篇佳作,不勝枚舉。閱讀經典散文,親近母語的魅力,具有著重要的意義。“同題散文經典”叢書對中國現當代的散文名篇進行重新分類,按照不同的主題編選成冊,比如山、河、湖、海、春、夏、秋、冬、風、花、雪、月、醉、生、夢、死、衣、食、住、行等。這樣的分類編選,將不同名家創作的相同主題的經典散文編選成書,每冊的內容相對集中,既方便讀者閱讀,也可作為學習寫作的范本。 同題散文經典:我們把春天吵醒了 春意掛上了樹梢 本書精選現當代著名作家以“春”為題的經典散文,有朱自清、梁遇春、田漢等作家所寫的《春》,也有冰心的《我們把春天吵醒了》、老舍的《大明湖之春》,周作人的《北平的春天》、林語堂的《春日游杭記》等,共收編以春為題的名家經典散文49篇。 同題散文經典:冬天江南的冬景
本書精選現當代著名作家以“冬”為題的經典散文,有郁達夫的《江南的冬景》,梁實秋的《北平的冬天》、余光中的《南半球的冬天》、冰心的《臘八粥》、朱自清的《冬天》、陳丹燕的《俄羅斯那微黃的初雪》、老舍的《濟南的冬天》等,共收編以冬為題的名家經典散文46篇。 同題散文經典:揚州的夏日夏
本書精選現當代著名作家以“夏”為題的經典散文,有朱自清的《揚州的夏日》,徐志摩的《雨后虹》、魯迅的《夏三蟲》、周作人的《蟬的一生》、許地山的《蟬》、葉圣陶的《夏》、汪曾其的《夏天》、席慕容的《夏夜的記憶》等,共收編以夏為題的名家經典散文49篇。 同題散文經典:秋夜 故都的秋
本書精選現當代著名作家以“秋”為題的經典散文,有魯迅的《秋夜》,葉靈鳳的《新秋隨筆》、孫犁的《晚秋植物記》、何其芳的《遲暮的花》、徐志摩的《印度洋上的秋思》、郁達夫的《故都的秋》、老舍的《濟南的秋天》、林語堂的《秋天的況味》等,共收編以秋為題的名家經典散文47篇。
同題散文經典:春夏秋冬(全4冊) 節選
春 ◎朱自清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長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綿軟軟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花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 雨是*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子卻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這安靜而和平的夜。鄉下去,小路上,石橋邊,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還有地里工作的農夫,披著蓑,戴著笠的。他們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他們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計在于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他領著我們上前去。 一日的春光 ◎冰心 去年冬末,我給一位遠方的朋友寫信,曾說:“我要盡量的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今年北平的春天來的特別的晚,而且在還不知春在哪里的時候,抬頭忽見黃塵中綠葉成陰,柳絮亂飛,才曉得在厚厚的塵沙黃幕之后,春還未曾露面,已悄悄的遠引了。 天下事都是如此—— 去年冬天是特別的冷,也顯得特別的長。每天夜里,燈下孤坐,聽著撲窗怒號的朔風,小樓震動,覺得身上心里,都沒有一絲暖氣,一冬來,一切的快樂,活潑,力量,生命,似乎都凍得踡伏在每一個細胞的深處。我無聊地慰安自己說:“等著罷,冬天來了,春天還能很遠么?” 然而這狂風,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的長,似乎沒有完盡的時候。有一天看見湖上冰軟了,我的心頓然歡喜,說“春天來了!”當天夜里,北風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黃沙,忿怒的撲著我的窗戶,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有一天看見柳梢嫩黃了,那天的下午,又不住的下著不成雪的冷雨,黃昏時節,嚴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有一天看見院里的桃花開了,這天剛剛過午,從東南的天邊,頃刻布滿了慘暗的黃云,跟著千枝風動,這剛放蕊的春英,又都埋罩在漠漠的黃塵里—— 九十天看看過盡——我不信了春天! 幾位朋友說“到大覺寺看杏花去罷。”雖然我的心中,始終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卻也跟著大家去了。到了管家嶺,撲面的風塵里,幾百棵杏樹枝頭,一望已盡是殘花敗蕊;轉到大工,向陽的山谷之中,還有幾株盛開的紅杏,然而盛開中氣力已盡,不是那滿樹濃紅、花蕊相間的情態了。 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罷”!歸途中心里倒也坦然,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總之,我不信了春天。 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約我到掛甲屯吳家花園去看海棠,“且喜天氣晴明”——現在回想起來,那天是九十春光中唯一的春天——海棠花又是我所深愛的,就欣然的答應了。 東坡恨海棠無香,我卻以為若是香得不妙,寧可無香。我的院里栽了幾棵丁香和真珠梅,夏天還有玉簪,秋天還有菊花,栽后都很后悔。因為這些花香,都使我頭痛,不能折來養在屋里。所以有香的花中,我只愛蘭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無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喜歡的了。 海棠是淺淺的紅,紅得“樂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傷”,又有滿樹的綠葉掩映著,秾纖適中,像一個天真、健美、歡悅的少女,同是造物者*得意的作品。 斜陽里,我正對著那幾樹繁花坐下。 春在眼前了! 這四棵海棠在懷馨堂前,北邊的那兩棵較大,高出堂檐約五六尺。花后是響晴蔚藍的天,淡淡的半圓的月,遙俯樹梢。這四棵樹上,有千千萬萬玲瓏嬌艷的花朵,亂烘烘的在繁枝上擠著開…… 看見過幼稚園放學沒有?從小小的門里,擠著的跳出涌出使人眼花繚亂的一大群的快樂、活潑、力量和生命;這一大群跳著涌著的分散在極大的周圍,在生的季候里做成了永遠的春天! 那在海棠枝上賣力的春,使我當時有同樣的感覺。 一春來對于春的憎嫌,這時都消失了,喜悅的仰首,眼前是爛漫的春,驕奢的春,光艷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來無數的徘徊瞻顧,百就千攔,只為的是今日在此樹枝頭,快意恣情的一放! 看得恰到好處,便辭謝了主人回來。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過了三四天,又有友人來約同去,我卻回絕了,今年到處尋春,總是太晚,我知道那時若去,已是“落紅萬點愁如海”,春來蕭索如斯,大不必去惹那如海的愁緒。 雖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對于春天,似乎已得了報復,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滿意之余,還覺得有些遺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尋,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卻又不肯即時言歸于好,只背著臉,低著頭,撅著嘴說“早知道你又來哄我找我,當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 五,八夜,一九三六,北平 ……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推拿
- >
巴金-再思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