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嶺南中醫風濕病臨床經驗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328579
- 條形碼:9787117328579 ; 978-7-117-32857-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嶺南中醫風濕病臨床經驗集 本書特色
本書較全面地整理了嶺南風濕病學的學術源流,以及恩師黃清春教授治療風濕病的學術思想、臨床診療經驗和常用制劑驗方,同時也對驗案舉隅,深刻剖析了黃清春教授的學術理論體系。
嶺南中醫風濕病臨床經驗集 內容簡介
嶺南醫學是我國中醫流派的重要分支。長期以來,由于嶺南的氣候因素,積累了特色鮮明且效果顯著的風濕病、痹病治療經驗。本書通過對嶺南風濕病代表性大家如劉世昌教授、何炎燊教授、陳紀藩教授、鄧兆智教授、黃清春教授等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進行挖掘、梳理、總結,對于中青年中醫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嶺南風濕病學術源流、代表性醫家學術思想、臨證驗案、用藥特點等。與同類書相比,本書具有以下特點:1.區域代表性,本書以嶺南地區獨特的地理氣候因素為背景,系統論述嶺南風濕病的特點,發前人之所未發。2.強調真實性:真實地記錄了嶺南中醫風濕病學的學術源流及學術思想的形成與傳承,始于臨床且終于臨床,對后學具有一定的啟發意義。3.注重實用性:本書從臨床實戰出發,系統總結常見風濕病的臨床診療,語言樸實通俗,可供風濕專科醫生借鑒。
嶺南中醫風濕病臨床經驗集 目錄
**章 學術源流/ 1
**節 濕證理論源流 / 1
一、 從中醫病因病機角度認識濕/ 1
二、 嶺南地域氣候與中醫風濕病濕證關系/ 2
三、 嶺南中醫風濕病濕證發展與源流/ 4
第二節 代表性醫家 /14
一、 陳紀藩/14
二、 鄧兆智/15
三、 沈鷹/15
四、 黃清春/16
第二章 學術思想/18
**節 風濕病的中西醫結合理解與實踐 /18
一、 中西醫治療風濕病各有所長,應有機融合、優勢互補/18
二、 臨床與科研實驗相互啟發和補充/20
三、 風濕病治療的傳承與創新/21
四、 加強國內與國際的交流與合作,推動中醫風濕病
學科的發展/22
五、 時時刻刻努力著,不忘踐行省中醫人精神 /24
六、 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中醫藥發展迎來新時代 /25
第二節 風濕病常見診療誤區與思考 /26
一、 風濕病診斷上的困惑/27
二、 風濕病治療上的困惑/31
三、 風濕病撤減藥的困惑/34
四、 中醫藥在風濕病領域的優勢和價值/36
第三節 黃清春醫學思想淵源 /37
一、 幼承庭訓,步入醫林 /37
二、 融匯中西,與時俱進 /38
三、 乘風破浪,揚帆起航 /40
四、 虛心求教,博采眾長 /40
五、 仁善為本,大醫精誠 /40
第四節 黃清春論治類風濕病與相關疾病學術思想 /41
一、 對類風濕關節炎病因病機與治法的認識概要/41
二、 分期論治類風濕關節炎/45
三、 兼收并蓄諸家長—化瘀強腎通痹方介紹 /58
附:化瘀通痹方中各藥物現代藥理學研究 /59
第五節 黃清春論治痛風學術思想 / 112
一、 嶺南痛風發病的特點/ 112
二、 痛風的危害/ 114
三、 黃清春教授對痛風病因病機的認識/ 114
四、 痛風的分期辨證論治/ 114
五、 驗案舉隅/ 116
六、 總結/ 118
第六節 黃清春論治系統性紅斑狼瘡學術思想 / 118
一、 診治理念上的獨到之處/ 119
二、 治療理念形成的過程/ 122
三、 常用方藥及藥物加減經驗/ 123
四、 驗案舉隅/ 124
嶺南中醫風濕病臨床經驗集 作者簡介
1. 國醫大師李濟仁學術傳承人;2. 中華中醫藥學會青年人才托舉工程 被托舉人;3. 廣東省杰出青年醫學人才;4. 廣東特支計劃科技創新青年拔尖人才;5. “廣東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培養對象;6. 珠江科技新星;7. 廣東省衛計委省級“青年崗位能手”稱號;8. 首屆廣州市科普名師9. 廣東省中醫院第十四屆拔尖人才
- >
推拿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唐代進士錄
- >
山海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