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徐鑄成日記:1947-1957:1947-1957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76146
- 條形碼:9787542676146 ; 978-7-5426-7614-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徐鑄成日記:1947-1957:1947-1957 本書特色
1. 知名報人徐鑄成日記,見證當代中國重要歷史時刻
1947—1957年,正值中國的變革時期。本冊日記聚焦作者親歷的解放戰爭、開國大典、抗美援朝、一屆人大、蘇聯紀行五個重要節點,見證重要時代。
2. 報人視角,私人文本,生動紀實,走進歷史**現場
徐鑄成先生是現當代新聞事業的先行者,《大公報》《文匯報》的元老。其間諸多經歷富有傳奇色彩,諸多事件驚險、振奮而鮮為人知。這部私人日記,以報人的視角,**時間記錄**現場。
3.從朝鮮戰場到蘇聯紀行:經歷真實戰場,窺看蘇聯工業時代
真實的戰場更驚險:零下四十度的東線戰場、山區里日夜抗敵的游擊隊、掩體中與志愿軍同仇敵愾的朝鮮平民……堪比擴大版長津湖戰役?撮_荒機械,訪煉油廠,提燈下礦井,觀水力發電站……在風塵仆仆中走過莫斯科—塔林—基輔—索契—巴庫—斯大林格勒—列寧格勒,見證蘇聯的工業時代。
4.名人交往,私密掌故:一部不完全社會生活史,一代報人的大時代思考
衣食住行、風土人情雜于其中,與顧頡剛、鄭振鐸、葉圣陶、周谷城等文化界名流交游的私密掌故躍然紙上。生活之外,更有徐鑄成先生立足歷史現場,對變革時代的深刻思考,洞察幽微,不乏真知灼見。
5.全新修訂,20000字增補,手稿、珍貴照片,大量注釋,內容更趨豐富完整
全新增補一章(一年)日記,補充大量注釋,更內置作者手稿原跡,收錄珍貴照片,贈送作者小像藏書票。
6.精裝:印銀+燙銀+壓凹,多重工藝,大氣雅致
精裝呈現,特種紙印刷,印銀+燙銀+壓凹多重工藝,大氣雅致。版式疏朗,閱讀更舒適。
徐鑄成日記:1947-1957:1947-1957 內容簡介
見證1947—1957中國的變革和奮斗。
回望70年前的一路風塵、傳奇與榮光。
作為《大公報》《文匯報》的核心人物,徐鑄成先生是眾多歷史事件的親歷者、見證者。本卷日記忠實呈現了1947—1957中國歷史的五個非凡節點:風雨欲來的解放戰爭、至高榮光的開國大典、與志愿軍共生死的朝鮮戰場、心潮澎湃又嚴肅隆重的一屆人大,以及一路風塵且反思良多的蘇聯之行。其間諸多經歷富有傳奇色彩,諸多事件驚險、振奮而鮮為人知。此外,作者也不經意間記錄了眾多生活場景,衣食住行、風土人情雜于其中,與文化界諸多友人的交游點滴亦躍然紙上,故它又是一部獨具視角的社會生活實錄。
徐鑄成日記:1947-1957:1947-1957 目錄
出版說明
一九四七年(聚焦解放戰爭)
一九四九年(聚焦開國大典)
一九五一年(聚焦朝鮮戰爭)
一九五四年(聚焦一屆人大)
一九五七年(聚焦蘇聯之行)
編后記
徐鑄成日記:1947-1957:1947-1957 作者簡介
徐鑄成(1907—1991)
江蘇宜興人,中國著名記者、新聞評論家和新聞教育家。他先在國聞通訊社和《大公報》工作,從記者、編輯到擔任地方版總編輯;其間和后來又主持《文匯報》筆政,實踐自己的辦報理念,是中國現當代新聞事業的先行者。徐鑄成先生一生著述頗豐,撰寫了大量新聞評論、通訊、游記和雜文,晚年除了撰有不少回憶新聞生涯中親歷親聞的文字外,還從事傳記文學創作,并致力于新聞傳播教育事業,兼任復旦大學、武漢大學等校教授,主持創辦廈門大學新聞傳播系,其人生經歷,始終與國家的命運休戚與共。
- >
推拿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