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世風范:婺源誠義守信故事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312054303
- 條形碼:9787312054303 ; 978-7-312-05430-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百世風范:婺源誠義守信故事選 本書特色
婺源是千年書鄉,深厚的文化底蘊、良好的鄉風文明,是婺源的文化優勢。被譽為“東南鄒魯”的婺源尊崇朱子理學,孕育了良好的家風民風,涌現出許許多多感人至深的誠信故事。這些誠信故事,是婺源先輩留下的精神財富,是中國傳統文化誠信精神的體現;是婺源先賢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淀,融入精神血脈的 文化基因。 本書整理、記載婺源歷代發生的誠信故事,傳承弘揚婺源誠信文化,為彰顯先賢善行、傳承誠信基因提供了生動的鄉土教材,是弘揚婺源本土誠信文化的務實之舉。
百世風范:婺源誠義守信故事選 內容簡介
婺源是千年書鄉, 深厚的文化底蘊、良好的鄉風文明, 是婺源的文化優勢。被譽為“東南鄒魯”的婺源尊崇朱子理學, 孕育了良好的家風民風, 涌現出許許多多感人至深的誠信故事。這些誠信故事, 是婺源先輩留下的精神財富, 是中國傳統文化誠信精神的體現, 是婺源先賢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淀, 融入精神血脈的優秀文化基因。本書整理、記載婺源歷代發生的誠信故事, 傳承弘揚婺源誠信文化, 為彰顯先賢善行、傳承誠信基因提供了生動的鄉土教材, 是弘揚婺源本土誠信文化的務實之舉。
百世風范:婺源誠義守信故事選 目錄
黃臥云信守木排
一諾千金筑堤壩
不負重托育皇子
拆屋立信倡讓溪
誠心實意巧筑堰
誠信儒醫張半帖
誠信業茶汪序昭
芙蓉嶺上還珠寶
汪愷斷案信為本
信義立身不虧心
言出必行開新嶺
言而有信代贖田
一言九鼎建宗祠
以身作則立誠信
不負師托護遺稿
徽州木商重誠信
清明會次見守信
標明陳茶揚誠信
查信廷如數還款
誠信似金石當銀
兌現承諾拓良田
割股納書守承諾
守諾重義五十載
為民請命不食言
言而有信程煥銓
一諾十年不言悔
洪村闔族定茶規
懷誠信為民請命
江導岷踐諾建祠
江恭塤守信不渝
使金被拘誠不悔
彩虹橋上銘恩德
程玉貴誠信傳家
戴振伸守諾修閘
俞嘉樹傳醫濟世
胡從政允諾修譜
胡高綏代主營商
江文標義救棄嬰
俞俊祺鐵石堅貞
俞明兆守諾濟親
詹勵吾的生意經
詹文錫與詹商嶺
詹元甲不拿抽息
守諾捐修石護欄
誠心濟世游啟賢
重諾傾囊解族憂
誠信為本查貪腐
取信于民筑河堤
修堤除惡彰誠信
后記
百世風范:婺源誠義守信故事選 節選
《百世風范(婺源誠義守信故事選)》: 國家文物局文獻研究員王世襄,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楊伯達、史樹清等專家,先后考察過百柱宗祠,稱贊這座宗祠是“絕世無雙的徽派古建筑典范”。百柱宗祠的享堂懸掛的“經義堂”匾額,為清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張玉書所題。這座傳奇的百柱宗祠及經義堂匾額背后蘊含著黃聲翰“一言九鼎建宗祠”的誠信故事。 黃村是一個黃姓聚居的村落,靠山面水,環境優美。黃村始建于后周時期,據《新安黃氏宗譜》記載:“黃德,字昱初,行六,居士,后唐長興庚寅(930)生,后周廣順辛亥(951),自石門坳遷此建村。”后張、薛、吳姓等遷入合居。村名原稱“潢川”,因村前橫著一條自西向東的平緩溪流而得名。后鄉人俗稱“黃村”。黃村興起于明末清初時期,隨著徽商的崛起,村中涌現出一批木商、茶商,他們外出經商,積累了大量財富,回歸故里大興土木,興修建筑,同時重視子孫教育,使得后代子孫人才輩出,促進了村落的發展,也使得黃村逐漸成為一個遠近聞名的千煙村落。 隨著黃氏宗族的繁衍壯大,宗祠的修建提上了黃氏族人的議事日程。然而,由于黃村人多地少,建設宗祠占地大、費用多,受財力物力的限制,雖經族人多次商議,卻一直未能投建,遭到鄰村人的嘲笑。一晃到了清代初年,族人又紛紛倡議建設宗祠,鄰村人聽說后,請人運來兩個碩大的石磉,說是以此恭賀黃村人早日建成宗祠。這其實是在嘲笑和為難黃村人,因為碩大的石磉要配粗大的木柱,而木柱粗大就意味著祠堂必須布局宏大,造價高昂。 在外經商的黃聲翰聽說后,積極支持村人集資建宗祠,為圓黃氏族人多年的夙愿,他毅然捐出自己家位于村口的宅基地,用于建設宗祠。黃聲翰的義舉也感動了村里的族人,大家紛紛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物出物,舉全村之力,黃氏宗祠終于破土動工。為了爭一口氣,黃氏宗祠格局、基腳、磚雕、石雕、木柱、梁枋、青石板等,均采用高標準,享堂前檐的一塊青石板長6.5米、寬0.86米、厚0.25米,當年工程之浩大可見一斑。 由于黃氏宗祠規模宏大、用料水準高,工費大大超出了當初的預算。宗祠基腳、石板、梁柱等主體結構建好后,集資的錢款便已全部用完,無法支付工匠的工錢,無力續建下去。族人經過商量,決定暫時停工停建,待今后籌到錢后再行續建。為了防止木柱被雨水腐蝕,族人將每根柱頭上都安放上一頂用竹子、箬葉編制成的“帽子”,以待將來續建。 話說,宗祠停工后,遣散的工匠翻越宗祠對面的龍池嶺回家,登上嶺頭在亭中休息,大家嘰嘰喳喳地議論,有的說:“黃村人心大,命不配,宗祠建得半途而廢,要讓鄰村人笑話了。”有的說:“這座宗祠建成這樣,停建下來,真是太可惜了。”有的說:“一旦停了下來,恐怕就不知哪一年才能續建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碰巧黃聲翰一行人回家過年,剛好也在亭中休息,聽到工匠們的話大吃一驚,想不到舉全村之力興建的宗祠已然停工,說起來也讓鄰村人嘲笑,于是,黃聲翰暗下決心,就是耗盡家財也要將宗祠建成。 黃聲翰向工匠們表明了身份,他說:“我這次出去經商就是為了籌集建設宗祠的資金,如今資金有著落了,宗祠建設繼續進行,大家過完年后,就回來接著干吧。”工匠們聽了半信半疑,說道:“此話當真?要真是如此就太好了,早日建成宗祠也是我們大家的心愿。”黃聲翰堅定地說:“我就是耗盡家財,也要力助宗祠早日建成,請大家放心,大家的工錢一月一結,絕不拖欠。”工匠們也為黃聲翰的話所感動,紛紛握著黃聲翰的手表示:“一言為定!我們過完年就回來!” 黃聲翰回到村里后,大家紛紛向他述說宗祠建設遇到的困難,黃聲翰也把在龍池嶺頭與工匠們相遇的經過向族人們說了一番,承諾自己將捐資續建宗祠剩余工程,也希望大家同心同力,共同來完成這一盛舉。族人們聽了之后都歡欣鼓舞,紛紛表示一定盡心盡力,全力支持。在黃聲翰的主持下,規模宏大的黃氏宗祠初步落成,轟動四鄉八鄰,人們都非常吃驚深山里能建成這么氣派的宗祠。望著宏大氣派的宗祠終于建成,族人為黃聲翰一言九鼎建宗祠的擔當所折服,紛紛豎起大拇指稱贊! ……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