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浮世繪藝術:歷史與名作鑒賞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78481
- 條形碼:9787568078481 ; 978-7-5680-7848-1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浮世繪藝術:歷史與名作鑒賞 本書特色
1. 填補中國浮世繪藝術出版空白的、集鑒賞性、收藏性、學術性為一體的大8開宏篇巨著,在全景式解讀浮世繪發展歷史的同時,詮釋了浮世繪大師48人的藝術創作歷程,并帶領讀者賞析浮世繪名作約370幅 在世界藝術中,浮世繪藝術以其特異的色調與風采,獨樹一幟。其發展過程歷經三百余年,影響深及歐亞各國,19世紀歐洲從古典主義到印象主義諸流派大師也無不受到此種畫風的啟發,因此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近些年,隨著國內學界和策展界對浮世繪藝術研究的深入,中國讀者也對此呈現出了真摯的關注與熱情,如2020年在上海舉辦的“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呈現出異常火爆的態勢(本書的作者也正是該展覽的策展人——知名美術史學者潘力教授)。 然而,目前國內出版物多集中在對葛飾北齋、歌川廣重、喜多川歌麿等大師的介紹,或者對“江戶百景”“富岳三十六景”等知名作品的解讀。《浮世繪藝術:歷史與名作鑒賞》正是為了填補此種空白而誕生,它由潘力教授歷經五年時間悉心編著,圖文并茂的大8開巨著,使讀者清晰認識浮世繪發展脈絡的同時,全面了解史上的浮世繪巨匠大師,并借由幾乎與藝術作品原大相近的開本尺寸,來沉浸式欣賞浮世繪發展歷史上的所有代表名作。 2. 中國浮世繪研究泰斗潘力教授,聯手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美國國會圖書館、波士頓美術館、大英博物館、東京國立博物館等世界專業藝術機構及知名私人藏家,使得本著作圖文質量比肩世界高質量同類出版物,并確保沒有任何一張復刻品流入 一直以來,國內觀眾和讀者在展覽或者出版物中能夠欣賞到的浮世繪作品,其水平參差不齊,甚至包括了很多后人模仿的復刻品,工藝粗略、色彩生硬,會對真正的浮世繪藝術鑒賞產生誤導。浮世繪藝術雖然多為版畫藝術,但每位藝術家在當時不同出版商的邀約組織下所創作的作品,有著屬于畫家自己的筆法、技法、配色,只有欣賞這樣的作品,才能真正理解浮世繪藝術的精髓。 而這部分具有高藝術水準的浮世繪作品,被世界各地不同的博物館、圖書館、大學以及私人所收藏,如果想得到授權,只有逐一聯系藏家進行溝通。這項工作繁復龐大,耗時耗資,一直以來少有人嘗試。此次,潘力教授為了讓中國讀者欣賞到精彩絕倫的浮世繪作品,花費五年時間,與歐美、日本的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美國國會圖書館、波士頓美術館、大英博物館、東京國立博物館、巴黎國立圖書館、阿姆斯特丹美術館、東京藝術大學等權威機構以及知名私人藏家聯絡授權,才確保了本書呈現出大師原作的風采! 3. 浮世繪藝術具有的豐富性遠超出我們以往對它的認知,它不但是日本江戶時期的風俗畫,同時也清晰地呈現出日本美術自身演變的脈絡,我們從中還可以看到中國繪畫、西方繪畫對其產生的影響,甚至還可以學習到日本浮世繪藝術是如何將日式的造型趣味和美學理想傳播到西方。同時其題材包羅萬象,不但具有藝術價值,也記載了真摯的人生與世俗情懷。本書作者潘力教授為讀者逐一解說每一幅作品,帶領您真正讀懂浮世繪藝術的內涵與外延。 通常來說,我們認為浮世繪藝術就是在那三百年之間產生的,描繪日本江戶時代風情的風俗畫藝術。但如果你隨本書慢慢走入浮世繪藝術的世界,你就會發現這真是一處深不可測的寶藏。浮世繪藝術不但凝聚了對大和繪的傳承和創新,也反映出了來自中國和西方藝術的影響。但浮世繪藝術在接受外來影響不斷擴大其題材和表現形式的同時,又表現出強大的文化反哺能力:它帶著日式的造型趣味和美學理想走入西方,對西方藝術的現代化進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這是值得我們在欣賞藝術之外去深思的問題。 同時,浮世繪藝術的題材包羅萬象,與人的生命、生活,社會的文化和生態發展緊密相關,所以其作品不但具有審美范疇的藝術價值,它還承載著對人生與世俗的真摯的感懷,所以才顯得更加豐富與厚重,具有很強的生命力與吸引力。 在本著作中,潘力教授為您逐幅解說作品,大師帶您真正看懂浮世繪藝術! 4. 本著作的開本尺寸以原大的形式展示了大部分浮世繪藝術作品,并采用拉頁等裝幀形式展示三聯畫,可謂擁有震撼逼真的視覺欣賞效果 本書采用288mmx395mm的超大開本,得以原大的形式來展示書中收錄的絕大部分浮世繪藝術作品,同時全書還穿插有十余幅拉頁來呈現三聯形式的藝術作品。 翻閱本書,讀者將能夠以一種沉浸式體驗感,去感知藝術家的筆法,去探究作品的細節,去捕捉色彩的微妙。可以說,這部出版物幾乎完全真實地反應了原作才能具有的震撼逼真的視覺欣賞效果。 5. 圖書的選材、裝幀和印制均為高質量,打造中國首本限量珍藏級別的浮世繪藝術著作 本書由屢獲世界印刷大獎“班尼獎”(有印刷界的奧斯卡之稱)的勤達(Midas)負責印制,全書內文選用日本進口的170g環保舒適雅印,根據展示作品需求加入十余幅拉頁。書脊處接裱進口絲光棉布,封面和書脊應用燙金工藝。此外,本書將配備精美郵寄盒,選材為瓦楞紙裱糊白卡紙,白卡上進行彩色印刷。郵寄盒一方面給圖書妥善的保護,另外一方面也彰顯圖書的檔次。
浮世繪藝術:歷史與名作鑒賞 內容簡介
全書分為浮世繪的黎明、“錦繪”的誕生、浮世繪的黃金時代、名家輩出的幕末浮世繪、邂逅西方的浮世繪風景畫、迎接現代的浮世繪這六大部分, 清晰梳理浮世繪發展歷史, 全面介紹所有知名流派及48位巨匠, 并逐幅解讀所有名作的內容、風格、技法乃至其中蘊含的歷史文化。
浮世繪藝術:歷史與名作鑒賞 目錄
序章 浮世之繪
**章 浮世繪的黎明
一、菱川師宣首創浮世繪 ............................................014
二、前期浮世繪 .............................................................018
三、鳥居派的中興 .........................................................022
四、從筆彩到版彩 .........................................................025
第二章 『錦繪』的誕生
一、『青春畫師』鈴木春信 ........................................090
二、浮世繪的新樣式 ....................................................094
三、繪聲繪色的歌舞伎畫 ............................................101
第三章 浮世繪的黃金時代
一、優雅的現實美人像 — 鳥居清長 .......................158
二、美人畫的*高峰 — 喜多川歌麿 .......................162
三、神秘的歌舞伎畫師 — 東洲齋寫樂 ...................168
第四章 名家輩出的幕末浮世繪
一、人脈綿延歌川派 ....................................................278
二、歌川派的集大成者—歌川國貞 ...........................282
三、頹廢的『凄艷美』..................................................288
四、『武者』國芳 ........................................................291
第五章 邂逅西方的浮世繪風景畫
一、『畫狂人』北齋 ....................................................396
二、『鄉愁』廣重 ........................................................403
第六章 迎接現代的浮世繪
一、明治風云 .................................................................512
二、小林清親的『光線畫』 ........................................520
浮世繪藝術:歷史與名作鑒賞 節選
第二章 “錦繪”的誕生 18 世紀后半葉,浮世繪的技術發展自從紅摺繪出現以來已經停滯了二十余年,主要原因在于出版商迫于市場壓力,將有限的資金用于投機性出版,無暇顧及需要大量資金和時間的版畫新技術開發。然而,1765年(明和二年)意外盛行的民間“繪歷交換會”成為了浮世繪技術突破的契機。日本在江戶時代使用太陰歷,許多人為了方便均自己動手用版畫制作年歷,將月份的數字隱藏在各種圖案中,設計成既方便記憶又具有裝飾性的畫面。此種畫作被稱為“繪歷”,并被作為新年禮物饋贈親朋好友。繪歷禁止買賣,只能以交換的形式在民間流通。隨著繪歷交換風潮愈演愈烈,畫作也更加絢麗精致,多色套印工藝更加完備成熟。以鈴木春信(約1725—1770年)為主導的畫師成功地將多塊彩色版套印在一個畫面上的繪歷制作方法用于浮世繪版畫,由此敲開了浮世繪光彩斑斕的藝術大門。這在浮世繪三百余年的發展歷程中可謂里程碑式的事件。對于這一*新開發的彩色版畫,商家將其比喻為京都出產的精美錦緞,稱為“錦繪”,從此該名稱成為多色套印浮世繪的別稱,一直沿用到今天。 一、“青春畫師”鈴木春信 鈴木春信的浮世繪畫業起步于歌舞伎畫,*初的作品可見其對鳥居清信和鳥居清滿的模仿,據考證他于此時至少發表了二十幅以上的作品,《市川龜藏》(圖1)是他存世不多的早期歌舞伎畫之一。歌舞伎畫由于受到劇目上演的時間限制,有較強的時效性,也給許多年輕的無名畫師提供了嶄露頭角的機會。同時,鈴木春信在其早期作品中就表現出對古典題材的興趣,畫面上多題以和歌、歌仙詠歌和名所繪,表現出對古典文學的向往。從畫面中的具體景物細節描繪上來看,如背景的室外樹木花草以及室內拉門和屏風上的花鳥畫,還可以看出鈴木春信曾經學習過狩野派繪畫。 1765 年(明和二年),由愛好俳諧的富商發起的繪歷交換會格外流行,盛況可謂空前絕后。原先只是作為方便生活的樸素小制作,演變成相互攀比裝飾美的工藝品,并將傳統的和歌、俳句或漢詩等短文與大小月份組合在一起。版畫尺寸擴大,色彩增多,版畫的繪畫性表現不斷提高,逐漸發展成可獨立觀賞的美術品。隨著對版畫技術要求的不斷提高,俳諧愛好者們除了不斷在創意上提出新的想法和投入資金,具體的版畫制作就必須委托給專業工匠,由此導致浮世繪的畫師、雕版師和拓印師大規模介入繪歷的制作。 對繪歷交換會影響較大的兩位江戶富商是大久保甚四郎忠舒(1721—1777年)和阿倍八之丞正寬(1724—1777年),他們均愛好俳句并分別擁有俳號巨川和莎雞,得益于俳諧的交流獲得廣泛的社會關系。他們有著不俗的鑒賞力并出資訂購繪歷作為私人禮物,并對畫面設計、色彩配置等提出具體要求,主導著繪歷交換會的走向。 鈴木春信積極參與了1765 年的民間繪歷交換熱潮,尤其是對多色套印技術的開發起到了推動作用,成為主導繪歷制作技術的中心人物,由此吸引了大量俳諧愛好者的訂單。在鈴木春信的斡旋下,許多質量上好的繪歷雕版被轉讓給浮世繪出版商,挖去訂購者的署名以及月歷之后作為普通版畫再度拓印出售,用于繪歷上的多色套印技術逐漸被移植到浮世繪的制作上來。 由此可見,真正推動浮世繪版畫技術發展的是諸多愛好俳諧的富商,他們不僅斥巨資自費出版俳句集,還對刻版和拓印等裝幀制作投入諸多心力,提出許多要求和有益的建議。此外,一大批畫師、雕版師和拓印師在具體工藝上的協力探索也是發展的關鍵要素。鈴木春信也以錦繪創始者的代表性人物為歷史所銘記。此時,距菱川師宣首創浮世繪已經過去了一個世紀。 《夕立》(圖2)是鈴木春信的繪歷精品,日語“夕立”意為雷陣雨,隨風飄舞的晾曬物上的紋樣圖案被設計成“メイワ二”(即“明和二年”的假名)以及“大二三五六八十”, 由此可知這是明和二年大月的繪歷。畫面左側“伯制工”和朱印“松伯制印”即訂購者的名字,右下方則注明“畫工鈴木春信 雕工遠藤五綠 摺工湯本幸之”,這是為數不多的留下雕工和拓印工名字的畫面。 鈴木春信在繪歷交換熱潮中不僅收獲了錦繪,而且在繪畫的主題創作上掌握了“見立繪”的手法。理解見立繪的前提是觀賞者必須具備典故的常識基礎,要運用智慧看出其中隱喻的奧妙,才能品味到置換的巧妙與機智。浮世繪的美人畫從菱川師宣開始,大多表現當下婦女風俗。見立繪則以豐富的創意和多樣的題材為人們所喜愛,也為向來鐘情于古典的畫師所青睞。 鈴木春信在繪歷交換熱潮期間以“見立繪”的手法制作了以南宋禪僧畫師牧溪的“瀟湘八景”為藍本的“坐鋪八景”系列(圖3),這是他里程碑式的經典之作,集中體現了鈴木春信藝術的全部魅力。“坐鋪八景”一套八幅,鈴木春信借八景為題表現江戶女性的日常生活,并用隱喻的手法處理畫面細節,與牧溪“瀟湘八景”的題意相呼應,在標題上一一對應,并套用日本傳統和歌意蘊,以“見立”的手法描繪江戶上層市民年輕女性的日常生活情境。畫面上“巨川”的落款表明這是由巨川個人定制的非賣品,后來再版銷售時才將落款刪去(圖4)。 在這套“坐鋪八景”系列中,幾乎所有的人物圖像都可以被確認是借用自京都浮世繪畫師西川祐信的繪本,這確實反映了訂購主巨川的嗜好。巨川非常喜歡西川祐信的繪本。當時西川祐信已經去世,但在巨川的影響下,鈴木春信經常從西川祐信的繪本中借用圖像作畫,其能夠被確認的作品就有一百多幅都是來自西川祐信的繪本圖像。但這并不是惡意的行為,且得到了西川祐信愛好者們的支持,似乎是為了享受與西川祐信原作的雙重形象的邂逅。而且,通過了解原典,有時能更深入地理解畫面的內容。
浮世繪藝術:歷史與名作鑒賞 作者簡介
潘力教授 日本美術史家。哲學博士。上海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芝加哥大學訪問學者,東京藝術大學客座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主要著作:《日本美術:從現代到當代》《浮世繪》《和風藝志:從明治維新到21世紀的日本美術》《藝術巨匠:藤田嗣治》《浮世繪的故事》《現場:對話日本當代藝術名家》;譯著:《設計私語錄》([日]原研哉著)、《寫給大家的當代藝術入門》([日] 長谷川祐子著)、《日本妖怪博物館》([日] 湯本豪一著);策展:“融合的視界:亞歐經典版畫展”“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史學評論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