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垃圾能源項目中鄰避危機的法律治理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404357
- 條形碼:9787576404357 ; 978-7-5764-0435-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垃圾能源項目中鄰避危機的法律治理研究 內容簡介
本課題是2015年的教育部青年基金項目,擬展開五個層面的研究: 1.推進垃圾能源項目引發鄰避運動的背景:從環境鄰避危機產生的社會、經濟背景及公眾心理入手,結合杭州九峰垃圾能源項目、北京阿蘇衛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等多起事件,總結我國應對環境鄰避事件的路徑,強調運用法律手段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2.應對環境鄰避危機的法律現狀:目前建設垃圾焚燒廠等垃圾能源項目及其引發的環境鄰避危機,總體上涉及多項法律法規。本部分全面分析現有法律法規在解決環境鄰避危機中的適用、效果,以及未來進行重大公共項目建設專項立法的必要性。 3.中國式鄰避危機的法律治理困境分析:由于多年來偏重經濟建設項目和忽視對環境的保護,導致一旦發生環境鄰避危機,政府、企業、公眾難以就此類項目順利推進達成一致,私益與公益無法實現理性的妥協與平衡,因而陷入鄰避困境。所以,社會穩定風險評估體系就此應運而生。本研究還重點圍繞新提出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體系,將其與環境影響評價制度進行全面比較,厘清二者的關系,指出需要走出制度循環制定的怪圈,開拓新的法律治理思路。 4.國外環境鄰避危機典型案例及法律應對經驗:擬選取美國、日本等國家在垃圾能源項目建設推進過程中的典型案例進行對比分析,結合其相關法律規定對此類典型環境鄰避危機解決提供制度保障,總結其在項目替代方案選擇、公眾有效溝通的保障、政府定位、企業補償等多方面可資借鑒的法治經驗。 5.從法律有效治理角度,在立法、執法、司法三個層面提出建議。
垃圾能源項目中鄰避危機的法律治理研究 目錄
**章 對垃圾能源項目遭遇鄰避危機法律治理背景和研究現狀的分析
**節 垃圾能源項目遭遇鄰避危機法律治理的背景分析
第二節 目前學界對運用法律手段破解垃圾能源類環境鄰避沖突的研究分析
第三節 運用法律手段破解垃圾能源類環境鄰避沖突的必要性分析
第四節 運用法律手段破解垃圾能源類環境鄰避沖突的可行性分析
第二章 從垃圾能源類環境鄰避沖突視角看我國相關法律制度的實施情況
**節 從垃圾能源類環境鄰避沖突視角看我國垃圾分類與資源化回收制度的法律實施情況
第二節 從垃圾能源類環境鄰避沖突視角看我國環境信息公開制度的法律實施情況
第三節 從垃圾能源類環境鄰避沖突視角看我國環境公眾參與制度的法律實施情況
第四節 從垃圾能源類環境鄰避沖突視角看我國環境聽證制度的法律實施情況
第五節 從垃圾能源類環境鄰避沖突視角看我國環境行政應急處置方面的法律實施情況
第六節 從垃圾能源類環境鄰避沖突視角看我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法律實施情況
第七節 從垃圾能源類環境鄰避沖突視角看我國構建社會穩定風險評估體系的法律實施情況
第八節 從垃圾能源類環境鄰避沖突視角看我國環境司法裁判的法律實施情況
第九節 未來該領域進行垃圾能源公共項目建設專門立法的必要性分析
第三章 我國垃圾能源類鄰避項目推進緩慢的多重成因及困境分析
**節 基于垃圾能源項目建設標準不高等技術問題遭遇鄰避沖突的成因分析
第二節 基于垃圾能源項目實際操作程序不規范遭遇鄰避沖突的成因分析
第三節 基于垃圾能源項目利益補償不到位遭遇鄰避沖突的成因分析
第四節 基于垃圾能源類企業運營困難遭遇鄰避沖突的成因分析
第五節 我國垃圾能源類鄰避項目推進中面臨困境的經驗和教訓
第四章 系統總結域外典型國家和地區破解垃圾能源類鄰避沖突的典型案例與法律治理經驗
**節 域外運用法律手段破解垃圾能源類鄰避沖突的典型案例分析
第二節 域外運用法律手段破解垃圾焚燒類鄰避項目的法律治理經驗
第五章 優化我國垃圾能源項目鄰避危機法律治理的具體路徑
**節 加快推進我國垃圾能源項目鄰避危機法律治理的立法工作
第二節 推進我國垃圾強制分類制度實施范圍,從源頭上破解此類鄰避困境
第三節 運用市場化和稅收優惠措施實現垃圾資源的高效回收與再利用
第四節 開發新的城市旅游項目,加快垃圾焚燒類鄰避設施旅游項目建設
……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垃圾能源項目中鄰避危機的法律治理研究 節選
從理論層面來講,環境公眾參與制度主要包括:公眾環境知情權、公眾環境參與決策權、公眾環境監督權。對公民這三方面權利的細化規定,可以有效保障公眾環境參與權和相關利益的實現。從法律層面來看,我國當前有關環境公眾參與的法律制度包括:2016年和2018年兩次修正的《環境影響評價法》、2009年實施的《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2014年修訂的《環境保護法》、2015年9月實施的《環境保護公眾參與辦法》,以及2019年1月實施的《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 《環境影響評價法》是我國*早規定環境公眾參與制度的環境法律制度。該法第11條明確規定了在編制“專項規劃”時通過舉行論證會、聽證會等形式保證公眾的參與。該法作為首部規范環境公眾參與制度的法律,其進步意義是十分明顯的,但其局限性也是顯而易見的,如僅規定了“專項規劃”環節,而未涉及同樣需要規范的“建設項目”階段,同時條文規定的內容也較簡單,缺乏具體的執行方案。《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第13條拓展了《環境影響評價法》第11條規定的參與方式,增設了“調查問卷、座談會”兩類方式,以及規定了環境影響評價后的二次論證以保障公眾參與權。2014年修訂的《環境保護法》首先于第5條作出了環境公眾參與原則性的規定,然后在第五章對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進行了專章規定,其中,第56條直接規定了公眾參與。《環境保護公眾參與辦法》是對修訂后的《環境保護法》中公眾參與方式進行的具體細化規定,目的是使環境公眾參與更具有可操作性。《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以規章形式將現行環境保護法律制度中的公眾參與制度作了全面具體化的規定,其中尤為值得關注的一點是,其對環境項目規劃建設中公眾參與的時間限制作出了明確規定,即確定了環境公眾參與實效性方面的程序內容。綜合看來,我國當前有關環境公眾參與的法律規范數量并不多,且隨著相關實踐的不斷發展,法律中的不足也逐漸顯露出來。 隨著國家對于垃圾焚燒認識的深化,包括通過垃圾焚燒使堆積如山的垃圾實現減量化、借助焚燒發電實現垃圾的能源化處理,以及技術的發展使垃圾焚燒達標排放物對人體不具有毒害性等,垃圾焚燒廠建設于2006年后在浙江、廣東、江蘇等省份如雨后春筍般迅速增加。與此相伴而來的是,垃圾焚燒廠的建設并非都能順利展開,有的地區在實踐中不注重環境公眾參與機制的完善,往往會引發一系列反對垃圾焚燒廠選址、建設方面的鄰避事件,下面結合具體典型案例進行分析。 首先,以引發廣泛關注的廣州市番禺區垃圾焚燒廠選址事件為例進行分析。2009年10月,廣州市番禺區垃圾焚燒廠選址事件中數百名業主發起簽名,對垃圾焚燒廠的建設表示嚴重抗議,作為垃圾能源類鄰避沖突*有標志性的事件因媒體廣泛報道而吸引了全國的關注。該沖突主要產生于番禺區垃圾焚燒廠選址事件前期,因廣州城市的發展原已定好的垃圾焚燒廠選址就處在了距離居民較近的住宅區旁邊,因而該選址計劃引發了周邊居民的強烈反對。面對社會壓力,番禺區政府暫停了原選址計劃實施,重新重視公眾參與的落實。之后當地政府開始對原垃圾焚燒廠選址區開展民意測驗,有97.1%的受訪居民反對建垃圾焚燒廠,隨后廣州市政府緊急出臺了為后續垃圾焚燒廠選址中公眾參與提供合法性依據的政策文件。后來對垃圾焚燒廠的*終選址,廣州市通過收集民意、全民討論、座談會等方式聽取了民眾意見,并進行了相應的專門環境影響評價活動。綜合此次鄰避事件來看,正是因為前期缺少了公眾參與這一環節,使當地政府的決策不易被公眾認可,從而引發大規模因垃圾焚燒廠選址爆發的鄰避沖突。當事件發展到中后期,當地政府的“緊急立法”也是迫于社會壓力而非直接基于其法定義務,盡管將公眾參與融人項目決策與建設中后相應的鄰避沖突得到了相應化解,但是此時的公眾參與制度仍然是被動實施的。 另外一個對考查“公眾參與制度執行如何”具有研究意義的案件是“北京市六里屯垃圾焚燒廠規劃事件”。2007年1月,北京市六里屯建設垃圾焚燒廠的選址規劃環評報告書得到政府批復同意,計劃于同年3月動工建設。然而在動工伊始,項目規劃區內的眾多居民以建設項目選址不當、公眾參與不符合法律規定等,向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提出對該決策進行行政復議的請求。之后,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作出了相應的行政復議決定,認為該項目選址雖然在前期環評中的公眾參與,包括公示會、專家論證會和發放調查意見表等符合《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定程序,但是基于該項目選址的調查表發放數量有限且該地區新增居民多,該項目建設的潛在環境風險會對更多人造成影響,所以該項目選址需要擴大公眾參與,進一步展開論證審慎決策。2011年底,北京市宣布取消在六里屯建設該垃圾焚燒廠選址的決定。
垃圾能源項目中鄰避危機的法律治理研究 作者簡介
于家富,男,1977年12月生,遼寧海城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博士后流動站研究人員,曾就職于北京市政府民政系統,現任教于山東政法學院法學院,主要研究領域為環境法學、監察法學。先后于2001年、2005年獲得遼寧大學法學學士學位、法學碩士學位,2011年獲得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學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基金項目1項;主持民政部、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項目、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等省部級項目20多項。主要著作:《乾隆朝“國語”保護制度論》《行政給付的行為規范研究》等,在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多篇。
- >
唐代進士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經典常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二體千字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