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藥膳良方
-
>
先思而后語
-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科普版
-
>
痰濕一去百病消
-
>
當癌癥來敲門
-
>
男孩生長發育保健JD
-
>
貓和狗的生活哲學
兒科醫生說--爸媽這樣做孩子少生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752235
- 條形碼:9787553752235 ; 978-7-5537-5223-5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兒科醫生說--爸媽這樣做孩子少生病 本書特色
匯集崔玉濤、鮑秀蘭、羅大倫等諸位知名兒科專家,更加貼合中國家庭實際,悉心講給新手父母的育兒經……未雨綢繆,好父母勝過好醫生。防患于未然,孩子少生病,生病恢復快! 1.本書主要從多個方面入手,不管是寶寶的吃喝拉撒,還是小兒的常見疾病,抑或是情緒上的問題,都能從實踐上給出合適可行的對應方法。 2.本書有理有據,讓父母們看得明白,從容面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各種瑣碎、棘手的問題。 3.本書由知名兒科專家手把手教會你如何照顧孩子,同時也是獻給新手父母的特殊禮物。
兒科醫生說--爸媽這樣做孩子少生病 內容簡介
孩子發燒了、感冒了,怎么辦,送醫院還是在家自己觀察,尺度該如何把握?面臨孩子的問題,父母往往亂了方寸。本書集結全國各大醫院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兒科專家的育兒智慧,從各個方面入手,不管是寶寶吃喝拉撒,還是小兒常見疾病,抑或是情緒上的問題,都能從實踐上給出合適可行的對應方法,并且有理有據,讓爸媽們看得明白,能從容面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各種瑣碎卻棘手的問題。
兒科醫生說--爸媽這樣做孩子少生病 目錄
010 養寶寶新法PK老一套
012 抓住寶寶敏感期
014 寶寶三個小小青春期
016 給寶寶量量三圍
018 人的成長,離不開奶
021 餓下寶寶沒壞處
023 寶寶光光腳,增強抵抗力
025 好習慣打造寶寶金睡眠
027 寶寶記性差,想點巧辦法
029 兒童小藥“一三五七”
031 家長無需談“熟”色變
033 水做的寶寶健康
顯示全部信息
前 言
有健康相伴,才能走得更遠!
從祈福到感悟再到守望,從觀察到發現再到思考。我們試圖用質樸
的探究,用平實的文字,素描帶著我們體溫的書刊。
時光流轉,一次次時光輪回的自省,一個個回望跋涉的節點上的自
律,一點點嘗試求證中的自悟,我們在一年年風雨兼程中猶如竹子開花般
地成長。
盤點與回望,是為更快、更好地成長,也是為前行的步履更矯健!
顯示全部信息
在線試讀
養寶寶新法 PK 老一套
周忠蜀
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兒科主任、主任醫師
睡覺
搖啊搖 PK 拍呀拍
很多寶寶剛出生,常常白天不怎么愛睡,晚上要折騰到11點才睡。有些年輕媽媽
就抱起寶寶搖啊搖,寶寶就睡了。嬰兒搖籃不就是這個道理嘛。但是年長有經驗的長輩們卻不這么認為:抱抱搖搖,寶寶以后就放不下了,得拍著哄著讓他睡著。
其實,寶寶哭鬧有很多原因,尿了?餓了?困了?還是要媽媽抱了?不管什么原因,媽媽的懷抱都是讓哭鬧寶寶安靜下來的港灣,不要怕媽媽把寶寶抱“壞”,相反,媽媽就是要多抱寶寶,這是建立母子感情、讓寶寶有安全感的重要方法,會讓寶寶受益一生。
但要注意,抱著的嬰兒不能使勁晃。因為寶寶的大腦漂浮在顱腔的液墊上,猛烈搖晃會對其大腦造成損傷。
哄寶寶入睡,好別拍,以免寶寶剛入睡又被拍醒。寶寶的睡眠規律需要慢慢訓練和培養,比如寶寶即將入睡時周圍的環境別嘈雜,光線別太亮。
媽媽可以試著晚上9點就和寶寶一起躺在床上,陪他玩,然后跟他一起入睡。剛開始寶寶可能不適應,翻來覆去睡不著,“反抗”十多分鐘后他就慢慢安靜了,眼睛也就瞇起來了。這樣一個星期后,多數寶寶到晚上9點左右就能睡著了。
保暖
蠟燭包 PK 小肚兜
在寶寶出生后,一些婆婆就找來早就備好的小毯子和紅繩子,要給寶寶打“蠟燭包”:一塊方方正正的小毯子攤開鋪在寶寶身下,再給寶寶捋直雙腿并在一起,緊緊裹住,用長長的繩子綁好。她們認為,這樣寶寶睡得踏實,不容易受驚嚇。“蠟燭包”還可預防小兒羅圈腿。
其實,這樣的“蠟燭包”對寶寶是一種束縛,限制了他胸部的活動,不僅影響肺的發育,也影響呼吸。由于寶寶的四肢活動受限,更不利于其四肢骨骼、肌肉的發育。并且羅圈腿的形成與小兒佝僂病有關,并非靠打“蠟燭包”就可預防。
寶寶怕捂了,容易捂出病。如果正值炎熱的六七月份,一定要給寶寶換上薄薄的衣服。
凹乳
自己擠 PK 專業治
有些寶寶出生后,乳頭為凹陷狀態,老一輩人就會很著急,每天給寶寶擠乳頭,她們覺得如果乳頭不擠出來,寶寶長大后逢陰天下雨就會疼,并且乳頭會下陷。
抓住寶寶敏感期
林 怡
知名早教專家、育兒專家
味覺敏感期:寶寶輔食要豐富
出生后6個月到1歲以前,是寶寶的味覺敏感期。寶寶挑食是很多家長頭疼不已的事情。然而沒有寶寶是天生挑食的,多半是由家長添加輔食不當造成的。平時喂食時,寶寶會把不愛吃的東西用舌頭頂出來,家長為了寶寶能吃得更多,會換一種食物,下次也就不會做寶寶不愛吃的飯菜。這就是挑食的源頭。
6個月起,家長添加輔食時要讓寶寶嘗試各種食物,這樣能刺激寶寶舌頭上的味蕾,使之適應各種味道,從而逐漸接受不同的食物。如果添加的輔食過于單一,寶寶長大后對陌生的味道就會排斥,進而挑食。初寶寶對于味道沒有認知,吐出食物是在試探其是否安全,家長可以間歇性地嘗試給予各種食物,而不是就此放棄。
語言敏感期:家長說話做榜樣從出生到6歲,寶寶都處于語言敏感期,能吸收各種語言信息。寶寶會注視家長說話的嘴形,聽到發音后,開始牙牙學語。
起初的咿呀是無意義的,慢慢地懂得語言對應的實際含義,能說出一些字詞,逐漸獨立成句,在多次嘗試與人交流后,逐步有了齊備的語言能力。
一些工作忙碌的父母,會讓寶寶看電視、玩iPad或者使用一些早教機,認為這樣寶寶可以從中學到知識。然而相對于現實生活中豐富的語言環境,這些電子產品只是一種單項的語言輸出,長期沉迷于此,寶寶有可能會出現“假性自閉”,害怕與外界接觸,或者因缺乏交往技巧,難以融入小伙伴的圈子。
在此階段,家長的引導很重要。嬰兒時期,父母與寶寶相處時,應該多用語言描述正在進行的事情及自己的心情,講給他聽,這樣會刺激寶寶對語言的認知,加快學習速度。等寶寶學會表達后,則鼓勵他多接觸外界,比如和幼兒園的小朋友、老師交流。把寶寶置身在真實的社交環境中,才能開發出靈活的語言運用能力。
細微事物敏感期:游戲制造小變化7~8個月起,寶寶開始注意周圍的微小事物。一根頭發或一張小紙片都會讓他玩耍老半天。有的家長會趕緊從寶寶手中奪走,擔心被誤吞造成危險。其實利用寶寶對細微事物的敏感,父母可以開發一些互動的游戲,這是培養寶寶觀察力的好時機。在家中,讓寶寶閉上眼睛,母親戴上帽子或圍巾,寶寶睜眼后鼓勵他找出媽媽的變化。或將白紙剪成相同形狀,畫上多個不同顏色的小點,讓寶寶“來找茬”。在戶外時則可就地取材,找一些樹葉或石子,讓寶寶“找不同”。從這種探索過程中,寶寶可以獲得很強的成就感,還挖掘了他的觀察潛能。
寶寶4歲半左右會進入兒童婚姻敏感期。這段時間,寶寶對懷孕阿姨的肚子特感興趣,或經常說起要和誰結婚。家長面對這些問題,不要覺得尷尬或者進行打壓,應該順著寶寶的話往下說,比如當寶寶要求和爸爸結婚時,可以說:“爸爸已經和媽媽結婚了,等寶寶長大了要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嬰幼兒各個敏感時期,是父母育兒的好時機,要留心觀察和認真對待。
兒科醫生說--爸媽這樣做孩子少生病 節選
寶寶*容易積食 寶寶特別容易積食,這是寶寶的特點。 現在絕大多數寶寶的脾胃太弱,家人給他吃 了過多好吃的,容易堆積在胃腸里面了。比 如奶油蛋糕,很多都是反式脂肪做的,如果 大量吃下去,很容易生病。總有家長對我 說,昨天孩子開生日晚會,然后剩下的一半 蛋糕孩子都給吃了,然后今天就開始哮 喘了。什么是積食呢?寶寶對某些特定的食物 突然攝入過多,超過了脾胃的運化能力,結 果導致脾胃功能減弱,這就是積食。寶寶看 到喜歡吃的東西,就會吃,此時需要家長阻 攔。可是,有的父母覺得愛孩子,就是要把 他*喜歡吃的東西提供給他們,讓孩子吃個 夠,結果反而傷害了孩子。 我舉個例子來形容積食。比如我們把電 腦里面的文件同時打開,讓一千多個程序同 時運轉時,電腦就會死機,這種死機就和積 食一樣。每天吃多樣、適量的食物沒有問 題;但吃同一種東西,且吃得非常多的時 候,超出了胃腸的運化能力,就導致胃腸的 “死機”了。 勤觀察,早發現 積食是能被早期發現的,從寶寶有沒有 胃口就可看出端倪。有的寶寶一點東西都不 想吃,沒有胃口,這往往是食物積在胃部, 胃不能受納了。不過,有的寶寶特別能吃, 可就是很瘦,這也是積食,積在脾了,脾無 力運化,身體吸收不到營養,于是發出求助 信息,需要吃更多的東西,寶寶吃得越多, 脾越無力運化,*后就都瀉出去了。 積食還有哪些表現呢?積食的寶寶舌苔 中間會開始變厚,有的是全部變厚,有的只 是在舌體中間出現一個硬幣一樣的變厚的 圓圈。寶寶的嘴里開始有異味了,這就是胃氣不降導致的口中異味,有的寶寶還會噯氣, 反出酸腐的味道,嚴重的還會嘔吐。這就是 有積食了。 有的寶寶大便特別臭,有酸腐的味道, 古人形容“臭如敗卵”,這也是積食癥狀 之一。絕大多數寶寶,此時不想吃東西,不想 喝奶,很容易煩躁啼哭,晚上睡覺不安穩。 如果寶寶會形容自己的身體情況,會說 自己脘腹脹滿。 有形積食和無形積食要分別對待 積食可以分成有形積食和無形積食。有 形積食是剛吃進去的食物還停留在胃里,遇 到外邪就易引發急癥。比如寶寶奶油蛋糕吃 多了,第二天就發熱感冒,這就是積食誘 發的。不過,也有家長問了,寶寶每頓飯只喝 粥,別的不吃,為何還積食?其實,這是無 形的積食。這時,胃腸里殘留食物不多, 或積滯的食物早就不在了,但寶寶的脾胃 功能還是不太正常。不及時調理,會逐漸 變成“疳積(飲食不當導致嚴重營養吸收 障礙)”。 對于有形的積食,我們可以找中醫調 理。不嚴重的,也可以自己用焦三仙各6 克、炒雞內金6克,熬水給寶寶喝。焦三仙 是焦山楂、焦麥芽、焦神曲,其中焦山楂是 去肉食之積的,焦麥芽和神曲是清谷面之積 的。炒雞內金有化瘀消積的作用,對于促進 脾胃功能很有好處。取焦三仙各6克,熬水 喝,一般服用兩三次寶寶的積食就會清除, 可能身體就健康了。 如果寶寶的積食已經比較重,要進入無 形之積的程度了,就要找醫生治療了,一般 需要在消食導滯的基礎上,加入一些滋補脾 胃的藥物,這樣才能幫助寶寶恢復健康。
兒科醫生說--爸媽這樣做孩子少生病 作者簡介
健康時報是由人民日報社主辦的健康專業類報紙,是目前國內醫藥衛生健康類媒體中公信力較高、受眾量較大、影響力較強、覆蓋面較廣的全媒體品牌之一。健康時報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全國12004報家報刊中評定的“中國百強報刊”,是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工委授予的“中直機關文明單位”,是中國郵政評定的中國發行50 強報紙和全國發行暢銷報刊,是連續14 年全國“兩會”指定的上會報紙。健康時報創刊18年來先后獲得中宣部、中直機關工委、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衛計委、國家藥監總局等單位頒發的各類獎項近百次。
- >
山海經
- >
推拿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