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23542
- 條形碼:9787100023542 ; 978-7-100-02354-2
- 裝幀:6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本書特色
李斯特是德國工業資產階級的思想家,資產階級經濟學中歷史學派的先驅者之一。在本書中,他發揮了關于國家體系經濟學的學說,論證了實行關稅保護以發展德國工業資本的必要。
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內容簡介
本書包括四個部分——歷史、理論、學派和國家經濟政策。所有這一些都是在1844年以前寫的,尤其是其中第四部分所說的一些政治情況與商業政策,大部分現已不復存在。當時英國所施行的谷物法、航海條例及一般保護稅制還沒有取消,德國工業還處于幼稚狀態,德國各聯邦的關稅也比較輕微,英國仍然能夠供應它們所需工業品的大部分。
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目錄
英譯者序
著者自序節錄
**編 歷史
**章 意大利人
第二章 漢撒商人
第三章 荷蘭人
第四章 英國人
第五章 西班牙人與葡萄牙人
第六章 法國人
第七章 德國人
第八章 俄國人
第九章 美國人
第十章 歷史的教訓
第二編 理論
第十一章 國家經濟學與世界主義經濟學
第十二章 生產力理論與價值理論
第十三章 國家商業動作的劃分與國家生產力的聯合
第十四章 私人經濟與國家經濟
第十五章 民族精神與國家經濟
第十六章 人民經濟與國家財政經濟,政治經濟與國家經濟
第十七章 工業與國家的個人、社會及政治生產力
第十八章 工業與國家的自然生產力
第十九章 工業與國家的工具力(物質資本)
第二十章 工業與農業利益
第二十一章 工業與商業
第二十二章 工業與海運事業、海軍力及殖民地開拓
第二十三章 工業與流通工具
第二十四章 工業與事業的穩定及存續原則
第二十五章 工業與生產及消費誘因
第二十六章 關稅是建立與保護國內工業的主要手段
第二十七章 關稅制度與流行學派
第三編 學派
第二十八章 意大利的國家經濟學派
第二十九章 工業主義(流行學派誤稱“重商主義”)
第三十章 重農主義或農業主義
第三十一章 交換價值理論(流行學派誤稱“工業主義”)——亞當??斯密
第三十二章 交換價值理論(續)——薩伊和他的學派
第四編 政策
第三十三章 英國優勢地位與大陸國家——法國和美國
第三十四章 英國優勢地位與德國商業同盟
第三十五章 歐洲大陸的商業政策
第三十六章 德國關稅同盟的商業政策
英譯本附錄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附錄四
譯名對照表
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節選
這些都是以無可否認的證據為依據、經歷史證實了的結果。面對著這樣的事實結果,亞當??斯密對于航海條例竟會作出那樣歪曲的評價,這只能是由于那個原則,關于這個原則,我們在另一章里談到這位鼎鼎大名的作家對商業限制所作出的錯誤結論時將有所分析。無限制自由貿易是這位先生*得意的見解,而這些事實卻是與他的論點相鑿枘的。因此他必須設法排除可能由航海條例效果中引證來的那些對于他的原則的異議,他排除異議的方法是把這些效果劃分為政治的與經濟的兩種目的。他說航海條例在政治上雖然是必要的,而且是有利的,但在經濟上是不利的、有害的。不論就事理或就實際經驗來說,作出這樣的區別其根據都是十分缺乏的,這一點我們將在以下的討論中予以充分揭露! ∷_伊對于美國的經歷或者了解得多一些,但是也犯了同樣的毛病,凡是遇到自由貿易與保護貿易原則上互有抵觸時,他在這方面的表現比他的前輩還更進一步。他計算了一下法國政府在漁業津貼上對于一個海員的負擔,從而說明這類津貼是如何地虛糜無益。 航海限制這個問題,對擁護無限制自由貿易主張者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絆腳石;他們這些人,尤其是如果他們同時也是海口城市商業社會中的成員時,就只想悄悄地繞過這個絆腳石! ∈虑榈恼嫦嗍沁@樣的。對航海的限制與對其他任何種事業的限制無異,是在同一個規律支配之下的。任何國家當處于初期文化階段,它的農業與工業還沒有獲得發展時,對于外人經營的航海業與運輸業的自由總是覺得有用的和值得歡迎的。這些國家,由于缺乏資本,缺乏海員人材,情愿把海運事業與國外貿易讓別的國家來經營。但是過了些時,它們的生產力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已經學會了造船與航海技術,那時它們就要想從事于發展自己的國外貿易,用自己的船來運貨,使自己成為一個海軍強國。它們自己的商船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以后,就會感到已經能夠逐去外人,大可以用自己的船向*遼遠的地區經營商業。于是時機成熟了,到了這個時候,一個國家借助于航海條例,就可以把那些在財力上、經驗上、力量上都勝過一籌的外國人順利地排擠出去,不讓他們分享在那類業務上的利潤。然后再進一步,當海運業務與制海權達到了*高度發展時,毫無疑問,一個新時代將開始。普里斯特利博士說:“這樣的時候也許會到來,那時取消這個條例,與當初制訂這個條例,可能是同樣合機宜的。”①當他說這句話時,在他心目中的就是上述*后的一個發展階段。 一個國家,借助于建立在權利平等基礎上的航海條約,可以獲得確定的有利條件以對付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使它不能專為它自己利益著想采行航海限制政策;另一方面,由此可以防止它自己的航業人員趨于懈怠,鼓勵他們在造船與航海技術上與別的國家齊步前進。威尼斯在爭取霸權時,固然大大地倚仗了它的航海限制政策;但是等到已經在工商業上、海運事業上取得了優勢地位以后,仍然抓著這個政策不放,這就是一個失策。因為這樣就使它在造船、航海以及海員技能各方面,在競賽中落在別的濱海國家與商業國家的后面,而那些國家卻在步著它的后塵不斷前進。英國就不蹈這個覆轍,英國的政策使它的海軍力量有了增進,然后靠了海軍力量使它的工商業力量有了擴大,而這一點反過來又助成了它海軍勢力的繼續增長,殖民地的繼續開拓。亞當??斯密當他認為航海條例對英國商業并不有利時,卻承認這個條例無論如何是增進了英國的力量的。而力量比財富是更加重要的。事實的確是這樣。力量的確比財富更加重要。為什么呢?只是因為國家力量是一種動力,新的生產資源可以由此獲得開發,因為生產力是樹之本,可以由此產生財富的果實,因為結果子的樹比果實本身價值更大。力量比財富更加重要,因為力量的反面——軟弱無能——足以使我們喪失所有的一切,不但使我們既得的財富難以保持,就是我們的生產力量,我們的文化,我們的自由,還不僅是這些,甚至我們國家的獨立自主,都會落到在力量上勝過我們的那些國家的手里;這種情況在歷史上已經有了充分證明,意大利共和國、漢撒同盟、比利時、荷蘭、西班牙、葡萄牙都是前車之鑒! 〉莵啴??斯密對于政治力量、生產力量與財富之間的交互作用與反作用這個規律視若無睹,卻敢貿然斷言,從商業觀點來看,麥修恩條約與航海條例對英國并無好處;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們已經說明英國如何利用它所執行的政策獲得了力量,如何基于政治力量進而獲得生產力量,又如何由生產力而獲得財富,F在讓我們再進一步看一看,這個政策如何使它力量之上更添上了力量,生產力之上更添上了生產力!
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作者簡介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德國工業資產階級的思想家,資產階級經濟學中歷史學派的先驅者之一。1841年,李斯特曾被委任為《萊茵報》主編,由于健康原因未能成行(不久后馬克思擔任了這一職務)。其主要著作有《美國政治經濟學大綱》(1827)、《政治經濟學的自然體系》(1837)、《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
- >
唐代進士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經典常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朝聞道
- >
姑媽的寶刀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