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大檢察官法治課2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226496
- 條形碼:9787510226496 ; 978-7-5102-2649-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檢察官法治課2 內容簡介
《大檢察官法治課2》收錄的26篇講課稿內容翔實,案例豐富,精彩紛呈,字里行間跳動著法治的音符,彰顯著法治的精神,閃耀著法治的光芒,生動展現了各位大檢察官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加強未成年人法治宣傳教育的立體圖景。希望《大檢察官法治課2》的出版,能進一步帶動提升檢察官法治副校長工作質效,推動青少年法治教育深入開展,與家庭、學校、社會、政府共同培育一批又一批知法、學法、懂法、守法的新時代小公民。
大檢察官法治課2 目錄
民法典中的未成年人權益保護
在法治陽光普照下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小公民
以法護航以法為度走好未來人生路
“小憲法”擔負大使命為“少年的你”撐起法律保護傘
學好民法典做新時代新青年
更好地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未”你而來用法律守護青春芳華
今天,我們來談談法律
檢察機關的歷史淵源與職責使命
增強法治觀念提升法律本領爭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陽光少年
給金陵中學同學們的一封信
釋法以實案,明法始少年
……
大檢察官法治課2 節選
《大檢察官法治課2》: 三、近年來北京市未成年人犯罪及權益遭受侵害態勢 從司法實踐看,涉及未成年人的犯罪包括兩類,一類是未成年人實施的犯罪行為,另一類是針對未成年人實施的犯罪行為。 (一)北京市未成年人犯罪態勢及特點 近年來,北京市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數呈逐年下降趨勢。2020年全市檢察機關受理的未成年人犯罪審查起訴案件185件237人,同比分別下降45.27%和43.17%。但由于我國分級處遇機制尚不完善,大部分有嚴重不良行為,甚至違法、較輕犯罪行為的未成年人很難得到有效教育矯治,有可能走向犯罪的風險不小。為此,刑法修正案(十一)規定了“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從犯罪特點來看,未成年人犯罪“三高”特征明顯。即男性犯罪比例高;相對刑事責任年齡段犯罪比例高,絕大部分未成年罪犯處于16-18歲之間;低文化水平的未成年人犯罪比例較高。近幾年未成年人犯罪低齡化和網絡化的特征逐步顯現,犯罪方式不斷升級,流動作案、結伙作案和利用科學技術作案增多,日趨成人化、智能化,涉互聯網犯罪日益增多。 從犯罪活動規律來看,多是由逃學曠課、夜不歸宿、不遵守校紀校規、不良交友、打架斗毆等不良行為發展到違法犯罪,反映出未成年人從小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正確交友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與有效預防犯罪緊密關聯。比如,有不良行為傾向的中學生趙某意圖在區屬中學充當“老大”,通過手機QQ建立“奇家軍”聊天群結交未成年學生,并糾集多人在多所學校內外,采取語言威脅、毆打等手段,向40余名初中學生索取“保護費”人民幣3000余元。后趙某被人民法院以尋釁滋事罪判處有期徒刑6年,其小團伙成員也分別被判處10個月至兩年的有期徒刑,橫行校園的未成年人犯罪受到了法律的應有制裁。(二)北京市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態勢及特點北京市涉未案件中,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上升趨勢,且明顯高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以2020年為例,北京市成年人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為290件,是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1.6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為多見的是性侵類案件,占案件總數的一半以上(53.20/0),主要罪名涉及猥褻兒童罪、強奸罪、強制猥褻罪,有的區辦理的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性侵案件占比達到60%多。在性侵案件中,熟人作案的比例高于陌生人,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是鄰居、親戚、朋友、師生等關系。《北京日報》報道:據海淀法院統計,2015年至2019年審理的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占被害人是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比例為45%-70%,而熟人作案比例高達69%-91%,這種情況往往*難被發現。比如李某猥褻兒童案,李某系某培訓機構老師,上課中(13名學生)利用學生到講臺回答問題、途經教室過道監控視頻盲區之機,多次摟抱學生身體、隔著裙子觸摸學生隱秘部位,對學生實施猥褻行為。 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不僅嚴重損害身體健康,還可能造成精神抑郁、自閉、焦慮等,留下終身的心理創傷。讓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免于遭受性侵害,一直是社會長期關注的問題。*高人民檢察院提出“一號檢察建議”,劍指教職員工性侵害學生犯罪,要求將這項工作“沒完沒了抓下去”。減少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案件,僅靠司法機關打擊犯罪遠遠不夠,需要“懲治”“防范”兩手抓兩手硬。對于學校來說,要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46條規定,對未成年人開設適合其年齡的性教育課程,幫助學生養成性健康認知,提高未成年人防范性侵害、性騷擾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這也是這次法律修訂的亮點之一。要制定完善相關預防、處置性侵案件的機制,包括教職員工的人職審核、定期培訓,加強對教職員工的心理健康測評及師德師風考評,并對案件高發場所,如雜物間、空教室、廁所等隱蔽場所加強監管,防止教職員工性侵學生案件的發生。對于未成年學生來說,要增強防性侵意識,比如說,正確與異性交往,不瀏覽黃色網站,不出入酒吧、KTV等娛樂場所,和陌生人保持安全距離等。萬一不幸遭受侵害要及時求助,北京市檢察機關求助電話12309,會有專門從事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檢察官負責法律咨詢及指導;同時要有固定保存證據的意識,善于運用法律武器斬斷伸向未成年人的“咸豬手”。 侵犯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校園欺凌類案件日益增多的現象應當引起我們高度重視。校園欺凌,與同學之間的玩鬧不同,故意用肢體或語言傷害其他同學就是校園欺凌,包括拳打腳踢、起外號侮辱、孤立排擠、收保護費、強扒衣服、網上散播謠言等。例如:北京某職業學院一名女生因為心情不好,就伙同另外四人在學校女生宿舍樓內,隨便找了兩個女生,對她們毆打、辱罵、脫光衣服、拍攝毆打視頻等,造成兩人輕微傷,其中一人精神抑郁,無法正常生活、學習。五人行為因構成尋釁滋事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 ……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姑媽的寶刀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與地壇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