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曦園拾零:在史學與文學之間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76553
- 條形碼:9787208176553 ; 978-7-208-17655-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曦園拾零:在史學與文學之間 本書特色
★32開精裝,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西方史學史大家、復旦大學張廣智教授,復旦曦園拾零50載,三十余篇文章,修訂重校結集。
★從中西史學交流,到西方史學經典命題,兼收散文隨筆。
★曦園是復旦大學歷史系的園區,張廣智本科畢業于復旦大學后,繼續在復旦于耿淡如門下攻讀研究生,是新中國首位外國史學史專業的研究生。作為當今西方史學史資歷的學者之一,張廣智編著過多部史學史教科書,并常年任教復旦直至退休,與諸多學界從習從業者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1950年代末,作者入讀復旦大學歷史系,本科畢業后,又成為新中國*批西方史學史專業的研究生,師從我國世界史學科代學者耿淡如。80年代起,張廣智接過業師衣缽,在復旦大學開始教授西方史學史課程,直至退休。彈指一揮間,西方史學史的學生已從復旦曦園走向全國,為這門課程寫作的教材也一再重印。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分別側重中西方史學交流(尤重近現代中國史學受西方史學的影響)、西方史學經典命題,以及故人舊地有關的小品散文。
文章長短錯落,文字簡單幽默,飽含細節。其中學術文章注重脈絡與概念,散文隨筆則溫馨親切,可讀性強,適宜各層級讀者閱讀。
曦園拾零:在史學與文學之間 內容簡介
本書是張廣智教授的*新文集,選錄了36篇近些年來發表的文章。
全書以“往來不窮”“史海語絲”與“牧野之光”為題分為三個部分,分別論及中外史學交流,西方古代史與史學史,以及受到牧野之光照耀的文化隨筆。所選史學文章注重概覽、通識與趣味,小品散文則親切生動,飽含人生閱歷。這些文章的內容與題材不拘一格,作者作為深耕史學史的學界前輩,借此徜徉在史學與文學之間,借跨學科之勢嘗試“破圈”與“跨界”。
曦園拾零:在史學與文學之間 目錄
前 言
**輯 往來不窮
尋取“金羊毛”
中國史家,當與世界“往來不窮”——寫在《近代以來中外史學交流史》問世之際
中外史學交流的脈絡
中外史學交流漫議
再談20世紀中外史學交流史
域外史學在20世紀前期的中國回響
1938年:中西史學交流史之一頁
中國埃及學:19世紀西方史學的東方回應
珠輝散去歸平淡——蘇聯史學輸入中國及其現代回響
西方史學史學科在中國的歷史進程述要
第二輯 史海語絲
漫步在古典世界
古代西方歷史理論三題
略說古希臘的城邦文明
試析古希臘人的“思想自由”說
中世紀時期的阿拉伯史學
西歐社會從中古向近代轉型的基礎
馬基雅維里:作為歷史學家的貢獻
馬克思主義史學的誕生
簡論“二戰”后西方史學的重新定向
影視史學:歷史學的新領域
再說20世紀西方史學發展之大勢
西方史學研究的開拓與創新 ——寫在《西方史學通史》出版之際
第三輯 牧野之光
牧野之光
浣花溪畔
相城的美 “煤都”的麗
邂逅郭老
重訪珞珈
美食家逯公
九如巷追憶
“人老精神不敗”
我與《史學理論研究》的情緣
我與《歷史教學問題》的情緣
我與《江海學刊》的情緣
我與復旦附中的情緣
玫瑰花啊紫羅蘭,你在哪里?
附 錄 八十自敘
后 記
曦園拾零:在史學與文學之間 節選
曦園拾零:在史學與文學之間 作者簡介
張廣智,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市作家協會會員。習史從教5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為西方史學史與史學理論。2018年獲上海市世界史學會“終身學術成就獎”。落墨在史學與文學之間。史學方面,主要專著有《克麗奧之路》《超越時空的對話》等,并主編《西方史學史》《近代以來中外史學交流史》等多部學術作品;文學方面,著有《瀛寰回眸》《徜徉在史學與文學之間》等散文隨筆數種。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莉莉和章魚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