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浙江歷史人文兒童讀本:繁盛的經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722966
- 條形碼:9787559722966 ; 978-7-5597-2296-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浙江歷史人文兒童讀本:繁盛的經濟 本書特色
浙江文化具有豐富的表達形式、鮮活的思維層次、完整的邏輯結構,是具體而微的中國文化。浙江優秀的歷史文化傳統豐厚精深、魅力無窮,是浙江人深以為傲的文化資本,是取之不竭的文化寶庫。本書描述了浙江自古及今的經濟發展歷程以及所取得的成果。
浙江歷史人文兒童讀本:繁盛的經濟 內容簡介
本書從關系國計民生*重要的農業、工業、商業以及城市的發展來描述了浙江自古及今的經濟發展歷程以及所取得的成果,選取浙江經濟史上有鮮明特色、重大意義、突出影響、重要成就的人、事、物。書中將以清麗簡明、深入淺出、短小精悍、雅俗共賞的文字和輕松有趣的配圖,讓孩子們從小接受“義利雙行”的商業倫理觀念的熏陶,熔鑄“浙江精神”的內核,從而激發他們的文化自豪感,增強歷史責任感,培養“文化的根”。
浙江歷史人文兒童讀本:繁盛的經濟 目錄
越人好苧衣
永嘉的“八輩蠶”
巧奪天工的越綾
蘇湖熟,天下足
地力常新壯
*早的農業連環畫《耕織圖》
收完水稻種小麥
韓彥直為溫州柑橘著書立說
大和尚贊寧和他的《筍譜》
陳仁玉和臺州菌菇
陳詠為花草編撰百科全書
龍井茶
養魚吃蟹
紹興老酒
山陰城:浙江城市的*初形制
錢唐城:杭州的崛起
李泌:杭州的打井人
南宋臨安城市格局
草市及專門市場
瓦子
范蠡的經濟思想和商業實踐
京杭運河和古代杭州商貿的發展
浙江歷史上的鹽業經濟
范仲淹的救荒之政
南宋臨安繁茂的商業世界
水心先生的“通商惠工”
兩宋時期浙江的市舶司
“海上絲綢之路”和浙江的海外貿易
浙江歷史上的貿易港匚
明代浙江的恤商之政
明清杭嘉湖地區早期手工業的發展
龍游商幫和浙西南崛起
寧波商幫的成長和鼎盛
紅頂商人胡雪巖的傳奇經歷
浙江歷史人文兒童讀本:繁盛的經濟 節選
冰河時代,地球很冷,人們只能跟著一群親戚,扶老攜幼,到處尋找食物。他們采野果、擼草籽、捕魚、獵獸,想盡一切辦法填飽肚子,我們把這些人所處的時代稱為舊石器時代。 距今一萬年左右,氣候變得溫暖起來,冰川消退,萬物復蘇,人類進入了新石器時代。人們尋找水土豐美的地方定居下來,開荒種地,飼養家畜,成了地球上*早的農夫。想當農夫,*要緊的事,就是要把當地的某種草籽植物馴化成糧食作物。水果、芋頭等東西都容易腐爛,放不長久,只有谷物不僅營養好,而且曬干后貯藏幾年都不會壞。有了谷物當糧食,人們就能在定居點安全過冬,過上真正的定居生活了。 “上山人”是浙江*早的農夫,他們生活在錢塘江中上游的河谷、丘陵地區,考古工作者已在這一帶發現了他們留下的十多處遺址,這些遺址距離現在都有近萬年的時間。因為*早發現的一處遺址位于浦江縣黃宅鎮上山村,所以這些遺存就被命名為“上山文化”。 野生稻曾是浙江長生的茂盛野草,舊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人采摘稻穗食用了,所以上山人定居下來后,就開始馴化和種植水稻。考古工作者在上山人燒制的陶器中發現了很多已經炭化的稻殼和秕谷,通過這些谷殼的形狀,鑒定出有些是野生稻,有些是栽培稻,說明上山人一邊試著種稻,一邊采集野生稻的稻谷作為糧食的補充。但野生稻的稻谷很難采集,因為它們的谷粒不是一起成熟的,而且成熟一粒掉一粒。不像栽培稻,整片田的稻穗一起成熟,而且谷粒成熟了也不掉落,人們收割回來后,要借助于稻桶之類的工具才能把谷粒打下來。因此,栽培稻除了會被蟲子、鳥獸吃掉一些外,幾乎所有的稻谷都能收獲入倉。當然,栽培稻的這些優點也不是一下子就有的,而是一代代種稻人辛苦選育的結果。作為浙江*早的種稻人,上山人辛苦一場,收獲卻少得可憐,因為剛從野生稻馴化過來的栽培稻還帶有很多野生稻的性狀,米粒小,秕谷多,還容易掉粒,因此產量很低。 其實,浙江先民善于種稻的事,在20世紀70年代就已被大家熟知。1973年,余姚一個叫河姆渡的小村莊在建造排澇站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個深埋地下三四米、距今六七千年的村落遺址。當打開地層的時候,考古工作者看到了成片的金燦燦的稻谷,就像剛從農田里收割回來的一樣,可惜一接觸空氣,它們瞬間就變成了一顆顆黑炭。幸好,當時在場的攝影師手夠快,拍下了那個瞬間的照片,F在想要重溫這個震驚世界的場景,只能到考古圖冊里去找了。河姆渡遺址至今仍是世界上出土稻谷遺存*多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它的發現還在世界上引發了一股稻米尋根熱,其中有一個名叫渡部忠世的日本人,從日本出發,一直追溯到中國的云南,寫了一本有關稻作傳播的經典之作《稻米之路》。 只是當時大家絕對沒想到,浙江人種稻的歷史居然可以追溯到近萬年前的上山文化,浙江竟然是世界上已知*早出現農夫的地方。P1-3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