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懷念狼》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527339
- 條形碼:9787569527339 ; 978-7-5695-2733-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懷念狼》研究 本書特色
賈平凹歷來是陜軍東征的一面旗幟,更是中國當代首屈一指、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學大師,他用作品撐起了中國新文學的一片天空。數十年間,中國當代學術界和評論界對其研究層出不窮,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賈平凹研究資料匯編”叢書便是對這諸多成果系統而完備的一次總結。希望通過這項工作,能為廣大賈平凹研究者提供手的權威研究資料,從而提高中國當代知名作家專人專題研究的現有水平,并為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提供具有文學史意義的參考。
《懷念狼》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三部分: 自述與對話、文本分析、綜合比較。主要內容包括: 《懷念狼》后記 ; 《懷念狼》是寫得*好的一部作品 ; 賈平凹訪談錄 —— 關于《懷念狼》 ; 《懷念狼》一鳴驚人賈平凹坦露心扉 ; 想把小說寫得更純粹等。
《懷念狼》研究 目錄
自述與對話
002 《懷念狼》后記/賈平凹
005 《懷念狼》是寫得*好的一部作品/賈平凹 胡殷紅
012 賈平凹訪談錄
——??關于《懷念狼》/賈平凹 廖增湖
016 《懷念狼》一鳴驚人 賈平凹坦露心扉/賈平凹 魯 風
018 想把小說寫得更純粹/賈平凹 張 英
文本分析
026 他“披著狼皮”寫作
——從《懷念狼》看賈平凹的“轉向”/陳曉明
048 長篇小說筆記之五·賈平凹《懷念狼》/雷 達
053 新漢語文學的嘗試
——《懷念狼》閱讀斷想/丁 帆
059 以實寫虛 體無思有
——《懷念狼》解讀/韓魯華
067 靈與肉的交響
——《懷念狼》簡論/段建軍
073 一個新人類的典型
——評《懷念狼》中的爛頭形象/段建軍
079 《懷念狼》與魔幻性/薛 琳
091 論《懷念狼》三段論手法的審美意蘊/趙德利 孫新峰
101 論《懷念狼》對商州民間傳說的采借和創化/孫新峰
113 無敵之陣里的新故事
——論賈平凹的《懷念狼》/張曉琴
119 思入生命與文明的*深處
——《懷念狼》的三重隱喻/李榮博
128 與狼俱生
——《懷念狼》的生存意識探討/胡昌平 安曉平
132 重尋文學的根
——談賈平凹長篇新作《懷念狼》/王 軍 喬世華
綜合比較
138 論生態文學視野中的狼文化現象/吳秀明 陳力君
152 穿越國界和人獸的狼文化寫作
——以《曠野的呼喚》《斷頭臺》和《懷念狼》為個案的比較分析/吳秀明 張 莉
166 生態的困境
——電影《可可西里》與小說《懷念狼》敘事視角的比較/黃亞清
173??附錄:研究總目
《懷念狼》研究 節選
消逝的生活方式的挽歌 雷 達 我剛讀完《懷念狼》,不知是我由無知生出了無畏——“精溝子攆狼——膽子大過火”,還是別的原因,我并不覺得此書憑空而起,如有人形容的那樣難以言說。我也不認為,寫《懷念狼》的賈平凹與過去的賈平凹已判若兩人,或賈氏又完成了一次脫胎換骨之幻化,如人變狼或狼變人之類徹底改頭換面了。當然,必須承認,從題材的選取、思路的轉換、意境的獨特、人物的怪誕、情事的奇異以至文字的運用上,《懷念狼》都達到了一種新的境界。 總的說來,《懷念狠》文筆灑脫,渾樸,流利,傳神,沒有疙里疙瘩、枝枝蔓蔓,它的審美形式與商州的窮山惡水妙合無間,遂產生了一種奇異的、蕭森的、蒼涼的美感。它起筆**句:“這仍是商州的故事。”接著,一個倒裝句:“是狼,我說,重新激起了我對商州的熱情,對生活的熱情,于是,新的故事就這樣在不經意中發生了。”調子找得很準,一下子找到了自己。沒有這一句,也不可能有這一部書。它的敘述節奏中有意羼入中國古典小說動作化、肖像化、白描化的手法,于是營造出古典小說特有的那種斬截有力的語感,頗能抓人,尤其是前半部(后半部老是人變狼、狼變人的,陷入交代,還是編得圓,語言變得啰嗦起來)。還有,*重要的是,賈平凹把狼這個久違了的、令人心悸膽寒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意象重新引進了小說。狼的闖入,把一種獰厲得讓人頭皮發麻的恐怖性美感引入過于平靜的文學審美圈,讓人一怔。小說開頭關于“狼禍”的描寫是罕見的奇幻文字,真是聞所未聞,恐怖至極。如萬頭惡狼前仆后繼攻陷城池的描寫,如寫一婦人得知丈夫被狼吃掉的確切慘況后,“婦人喉嚨里咕嚕嚕一陣響,一股黑血噴口而出,女兒看見空中一個紅的蝴蝶在飛,蝴蝶落在了寺廟的石頭墻上”,只一瞬間,這婦人的眼睛全然變成了白眼睛,等等,就帶上了幾分鬼氣。賈平凹畢竟聰明絕頂,他知道在今天起用狼的價值,至少讓大都市里正在盡情地尋歡作樂的男女們打一個激靈,嚇一身冷汗,喃喃道:啊狼,太可怕了,要是狼來了可怎么辦?啊狼,太可愛了,要是我像狼一樣酷和冷硬該有多帥啊。總之,僅就文本的表層意趣來說,這部小說能給讀者帶來一種刺激: 既懼怕又迎受、既排斥又親近的,有點近乎恐怖片的刺激性。 關于此書的旨意,也許國外的某些作品,如黑塞的《荒原狼》之類對賈平凹有過一小點間接影響和啟迪。那本書里也寫到一種性極殘忍、嗥聲凄厲的狼,但基本不實寫狼,只是以此作比,喻示主要人物的心性由人性和狼性以及其他種種獸性構成。還有一些寫人與獸的故事,從杰克倫敦的到艾托瑪托夫的,或許也會影響作者,但從根本上看,《懷念狼》的思想脈絡,其實是賈平凹整個20世紀90年代思想矛盾和精神沖突的一個繼續,它的主題與《廢都》《白夜》《土門》《高老莊》們并無太大區別,只不過背景從城里、郊區、農村又挪向了山野,只不過具體對象和表現重點有所不同罷了。 當然,《懷念狼》還是新鮮的,創新方面也有所發展。我是主張切莫將《懷念狼》生硬地拴在狹隘的生態環境保護的主題上,一定要注意,它并非為了服務于環保的直接功利目的。這只是一條線索,目的還是要掘開對人性的思考,對現代人精神危機的思考,以及對人的命運、前景、歸宿的憂思。但我們又不能不承認,人與狼也即人與生態環境的關系,畢竟是此書的一個重要方面。無視其重要性,有意回避,就不可能正確評論《懷念狼》。我以為,整個90年代,賈平凹都在思索生態問題,他的人物無不處在生存危機和精神危機這雙重危機之中,他一直有種可稱為“世紀末的恐慌”的情結,以至流星雨、飛碟、日食、外星人的傳聞,都會引起他的驚慌。他的人物總是無處可待,都在設法逃走——《廢都》里的莊之蝶欲逃離城市,《高老莊》里的子路欲逃離故鄉。為什么呢?因為物質文明在急劇膨脹,而包括人在內的自然及其物種在退化,以農業文明為主的詩意傳統在消逝、被湮沒,轉型的時代造成了精神上的斷裂。正像賈平凹在一系列小說中狀繪的:西京城依然繁華著,卻沒有春夏秋冬,沒有節氣,晝夜難分,你吸我呼出的氣,我吸你呼出的氣,在城里生活三代以上的男人,已不長胡子了云云。正是在此情勢下,賈平凹像抓到救命稻草似的發現了狼,鐘情于狼,欲借助狼的原始、野性、殘酷、兇猛、堅韌、舐犢,來匡時濟世,拯救人類。這當然是對一種抽象精神的呼喚,對一種形而上的遐想,對一種烏托邦的呼喊,故而叫作“懷念狼”。它不可能不帶上某種魔幻的、浪漫的、變形的氣質。 對《懷念狼》,需要區分其“實”的層面與“虛”的層面,保護生態環境的層面與人的困境的層面,人狼對立必欲殺之的層面與把狼的精神理想化的層面,否則就會覺得矛盾重重,一片渾沌,理不出頭緒。作為小說,《懷念狼》對狼的精神的懷念,是必須通過“人化”來體現的。這個作為狼的載體的人,就是小說中“我”的舅舅傅山,既是獵狼隊長,又是保護狼委員會的委員。對傅山其人的設計和一部分篇幅的描寫,還是不錯的,可惜后來陷入了虛實轉化上的混亂。傅山是獵人之子,從小在山野長大,五歲就隨父學會了“剝狼”。他睡在一張由一百只狼的前胸皮毛綴成的大褥子上,他扛著用狼血涂過的獵槍,身上揣著未婚女子血浸過的護身符紙。作者寫他的外形更是非凡:“他有一張粗糙發黑的四方臉,有整個下巴硬似鞋刷的胡茬,有榔頭一樣結實卻冬夏出汗總臭烘烘的腳,遺憾的是沒有一張能塞進一個拳頭的四方嘴……”自從禁止獵狼的命令下達以后,他就一日日地萎頓下去,后來欲重振雄風,打殺了十五只狼,卻因失去了對手而一蹶不振,*后竟變成了人狼(請注意,此時的變狼是作為人的退化處理的,已非懷念狼的本意了)。 虛與實的矛盾始終困擾著作者,傅山形象的不了了之,也源于此矛盾。本來傅山是作為挽狂瀾于既倒的英雄設計的,他的胸中涌蕩著狼的豪氣,但作為具象的實存的人,他不得不俯就的是:人見了狼是不能不打的,這就是人,但人又不能沒有了狼,這又是人,往后的日子里,我們要活著,只有心里有狼了。怎么個“心里有狼”法呢,作者也說不清楚,只好交代式地說傅山變成了人狼了。 我說過,不要把此書的解釋僅停留在保護環境、關愛生靈的層面上,不要簡單地圖釋人應尊重自然法則這些常識性的思想,也不要停留在人與動物應和諧共存、相依相助的思想上。因為賈平凹確乎力圖使小說上升到更廣闊的關于人類、人文、人性、人道的意蘊中去。很顯然,在作者看來,要保存狼,絕不只是個生態保護問題。如小說里穿插了不少奇幻情事,狼毛直豎的褥子,金香玉的遞接,狼猴之幻化為女子,都想說人與狼其實是一體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也需要狼性,否則就會缺鈣,等等。書中曾用不少筆墨描寫大熊貓之死,那是作為狼的物種滅絕的先兆來寫的。大熊貓因不能適應物競天擇的無情而走向衰路,那么狼呢,它的近乎滅絕,是自身物種的衰竭,還是人為地惡化環境所致?狼究竟該不該滅絕?在這些問題上,賈平凹陷入悖論。打狼隊的人因為無狼可打,不被準許打狼,都得了病——軟腳病、頭痛病,或狼性附體。但真的打光了狼,人又會退化、變異,甚至成為人狼。對此,作者也不知如何是好,遂使此書成為一部自我纏繞、不見出路之書。 商州之地通豫西鄂北,充滿了神秘的文化現象。書中對此雖有所描寫,卻是對一種消逝的生活方式的挽歌。作為一部長篇,《懷念狼》是否過度單一而孤直地糾纏在人與狼的線索上了?由于未能展開更豐富、更新穎、更廣闊的社會生活面,這部特色突出的作品未免顯得不夠豐厚。
《懷念狼》研究 作者簡介
程華,陜西韓城人。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出版論著兩部,發表論文三十余篇。 魏晏龍,主要從事現當代中國文學及其譯介等方面的研究,在《創作與評論》《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 >
朝聞道
- >
巴金-再思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史學評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