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朝花夕拾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0125386
- 條形碼:9787220125386 ; 978-7-220-12538-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朝花夕拾 本書特色
《朝花夕拾》是一代文豪頗負盛名的傳世佳作,一部發(fā)人自省、催人奮進的教科書,一部認識中國人、剖析中國人的經(jīng)典范本,一部開創(chuàng)中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先河的偉大史詩。《野草》被文學界公認為魯迅創(chuàng)作中很美的作品,中國現(xiàn)代散文詩開山之作,中國現(xiàn)代象征主義散文詩中難以超越的高峰。魯迅曾對人說,他的哲學全在《野草》里,這是相當貼近魯迅內心的一部作品。
朝花夕拾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魯迅一九二六年所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和魯迅再版*多的一本散文詩集《野草》的全部篇目。《朝花夕拾》比較完整地記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jīng)歷,生動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畫面,是研究魯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當時社會的重要藝術文獻。這些篇章,文筆深沉雋永,是中國現(xiàn)代散文中的經(jīng)典作品。 《野草》作為一部充滿象征主義的散文詩集,主要描寫了北洋軍閥政府統(tǒng)治下的社會狀態(tài),以及對革命力量的熱烈呼喚,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對國民劣根性不留情面的批評和對自我嚴格的解剖。
朝花夕拾 目錄
小引
狗·貓·鼠
阿長與《山海經(jīng)》
《二十四孝圖》
五猖會
無常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父親的病
瑣記
藤野先生
范愛農(nóng)
后記
第二輯 《野草》
題辭
秋夜
影的告別
求乞者
我的失戀——擬古的新打油詩
復仇
復仇(其二)
希望
雪
風箏
好的故事
過客
死火
狗的駁詰
失掉的好地獄
墓碣文
頹敗線的顫動
立論
死后
這樣的戰(zhàn)士
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臘葉
淡淡的血痕中——記念幾個死者和生者和未生者
一覺
魯迅年譜
朝花夕拾 節(jié)選
狗·貓·鼠 從去年起,仿佛聽得有人說我是仇貓的。那根據(jù)自然是在我的那一篇《兔和貓》;這是自畫招供,當然無話可說,——但倒也毫不介意。一到今年,我可很有點擔心了。我是常不免于弄弄筆墨的,寫了下來,印了出去,對于有些人似乎總是搔著癢處的時候少,碰著痛處的時候多。萬一不謹,甚而至于得罪了名人或名教授,或者更甚而至于得罪了“負有指導青年責任的前輩”之流,可就危險已極。為什么呢?因為這些大腳色是“不好惹”的。怎地“不好惹”呢?就是怕要渾身發(fā)熱之后,做一封信登在報紙上,廣告道:“看哪!狗不是仇貓的么?魯迅先生卻自己承認是仇貓的,而他還說要打‘落水狗’!”這“邏輯”的奧義,即在用我的話,來證明我倒是狗,于是而凡有言說,全都根本推翻,即使我說二二得四,三三見九,也沒有一字不錯。這些既然都錯,則紳士口頭的二二得七,三三見干等等,自然就不錯了。 我于是就間或留心著查考它們成仇的“動機”。這也并非敢妄學現(xiàn)下的學者以動機來褒貶作品的那些時髦,不過想給自己預先洗刷洗刷。據(jù)我想,這在動物心理學家,是用不著費什么力氣的,可惜我沒有這學問。后來,在覃哈特博士(Dr.O.Dahnhardt)的《自然史底國民童話》里,總算發(fā)見了那原因了。據(jù)說,是這么一回事:動物們因為要商議要事,開了一個會議,鳥、魚、獸都齊集了,單是缺了象。大會議定,派伙計去迎接它,拈到了當這差使的鬮的就是狗。“我怎么找到那象呢?我沒有見過它,也和它不認識。”它問。“那容易,”大眾說,“它是駝背的。”狗去了,遇見一匹貓,立刻弓起脊梁來,它便招待,同行,將弓著脊梁的貓介紹給大家道:“象在這里!”但是大家都嗤笑它了。從此以后,狗和貓便成了仇家。 日爾曼人走出森林雖然還不很久,學術文藝卻已經(jīng)很可觀,便是書籍的裝潢,玩具的工致,也無不令人心愛。獨有這一篇童話卻實在不漂亮;結怨也結得沒有意思。貓的弓起脊梁,并不是希圖冒充,故意擺架子的,其咎卻在狗的自己沒眼力。然而原因也總可以算作一個原因。我的仇貓,是和這大大兩樣的。 其實人禽之辨,本不必這樣嚴。在動物界,雖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樣舒適自由,可是嚕蘇做作的事總比人間少。它們適性任情,對就對,錯就錯,不說一句分辯話。蟲蛆也許是不干凈的,但它們并沒有自命清高;鷙禽猛獸以較弱的動物為餌,不妨說是兇殘的罷,但它們從來就沒有豎過“公理”“正義”的旗子,使犧牲者直到被吃的時候為止,還是一味佩服贊嘆它們。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進步;能說話了,自然又是一大進步;能寫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進步。然而也就墮落,因為那時也開始了說空話。說空話尚無不可,甚至于連自己也不知道說著違心之論,則對于只能嗥叫的動物,實在免不得“顏厚有忸怩”。假使真有一位一視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對于人類的這些小聰明,也許倒以為多事,正如我們在萬生園里,看見猴子翻筋斗,母象請安,雖然往往破顏一笑,但同時也覺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為這些多余的聰明,倒不如沒有的好罷。然而,既經(jīng)為人,便也只好“黨同伐異”,學著人們的說話,隨俗來談一談,——辯一辯了。 現(xiàn)在說起我仇貓的原因來,自己覺得是理由充足,而且光明正大的。一,它的性情就和別的猛獸不同,凡捕食雀鼠,總不肯一口咬死,定要盡情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厭了,這才吃下去,頗與人們的幸災樂禍,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壞脾氣相同。二,它不是和獅虎同族的么?可是有這么一副媚態(tài)!但這也許是限于天分之故罷,假使它的身材比現(xiàn)在大十倍,那就真不知道它所取的是怎么一種態(tài)度。然而,這些口實,仿佛又是現(xiàn)在提起筆來的時候添出來的,雖然也像是當時涌上心來的理由。要說得可靠一點,或者倒不如說不過因為它們配合時候的嗥叫,手續(xù)竟有這么繁重,鬧得別人心煩,尤其是夜間要看書,睡覺的時候。當這些時候,我便要用長竹竿去攻擊它們。 P5-7
朝花夕拾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樟壽,后改名樹人,字豫才。 1918年5月,在《新青年》雜志4卷5號上,他次以“魯迅”的筆名發(fā)表了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此后魯迅陸續(xù)創(chuàng)作了《孔乙己》《藥》等小說,并親自選編結集為《吶喊》《彷徨》與《故事新編》。在小說創(chuàng)作的同時,魯迅也以雜文為武器,以犀利、冷靜的筆觸表達自身鮮明的政治立場和深刻的社會見解。此外魯迅還創(chuàng)作了散文集《野草》和《朝花夕拾》。 魯迅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
- >
史學評論
- >
隨園食單
- >
巴金-再思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煙與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