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電路與電子學(第6版新工科建設計算機類系列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406775
- 條形碼:9787121406775 ; 978-7-121-40677-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電路與電子學(第6版新工科建設計算機類系列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 內容簡介
本書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重量規劃教材,是國家精品課程和國家電工電子教學基地教材。全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為電路原理,內容包括直流電路、電路的過渡過程、交流電路及各種電路的分析方法等。下篇為模擬電子技術基礎,內容包括半導體二極管、三極管和場效應管,放大電路基礎,功率放大電路,集成運算放大器,負反饋放大電路,信號的運算、處理及波形發生電路,直流電源等。 本書內容簡明,立足應用,給出了100多個例題的LTspice仿真,掃描二維碼可以查看仿真電路和仿真結果,并為任課教師免費提供多媒體電子課件。本書有配套的學習指導與習題解答、實驗教程。
電路與電子學(第6版新工科建設計算機類系列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 目錄
上篇 電路原理
第1章 直流電路
1.1 電路與電路模型
1.2 電流、電壓、電位
1.2.1 電流和電流的參考方向
1.2.2 電壓和電壓的參考方向
1.2.3 電位
1.3 電功率
1.4 電阻元件
1.5 電壓源與電流源
1.5.1 電壓源
1.5.2 電流源
1.5.3 電壓源與電流源的等效變換
1.6 基爾霍夫定律
1.6.1 基爾霍夫電流定律
1.6.2 基爾霍夫電壓定律
1.7 簡單的電阻電路
1.7.1 電阻的串聯
1.7.2 電阻的并聯
1.7.3 簡單電阻電路的計算
1.8 支路電流分析法
1.9 節點電位分析法
1.10 疊加原理
1.11 等效電源定理
1.11.1 戴維南定理
1.11.2 諾頓定理
1.12 含受控電源的電阻電路
1.12.1 受控電源
1.12.2 含受控源電阻電路的分析
習題1
第2章 電路的過渡過程
2.1 電容元件與電感元件
2.1.1 電容元件
2.1.2 電感元件
2.2 動態電路的過渡過程和初始條件
2.3 一階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2.3.1 RC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2.3.2 RL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2.4 一階電路的零狀態響應
2.4.1 RC電路的零狀態響應
2.4.2 RL電路的零狀態響應
2.5 一階電路的全響應
2.5.1 RC電路的全響應
2.5.2 RL電路的全響應
習題2
第3章 交流電路
3.1 正弦交流電的基本概念
3.1.1 周期電流
3.1.2 正弦交流電
3.1.3 交流電的有效值
3.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3.2.1 正弦量的矢量表示法
3.2.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3.2.3 復數
3.2.4 基爾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3.3 單一元件參數電路
3.3.1 電阻電路
3.3.2 電感電路
3.3.3 電容電路
3.4 簡單的正弦交流電路
3.4.1 RLC串聯交流電路
3.4.2 阻抗的串聯和并聯
3.5 復雜交流電路的分析和計算
3.6 正弦交流電路的功率
3.6.1 瞬時功率
3.6.2 有功功率
3.6.3 視在功率和無功功率
3.7 正弦交流電路中的諧振
3.7.1 串聯諧振
3.7.2 并聯諧振
3.8 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
3.8.1 非正弦量的諧波分析
3.8.2 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和功率
3.8.3 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的計算
3.9 三相交流電路
3.9.1 三相電源
3.9.2 三相電源的連接方式
3.9.3 三相交流電路的負載
習題3
下篇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
第4章 半導體二極管、三極管和場效應管
4.1 PN結
4.1.1 半導體
4.1.2 半導體的導電原理
4.1.3 PN結的形成
4.1.4 PN結的特性
4.2 半導體二極管
4.2.1 半導體二極管的結構和類型
4.2.2 二極管的伏安特性
4.2.3 二極管的主要參數
4.2.4 二極管的等效電路及應用
4.2.5 穩壓二極管
4.2.6 發光二極管
4.2.7 光電二極管
4.3 雙極型晶體管
4.3.1 晶體管的結構和類型
4.3.2 晶體管的電流分配關系和放大作用
4.3.3 晶體管的特性曲線
4.3.4 晶體管的主要參數
4.3.5 溫度對晶體管參數的影響
4.4 場效應晶體管
4.4.1 絕緣柵場效應管
4.4.2 結型場效應管
4.4.3 場效應管的特點
4.5 光電三極管
習題4
第5章 放大電路基礎
5.1 放大電路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5.1.1 放大電路的功能及性能指標
5.1.2 共射極放大電路的組成
5.1.3 放大電路的工作原理
5.2 圖解法
5.2.1 用圖解法分析靜態工作情況
5.2.2 用圖解法分析動態工作情況
5.2.3 電路參數對靜態工作點的影響
5.2.4 非線性失真
5.2.5 *大輸出電壓幅值
5.3 計算分析法
5.3.1 靜態工作點的計算
5.3.2 晶體管的h參數微變等效電路
5.3.3 用計算分析法計算主要性能指標
5.4 放大電路的三種接法
5.4.1 共集電極放大電路
5.4.2 共基極放大電路
5.4.3 三種基本放大電路的比較
5.5 穩定靜態工作點的放大電路
5.5.1 溫度對靜態工作點的影響
5.5.2 分壓式電流負反饋偏置電路
5.5.3 穩定靜態工作點的共射極放大電路
5.6 場效應管放大電路
5.6.1 場效應管直流偏置電路
5.6.2 場效應管的微變等效電路
5.6.3 場效應管放大電路主要性能指標的計算
5.7 多級放大電路
5.7.1 多級放大電路的組成
5.7.2 多級放大電路的耦合方式
5.7.3 多級放大電路的分析計算
5.8 放大器的通頻帶
5.8.1 放大器的頻率
第1章 直流電路
1.1 電路與電路模型
1.2 電流、電壓、電位
1.2.1 電流和電流的參考方向
1.2.2 電壓和電壓的參考方向
1.2.3 電位
1.3 電功率
1.4 電阻元件
1.5 電壓源與電流源
1.5.1 電壓源
1.5.2 電流源
1.5.3 電壓源與電流源的等效變換
1.6 基爾霍夫定律
1.6.1 基爾霍夫電流定律
1.6.2 基爾霍夫電壓定律
1.7 簡單的電阻電路
1.7.1 電阻的串聯
1.7.2 電阻的并聯
1.7.3 簡單電阻電路的計算
1.8 支路電流分析法
1.9 節點電位分析法
1.10 疊加原理
1.11 等效電源定理
1.11.1 戴維南定理
1.11.2 諾頓定理
1.12 含受控電源的電阻電路
1.12.1 受控電源
1.12.2 含受控源電阻電路的分析
習題1
第2章 電路的過渡過程
2.1 電容元件與電感元件
2.1.1 電容元件
2.1.2 電感元件
2.2 動態電路的過渡過程和初始條件
2.3 一階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2.3.1 RC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2.3.2 RL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2.4 一階電路的零狀態響應
2.4.1 RC電路的零狀態響應
2.4.2 RL電路的零狀態響應
2.5 一階電路的全響應
2.5.1 RC電路的全響應
2.5.2 RL電路的全響應
習題2
第3章 交流電路
3.1 正弦交流電的基本概念
3.1.1 周期電流
3.1.2 正弦交流電
3.1.3 交流電的有效值
3.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3.2.1 正弦量的矢量表示法
3.2.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3.2.3 復數
3.2.4 基爾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3.3 單一元件參數電路
3.3.1 電阻電路
3.3.2 電感電路
3.3.3 電容電路
3.4 簡單的正弦交流電路
3.4.1 RLC串聯交流電路
3.4.2 阻抗的串聯和并聯
3.5 復雜交流電路的分析和計算
3.6 正弦交流電路的功率
3.6.1 瞬時功率
3.6.2 有功功率
3.6.3 視在功率和無功功率
3.7 正弦交流電路中的諧振
3.7.1 串聯諧振
3.7.2 并聯諧振
3.8 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
3.8.1 非正弦量的諧波分析
3.8.2 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和功率
3.8.3 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的計算
3.9 三相交流電路
3.9.1 三相電源
3.9.2 三相電源的連接方式
3.9.3 三相交流電路的負載
習題3
下篇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
第4章 半導體二極管、三極管和場效應管
4.1 PN結
4.1.1 半導體
4.1.2 半導體的導電原理
4.1.3 PN結的形成
4.1.4 PN結的特性
4.2 半導體二極管
4.2.1 半導體二極管的結構和類型
4.2.2 二極管的伏安特性
4.2.3 二極管的主要參數
4.2.4 二極管的等效電路及應用
4.2.5 穩壓二極管
4.2.6 發光二極管
4.2.7 光電二極管
4.3 雙極型晶體管
4.3.1 晶體管的結構和類型
4.3.2 晶體管的電流分配關系和放大作用
4.3.3 晶體管的特性曲線
4.3.4 晶體管的主要參數
4.3.5 溫度對晶體管參數的影響
4.4 場效應晶體管
4.4.1 絕緣柵場效應管
4.4.2 結型場效應管
4.4.3 場效應管的特點
4.5 光電三極管
習題4
第5章 放大電路基礎
5.1 放大電路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5.1.1 放大電路的功能及性能指標
5.1.2 共射極放大電路的組成
5.1.3 放大電路的工作原理
5.2 圖解法
5.2.1 用圖解法分析靜態工作情況
5.2.2 用圖解法分析動態工作情況
5.2.3 電路參數對靜態工作點的影響
5.2.4 非線性失真
5.2.5 *大輸出電壓幅值
5.3 計算分析法
5.3.1 靜態工作點的計算
5.3.2 晶體管的h參數微變等效電路
5.3.3 用計算分析法計算主要性能指標
5.4 放大電路的三種接法
5.4.1 共集電極放大電路
5.4.2 共基極放大電路
5.4.3 三種基本放大電路的比較
5.5 穩定靜態工作點的放大電路
5.5.1 溫度對靜態工作點的影響
5.5.2 分壓式電流負反饋偏置電路
5.5.3 穩定靜態工作點的共射極放大電路
5.6 場效應管放大電路
5.6.1 場效應管直流偏置電路
5.6.2 場效應管的微變等效電路
5.6.3 場效應管放大電路主要性能指標的計算
5.7 多級放大電路
5.7.1 多級放大電路的組成
5.7.2 多級放大電路的耦合方式
5.7.3 多級放大電路的分析計算
5.8 放大器的通頻帶
5.8.1 放大器的頻率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推拿
- >
我與地壇
- >
煙與鏡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