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鄉村振興:2022.1 第1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9291805
- 條形碼:9787109291805 ; 978-7-109-29180-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鄉村振興:2022.1 第1輯 內容簡介
本書為年度研究報告。主要反映2021年度中國鄉村振興的理論研究和實踐創新成果。本書秉承立足“三農”、服務“三農”的宗旨,以攜手社會各界共同推動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使命,全面系統宣傳黨和政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和重大舉措;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指導思想,全面反映廣大基層干部群眾書寫鄉村振興新答卷的不懈探索、豐富實踐和可貴經驗,報道基層干部群眾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規劃的生動實踐,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傳播典型經驗,推廣先進模式,探討鄉村振興中國方案,激發廣大干部群眾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偉大事業的熱情,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在華夏大地上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中國鄉村振興:2022.1 第1輯 目錄
政策解讀
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鄉村振興戰略的來龍去脈
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八個關鍵性問題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進展、問題與思路
專家觀點
推進鄉村振興的理論前沿問題研究
關于鄉村振興的若干重大導向性問題
中國鄉村的未來應追求“九園之鄉”
鄉村產業興旺的三個要素
鄉村論見
鄉村振興的九個觀點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需要補齊哪些短板
鄉村振興要處理好六大關系
鄉村振興須謹防五大誤區
鄉村振興必須堅守的五條底線
鄉村振興可持續發展的三個維度
探索爭鳴
推進農業生產托管應把握的十個必須
關于制止耕地“非農化”的難點和對策
增減掛鉤理論與實踐中的謬誤
深度調研
關于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青島模式的思考和建議
深化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應重點關切和著力探索的若干關系——基于東西部10省12縣的調研
一個鄉村振興的西部樣本——成都市郫都區唐昌鎮戰旗村發展經驗的啟示
試點示范
六安市“三位一體”合作經濟發展情況調查
潯龍河村鄉村振興探索和實踐
一線聲音
全國人大關于在部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開展推進農村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試點建議的答復
農業農村部關于制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條例建議的答復
產業振興
鄉村振興應重點關注的九類鄉村產業
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安吉縣魯家村“四計治村、三變富民”模式
文化振興
數字賦能助推鄉村振興的五個特征
后疫情時代旅游景區運營的禾泉小鎮路徑
生態振興
探求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麗水實踐”
從“林長之制”到“森林之治”——成陽市以構建林長制“五大體系”實現“林長治”
人才振興
鄉村振興背景下破解農村人才困境的出路
新鄉賢的“四新”特點
浙江開展“兩進兩回”行動的實踐與啟示
組織振興
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基層黨組織的角色定位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集體經濟的四種類型
長治市振興村:黨建引領鄉村振興
中國鄉村振興:2022.1 第1輯 節選
(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的重要論述具有鮮明的理論品格 這一重要論述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立場、貫穿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在科學方法論指導下黨的理論創新重要成果,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巨大飛躍,充分體現了理論的科學性。這一重要論述是一個系統全面、邏輯嚴密、內涵豐富、內在統一的科學理論體系,系統回答了鄉村振興是什么、怎么做等一系列問題,從鄉村振興規劃制定到實施全過程,提供了科學的行動綱領,充分體現了理論的系統性。這一重要論述來源于習近平同志長期主政地方的經驗及成長經歷,源于習近平同志基于長期實踐及對鄉村振興的深入思考,源于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和歷史性成就,充分體現了理論的實踐性。這一重要論述既有效銜接脫貧攻堅的理論創新,更重要的是為“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提供理論指導,充分體現理論的時代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的重要論述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鄉村發展理論的繼承與創新。這一重要論述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是對中國共產黨初心使命的堅守,是對人民主體地位的堅持,是對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走向共同富裕奮斗目標的賡續。此外,這一重要論述也是對一系列國際鄉村發展理論的豐富和創新,必將為世界發展中國家正確處理城鄉關系、推動鄉村現代化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重要論述的方法論要求堅持精準方略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精準扶貧”重要理念,黨中央把精準扶貧方略確定為中國新時代脫貧攻堅戰的基本方略。精準扶貧實際上是我國國家減貧治理體系因應新時期減貧形勢變化和打贏脫貧攻堅戰所做出的減貧戰略調整,也是國家減貧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進展。隨著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及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持續推進,“精準”成為社會運行及公共管理的迫切要求和必然趨勢。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持分類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施策的方法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精準是要義”,不僅體現在脫貧攻堅上,還體現在治國理政實踐中。比如,把精準施策作為疫情防控的重要方法,強調要精準研判、妥善應對經濟領域可能出現的重大風險,要精準發力確保完成就業目標,更精準地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對接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全面從嚴治黨要抓住要害和關鍵、點準穴位、打準靶子,干部教育要開展“精準化”的培訓,要更加精準地貫徹新發展理念,等等。可見,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到精準施策,“精準”要義已成為指導“十四五”時期高質量發展、指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方法。精準方略已成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基本方略。 (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必須堅持精準方略 一是要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的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戰略內涵、目標、意義,鄉村振興總目標、總要求,鄉村振興的路徑、理念、體制機制、共富發展等方面的重要論述,為新時代鄉村振興提供了認識基礎、方法基礎和實踐遵循。 二是要堅持梯次推進、區域協調發展。《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梯次推進鄉村振興”的原則,推動不同地區、不同發展階段的鄉村有序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發揮東部沿海發達地區、人口凈流入城市的郊區、集體經濟實力強以及其他具備條件鄉村等引領區的示范作用。聚焦攻堅區如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鄉村振興精準發力,充分考慮區域發展的差異性。 三是要精準回應鄉村振興存在的突出問題。如農村人口大量流出與農村空心化、原子化的農民與消解的公共精神、快速城鎮化與區域發展不平衡、鄉村振興的復雜性與多樣性等方面的問題,都需要因問題因原因精準施策、精準解決。 四是要深化駐村精準幫扶工作。堅持有序銜接、平穩過渡,在嚴格落實脫貧地區“四個不摘”要求基礎上,合理調整選派范圍,優化駐村力量,拓展工作內容,逐步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中國鄉村振興:2022.1 第1輯 作者簡介
趙強社,中**員,高級經濟師,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生、教育學碩士、農業與農村發展管理學博士。2017年中國農村十大新聞人物。2018年中國美麗鄉村博鰲論壇全國“大業農心”先鋒人物。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城鄉發展一體化工作委員會主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鄉村振興戰略研究中心主任。擔任基層黨委農辦主任十余年,長期從事“三農”政策研究,具有豐富的農業農村政策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把關注農業、關心農村、關愛農民作為自己終身事業。現任咸陽市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一級調研員。在《學習與研究》《農業經濟問題》《中國公共政策評論》《中國國情國力》等報刊雜志發表理論文章200余篇;出版《職業農民培育研究》《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制度創新研究》《新型城鎮化論綱》《三農論稿:站在農民的立場》等專著8部,主編著作6部。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史學評論
- >
二體千字文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煙與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