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shù)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fā)明與發(fā)現(xiàn)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基礎微生物學實驗指導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309720
- 條形碼:9787576309720 ; 978-7-5763-0972-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基礎微生物學實驗指導 本書特色
本書是在以學生實驗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為教學目標、以“從基礎培養(yǎng)到綜合設計” 為實驗教學內容綱要,在長期使用的內部講義基礎上經過不斷的改進和充實編寫而成的,是一本編寫別具特色的工科類院校生物技術、生物工程等相關專業(yè)微生物學實驗教程參考書。
基礎微生物學實驗指導 內容簡介
本書是以培養(yǎng)實驗技能和創(chuàng)新意識為目標、以從基礎培養(yǎng)到綜合設計為內容綱要, 在長期實踐基礎上經過不斷改進和充實編寫而成的。書中涵蓋了微生物學基礎實驗技術介紹、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及附錄幾個部分, 是與高等學校基本實驗條件、教學目標相匹配, 可以切實應用到微生物學實驗教學中的實用性教學參考范本。
基礎微生物學實驗指導 目錄
微生物學實驗室介紹
微生物學實驗室規(guī)則
實驗室一般安全急救規(guī)則
微生物實驗行為規(guī)范成績評定方法
**部分微生物學基礎實驗技術介紹
Ⅰ微生物學實驗常用實驗器材介紹
Ⅱ微生物顯微技術介紹(顯微鏡油鏡使用)
Ⅲ微生物形態(tài)學檢查技術
Ⅳ微生物無菌操作技術
Ⅴ基礎培養(yǎng)基的制備
Ⅵ微生物的接種方法
Ⅶ細菌的培養(yǎng)方法
Ⅷ微生物菌種保藏技術
第二部分基礎性實驗
實驗一細菌形態(tài)與菌落特征觀察及細菌的革蘭氏染色
實驗二放線菌、霉菌形態(tài)與菌落特征觀察及酵母菌顯微計數(shù)
實驗三培養(yǎng)基的制備及土壤中微生物的檢測分離
實驗四菌種的簡易保藏
實驗五大腸桿菌和枯草桿菌生長曲線的測定
實驗六生長譜法測定微生物的營養(yǎng)要求
實驗七環(huán)境因素對微生物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實驗八細菌鑒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試驗
實驗九枯草芽孢桿菌的紫外誘變
實驗十枯草芽孢桿菌的化學誘變
實驗十一Ames致突變檢測試驗
第三部分綜合性實驗
實驗十二噬菌體的分離及噬菌體效價的測定
實驗十三水中菌落總數(shù)及總大腸菌群的測定
實驗十四固定化酵母細胞發(fā)酵啤酒及甜酒釀的制作
實驗十五泡菜發(fā)酵及亞硝酸鹽的檢測
實驗十六干紅葡萄酒的制作
實驗十七堿性蛋白酶產生菌的分離篩選
實驗十八發(fā)酵培養(yǎng)基的正交試驗設計與分析
實驗十九實驗室小型自控發(fā)酵罐的構造及使用
附錄
Ⅰ常用培養(yǎng)基的配制
Ⅱ常用染色液及試劑的配制
Ⅲ常用緩沖液的配制
Ⅳ常用抗生素母液的配制
Ⅴ各種媒染劑的作用
Ⅵ常用干燥劑
Ⅶ微生物學實驗中常用消毒劑
Ⅷ玻璃器皿及玻片洗滌法
Ⅸ菌種名稱及各國主要菌種保藏機構
Ⅹ相對密度、糖度換算表
Ⅺ實驗用縮寫名稱對照表
Ⅻ實驗常用中英名詞對照表
ⅫⅠ微生物常用計量單位
參考文獻
基礎微生物學實驗指導 作者簡介
孫智杰,從事微生物學理論和微生物學實驗教學34年,致力于研究和探索微生物實驗教學新模式、新方法,優(yōu)化微生物實驗內容,注重學生實驗動手能力和科學素質的培養(yǎng),構建出虛實結合的微生物實驗教學新模式。完成北京理工大學教育教學改革項目3項,獲北京理工大學優(yōu)秀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以第一作者發(fā)表實驗教學改革論文4篇。
- >
唐代進士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莉莉和章魚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姑媽的寶刀
- >
史學評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