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我們都是食人族(精裝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38858
- 條形碼:9787208138858 ; 978-7-208-13885-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們都是食人族(精裝版) 內容簡介
《我們都是食人族》為結構主義大師列維-斯特勞斯于1989年至2000年間,在意大利《共和報》(La Repubblica)所發表的十六篇專欄集結。與其他前作不同的是,克勞德·列維-斯特勞斯以社會時事為出發點,探討當代議題、語言、文明演變及社會結構,以報紙作為媒介的性質,使讀者更容易感受列維-斯特勞斯以神話結構進行社會剖析的特質,及其以古代和現代社會兩相對照呼應的銳利目光。 《我們都是食人族》的編排也呼應列維-斯特勞斯的論點,古代社會能夠反應現代社會的特質,而近代社會也能說明古代(遠方照耀了近處,近處也能照亮遠方),書中以列維-斯特勞斯于1952年發表的《被處決的圣誕老人》為開篇,透過文化轉移、歷史結構及形象融合,分析圣誕老人的意義遠非孩童的天真幻想,并陳述人類學家難以客觀剖析身處時代的困窘,在民族學家自己的社會中,并非總是能夠有此機會去觀察一個儀式、甚至是一種崇拜,如此微妙的發展。
我們都是食人族(精裝版) 目錄
被處決的圣誕老人
“完全相反”
僅存在一種發展模式嗎?
社會問題:割禮和人工生殖
作者自敘
人類學家的首飾
藝術家的畫像
蒙田與美洲
神話思維和科學思維
我們都是食人族
孔德與意大利
普桑畫作主題的變奏
女性與社會起源
瘋牛病的訓誨
母舅復返
新神話帶來的證據
維柯的航跡
我們都是食人族(精裝版) 節選
法國人類學家從未思及會在自己的國家遭遇相同的經歷,然而由于移民問題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特別是來自非洲大陸的移民),這一情形正在發生。近一兩年來,許多律師求助于人類學家,一起為非洲移民辯護,因為他們親自或請專業人士為他們的女兒執行割禮。女權組織以及其他致力于保護孩童的團體則在由檢察署提起的訴訟中擔任原告。*初,女性割禮被視為輕罪,由地方法院審理;但自1988年起,根據法國法律,割禮被認定為故意襲擊與傷害,改由重罪法院審理,而父母為孩童實施割禮也被認為是有罪的。 1988年的一起案例判決引發了爭議,因為女孩已經死了——似乎不是因為割禮本身,而是因為忽略了割禮的后遺癥。因此,檢方除了襲擊和傷害外,還提出了危險時無人援助的控告。1989年10月初,巴黎重罪法院裁定另外一起女性割禮案件,此案件中女孩沒有因為割禮而受到任何傷害。但是這兩起案例宣告的懲處是完全一樣的:三年緩刑……沒有什么更能顯現法庭的尷尬了:無論執行割禮的結果如何,致命或無害,法庭全都覺得必須同時給予譴責和寬恕。 非洲和印度尼西亞的許多民族有女性割禮的習俗(古埃及時期已經存在),切除陰蒂之外,有時也會切除小陰唇。未接受割禮的女孩被認為是不純潔,甚至是危險的,將無法找到結婚對象。與歐洲人的普遍認知相反,這種做法并非由于受到男性強迫;1988年的訴訟案中,被告的口譯員解釋:它是“女性間的秘密”。女人們都希望女兒與自己一樣,接受割禮。 在提起訴訟之時,檢察署同時受到女權主義團體和其他協會所把持的公眾輿論的壓力。這些組織如何為他們的憤怒辯解呢? 首要的起訴理由似乎是:割禮使女性不再擁有快感,而這是我們社會宣揚的人權之一。第二個起訴理由是:女性割禮是對孩童身體的傷害。 令人驚訝的是,后一種說法,從來不曾也一直未被提出來反對男性割禮——這兩種侵犯屬于同一類型。有些人認為,男性割禮是溫和的小手術,不像女性割禮可能導致被詬病的嚴重缺陷。然而這種觀念對或錯?我有位好朋友,來自布勒托訥舊式的天主教家庭,他深信割禮會減損男性的快感,因此不想妥協。關于女性割禮的看法則見仁見智。對于女性的敏感帶,我們的認識如此模糊,‘因此*好承認我們所知極少。在1989年10月的訴訟中,我們聽到一位接受過割禮的非洲女醫師宣稱她從未感覺在這方面有所匱乏。她補充說,她來到巴黎后才知道,受過割禮的婦女會性冷淡…… 無論如何,顯而易見的是,即使對快感沒有任何影響,男性割禮依舊損害了孩童的身體,使得孩子自覺與其他孩子不同,就像女性割禮一樣。我們不明白,后者所引起的議論為何在男性割禮上卻不復見;是否僅僅因為我們太過熟悉于猶太一基督教文化,才使得我們對男性割禮應帶來的震撼免疫。男性割禮屬于一個共同的文化遺產,對猶太人而言是直接的,對基督徒則是間接的。因此(而且也僅僅因此)它不會令我們困擾。
我們都是食人族(精裝版) 作者簡介
克勞德·列維-斯特勞斯,法國人類學家,法蘭西學會學術院院士,結構主義的主要創始人。他將結構主義語言學方法運用到人類學上,把社會文化現象視為一種深層結構體系,對社會學、哲學和語言學等學科都有深遠影響。他在1948年出版的博士論文《親屬的基本結構》立即被認定為人類學親屬關系研究的重要著作,1955年出版成名作《憂郁的熱帶》,后發表《結構人類學》和四卷本《神話學》等巨著。其他作品還有:《野性的思維》《面具之道》《遙遠的目光》《嫉妒的制陶女》《猞猁的故事》《看聽讀》等。 廖惠瑛,1968年生,法國巴黎第五大學語言科學博士,專長為語言學理論及符號學研究。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經典常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