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價值心法
-
>
從零開始學炒股:股票入門與實戰
-
>
女人財務自由之路:女人一旦了解理財投資操作.比男人多賺5%
-
>
世界投資經驗:點石成金--投資大師煉金術
-
>
巴菲特投資經驗:跟著巴菲特學投資
-
>
日本蠟燭圖技術:古老東方投資術的現代指南
-
>
在股市大崩潰前拋出的人
吳國平操盤手記:主力建倉策略(第4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848080
- 條形碼:9787517848080 ; 978-7-5178-4808-0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吳國平操盤手記:主力建倉策略(第4版) 本書特色
好的股票雖然中長期來說具有良好的成長性,但也難逃系統性風險或其他難以規避的風險造成的階段性調整。因此,要想實現利潤*大化,除了選好股之外,何時建倉就顯得尤為重要。 本書以建倉為主題進行深入探究,從主力思維的角度揭示主力資金的建倉過程,對建倉時機的選擇、個股的階段性表現特征、主力資金的慣用手法等都進行了詳細的闡述,使投資者借由對主力建倉動作的判斷而跟著主力建倉,具有很強的實戰指導意義。 吳國平老師在股票市場博弈多年,讀者可以將這本書作為進入股票市場的敲門磚,跟隨吳國平老師的思路,逐漸建立自己的盈利體系。
吳國平操盤手記:主力建倉策略(第4版) 內容簡介
本書緊緊圍繞主力建倉這一主題,分別從主力建倉思維、主力建倉綜合研判、針對主力建倉的策略、主力建倉操盤案例解析等方面展開論述。
吳國平操盤手記:主力建倉策略(第4版) 目錄
01主力建倉思維 先發制人,建立底倉 /
4 無人問津處,潛流在暗涌 /
6 價值體現前,勇敢去潛伏 /
9 時間與空間的權衡 /
13 操盤手記 /
16 借力大盤,控制成本 /
20 割肉盤與短線客 /
21 貌似無“莊”的假象與本質 /
30 對比大盤與個股的波動,讀懂波動的語言 /
31 操盤手記 /
61 讓場外資金讀懂自己 /
65 形態的重要性 /
66 構筑想象空間 /
72 辯證地看形態 /
76 操盤手記 /
02主力建倉的綜合研判 建倉前的“廟算” /
93 市場大格局 /
94 市場運行脈絡 /
95 個股的歷史品性 /
96 剖析對手盤 /
98 建倉的策略選擇 /
103 操盤手記 /
105 股東透視 /
109 股東研究 /
109 主力追蹤 /
110 操盤手記 /
112 盤面特征 /
116 分時圖與成交量 /
116 換手率 /
119 建倉時期的上下影線和缺口 /
134 操盤手記 /
157 建構形態 /
160 圓弧底 /
160 頭肩底 /
161 V 形底 /
162 操盤手記 /
03主力建倉的操作策略 倉位控制和資金管理
169 應對主力建倉的策略 /
172 倉位控制和資金管理 /
174 操盤手記 /
180 要有大格局的視野 /
183 心態的重要性 /
183 五種性格弱點在股市投資者身上的體現 /
184 操盤手記 /
190 市場永遠是對的 /
193 尊重市場的運行規律,把握市場運行脈絡 /
193 市場沒有神仙,知錯能改,學會止損 /
206 操盤手記 /
04主力建倉操盤案例分析 ——如何尋找主力建倉的蛛絲 精誠銅業——激流暗涌的黑馬股 /
215 從細節入手,跟蹤主力的動向 /
227 操盤手記 /
吳國平操盤手記:主力建倉策略(第4版) 節選
先發制人,建立底倉 完成標的的選擇只是萬里長征的**步,對于主力資金而言,接下來*重要的就是用米下炊——何時下、下多少的問題,也就是選擇時機入場及建立底倉的問題。 時機的選擇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就算是一個再好的標的,通常也難敵市場的系統性風險,雖然是金子總會發光,但這個過程難免會讓人背負不少壓力,而且該壓力本身并非不可避免。如果一開始就背負太大的壓力,無疑將會對投資者的情緒或既定的策略產生干擾。當然,對于主力資金而言,其運作一般都會被一套嚴格的紀律制約著,以避免非理性行為或重大錯誤的產生,但這樣做或多或少會影響利潤的*大化。所以對于買點的把握至關重要,需要深思熟慮,不輕易出手,出手必運作到底,一般來說這些都是資金管理者遵循的思路,因為他們懂得時機的重要性及嚴肅性。 為何眾多投資者難以從市場中盈利,反而虧損居多?很大原因在于眾多投資者操作的隨意性及缺乏紀律性。在隨性的思維模式指導下,行動*終結果的 80%將是慘淡收場,不得善終。對于為何隨性操作或頻繁操作大多會讓人受傷,其中緣由我們將在后面的章節中重點闡述。當然,了解了主力建倉思維和建倉時主力慣用的一些手法后,讀者對其中的緣由也能略知一二。 對比個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具備個人投資者無法企及的很多優勢,如資金、技術信息、專業水平等,這些優勢能讓主力資金常常先知先覺,先人一步,占據相對主動有利的位置。后知后覺或看不懂其中緣由的投資者很可能被市場,也就是被主力資金牽著鼻子走,這是常見的市場現象。眾多投資者追漲殺跌、拼命廝殺,*終回過頭來才發現,自己仍在原地踏步,或走進了旋渦無法自拔。要想做到與主力資金同步,先知先覺,并不是一件易事,可以說,一般投資者難以企及,一時的同步有可能,長期如此幾乎不可能,因為市場里沒有神仙。追究其中緣由,存在很多方面的原因,既有主觀的人為方面的原因,也存在市場本身運行規律等客觀方面的原因。 主觀人為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指主力資金的運作手法。眾所周知,看到一只好的標的,對于有限的資金而言,誰都希望能夠用有限的資金買到更多的股票。而在資金有限的條件下,唯一的辦法就是個股單價下降,這樣我們才能用有限的資金買到更多數量的個股,以上便是考慮買入價格的問題。對于個人投資者如此,對于機構投資者更是如此。其實換位思考一下就不難理解,作為主力,在已經選好了相關的目標標的的前提下,接下來要做的是什么?毫無疑問就是尋找合適的買點,力爭在有吸引力的價位上建立倉位,有吸引力的價位就是主力資金考慮的重點。怎樣才能找到有吸引力的價位?主要從以下兩方面來考慮:一方面從公司的價值來考慮,即當下價格與內在價值水平情況;另一方面從當下市場環境和本身技術面來考慮。總體來說,在重點考慮上述兩方面后,要做到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感到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 無人問津處,潛流在暗涌 “無人問津”在很大層面上是市場極度恐慌或絕望的表現,市場達到無人問津的程度時 ,市場情緒往往接近冰點,此時一般都是大跌或大跌后的低迷整理期,此時市場失去了賺錢效應,或更多地處于深度套牢的狀態,無法動彈,時間久了,人們甚至對市場不屑理會,從而造成市場一潭死水的局面。然而表面上看起來一潭死水的市場,其內在真的如此嗎?對于大眾來說,眼見為實,能夠看到的東西確實是*有說服力的,人們很有可能把擺在眼前的現象深深地印入腦海,植入內心深處,從而不約而同地認為市場果然不景氣。這是絕大部分投資者的正常思維模式,但事實果真如此嗎?表面現象真的是內在本質的真實反映嗎?若果真如此,為何大部分人的觀點都是錯誤的呢?市場為何總是逆大眾心理而為呢?要是大部分人的看法是對的,為何市場上大部分人都不能盈利,而只有極少的人能盈利呢? 殘酷的結果表明,表面現象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內在市場規律的真實反映,可以說更多的是一種假象或至少不能真實反映內在。為何如此呢?其實從博弈的角度來看,我們很容易找到問題的答案。很多投資者或許從來沒有想過博弈這個問題。眾所周知,股票市場有很大的煽風效應,很多投資者之所以入市,是由于受到別人的影響或看別人很容易就賺到了錢。人們只看到了光鮮的一面,而沒有看到殘酷的一面,就像撿寶似的沖了進來。至于為何看不到殘酷的一面,這是因為人性本是如此,誰都會盡量把自身成功的一面示人,與別人分享成功的喜悅。人們在市場上嘗到一點甜頭時,就會迫不及待地向別人講述成功的經過,而當出現虧損的時候卻只字不提,當作沒有這回事。這也就是為何剛進來的投資者都擁有美好的愿景和十足的信心,只有親身經歷了失敗才知道原來炒股并不簡單。市場表面光鮮誘人,內在卻布滿了荊棘,就像前面我們分析過的,表面看起來無人問津的市場,其內在并不像我們看到的那樣,道理是相通的。 不僅是剛入市的投資者會這樣,入市后大部分投資者也依然無法在此起彼伏的市場中認清現象的本質,更多的是看到股價漲了就采取買進的策略,看到跌了就采取賣出的策略,也就是所謂的追漲殺跌,按自己的情緒行事,博弈(包括心理面、資金面等)之類的可能想都沒有想過,這是市場的常見現象。但主力資金則不得不考慮博弈,而且要善于運用博弈來達到自身運作的目的。上述所說的為何市場表象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市場內在本質的真實反映,除了受自身先入為主的思想影響外(看到市場的這種現象并認為事實本身就是如此),*主要的原因還在于主力資金運作的相對隱蔽性。表面上無人問津,其實暗流在涌動,如果投資者按照這個表面現象得出看起來符合邏輯的預判,結果經常會使人失望。 “無人問津處,暗流在涌動”,很大程度上就是“人棄我取,人取我棄”的思路,這是主力慣用思路,也是主力資金選取適宜買點的絕好機會。不知投資者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則故事: 曾經有個和尚,他不懂得什么技術面、基本面,也不懂得經濟分析,他卻成了資本市場的佼佼者,成為為數不多的能在市場中盈利的人,有人大惑不解:為何自己整天用心研究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局外人卻能獲利頗豐?于是他前去請教和尚,當問及其為何能夠成功時,和尚回答道:“我確實不怎么懂得市場的運行規律,也不能預測接下來將會發生什么,但我佛慈悲,當我看到大家都拋棄手中的股票時,我就盡自己所能買下了,而當大家擠破頭蜂擁而至時,我就賣給他們了,結果就成了現在這樣。” 不管這個故事是真是假,我想它告訴了我們“人棄我取,人取我棄”的深刻道理,同時也告訴我們,資本市場并不是付出努力就有回報的(當然不努力是肯定得不到回報的),如果只知道一味地努力而沒有正確的思想指導,即對市場本質沒有應有的理解,再怎么努力也無濟于事。 我們都知道,水還沒煮開的時候,水面非常平靜,幾乎看不到什么動靜,水下其實已經在冒泡了,而當水面沸騰的時候,這壺水已經燒開了。事物的發展規律是類似的,市場的運行又何嘗不是如此?表面上無人問津的時候,很有可能有暗流在涌動,重心在曲折中慢慢地抬高,等真的有大動作時,人們開始亢奮,很有可能這波行情要告一段落了。這也是行情總是在極度恐慌時發生轉機,在謹慎時推進,在瘋狂中結束的原因。 先發制人,建立底倉 完成標的的選擇只是萬里長征的**步,對于主力資金而言,接下來*重要的就是用米下炊——何時下、下多少的問題,也就是選擇時機入場及建立底倉的問題。 時機的選擇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就算是一個再好的標的,通常也難敵市場的系統性風險,雖然是金子總會發光,但這個過程難免會讓人背負不少壓力,而且該壓力本身并非不可避免。如果一開始就背負太大的壓力,無疑將會對投資者的情緒或既定的策略產生干擾。當然,對于主力資金而言,其運作一般都會被一套嚴格的紀律制約著,以避免非理性行為或重大錯誤的產生,但這樣做或多或少會影響利潤的*大化。所以對于買點的把握至關重要,需要深思熟慮,不輕易出手,出手必運作到底,一般來說這些都是資金管理者遵循的思路,因為他們懂得時機的重要性及嚴肅性。 為何眾多投資者難以從市場中盈利,反而虧損居多?很大原因在于眾多投資者操作的隨意性及缺乏紀律性。在隨性的思維模式指導下,行動*終結果的 80%將是慘淡收場,不得善終。對于為何隨性操作或頻繁操作大多會讓人受傷,其中緣由我們將在后面的章節中重點闡述。當然,了解了主力建倉思維和建倉時主力慣用的一些手法后,讀者對其中的緣由也能略知一二。 對比個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具備個人投資者無法企及的很多優勢,如資金、技術信息、專業水平等,這些優勢能讓主力資金常常先知先覺,先人一步,占據相對主動有利的位置。后知后覺或看不懂其中緣由的投資者很可能被市場,也就是被主力資金牽著鼻子走,這是常見的市場現象。眾多投資者追漲殺跌、拼命廝殺,*終回過頭來才發現,自己仍在原地踏步,或走進了旋渦無法自拔。要想做到與主力資金同步,先知先覺,并不是一件易事,可以說,一般投資者難以企及,一時的同步有可能,長期如此幾乎不可能,因為市場里沒有神仙。追究其中緣由,存在很多方面的原因,既有主觀的人為方面的原因,也存在市場本身運行規律等客觀方面的原因。 主觀人為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指主力資金的運作手法。眾所周知,看到一只好的標的,對于有限的資金而言,誰都希望能夠用有限的資金買到更多的股票。而在資金有限的條件下,唯一的辦法就是個股單價下降,這樣我們才能用有限的資金買到更多數量的個股,以上便是考慮買入價格的問題。對于個人投資者如此,對于機構投資者更是如此。其實換位思考一下就不難理解,作為主力,在已經選好了相關的目標標的的前提下,接下來要做的是什么?毫無疑問就是尋找合適的買點,力爭在有吸引力的價位上建立倉位,有吸引力的價位就是主力資金考慮的重點。怎樣才能找到有吸引力的價位?主要從以下兩方面來考慮:一方面從公司的價值來考慮,即當下價格與內在價值水平情況;另一方面從當下市場環境和本身技術面來考慮。總體來說,在重點考慮上述兩方面后,要做到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感到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 無人問津處,潛流在暗涌 “無人問津”在很大層面上是市場極度恐慌或絕望的表現,市場達到無人問津的程度時 ,市場情緒往往接近冰點,此時一般都是大跌或大跌后的低迷整理期,此時市場失去了賺錢效應,或更多地處于深度套牢的狀態,無法動彈,時間久了,人們甚至對市場不屑理會,從而造成市場一潭死水的局面。然而表面上看起來一潭死水的市場,其內在真的如此嗎?對于大眾來說,眼見為實,能夠看到的東西確實是*有說服力的,人們很有可能把擺在眼前的現象深深地印入腦海,植入內心深處,從而不約而同地認為市場果然不景氣。這是絕大部分投資者的正常思維模式,但事實果真如此嗎?表面現象真的是內在本質的真實反映嗎?若果真如此,為何大部分人的觀點都是錯誤的呢?市場為何總是逆大眾心理而為呢?要是大部分人的看法是對的,為何市場上大部分人都不能盈利,而只有極少的人能盈利呢? 殘酷的結果表明,表面現象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內在市場規律的真實反映,可以說更多的是一種假象或至少不能真實反映內在。為何如此呢?其實從博弈的角度來看,我們很容易找到問題的答案。很多投資者或許從來沒有想過博弈這個問題。眾所周知,股票市場有很大的煽風效應,很多投資者之所以入市,是由于受到別人的影響或看別人很容易就賺到了錢。人們只看到了光鮮的一面,而沒有看到殘酷的一面,就像撿寶似的沖了進來。至于為何看不到殘酷的一面,這是因為人性本是如此,誰都會盡量把自身成功的一面示人,與別人分享成功的喜悅。人們在市場上嘗到一點甜頭時,就會迫不及待地向別人講述成功的經過,而當出現虧損的時候卻只字不提,當作沒有這回事。這也就是為何剛進來的投資者都擁有美好的愿景和十足的信心,只有親身經歷了失敗才知道原來炒股并不簡單。市場表面光鮮誘人,內在卻布滿了荊棘,就像前面我們分析過的,表面看起來無人問津的市場,其內在并不像我們看到的那樣,道理是相通的。 不僅是剛入市的投資者會這樣,入市后大部分投資者也依然無法在此起彼伏的市場中認清現象的本質,更多的是看到股價漲了就采取買進的策略,看到跌了就采取賣出的策略,也就是所謂的追漲殺跌,按自己的情緒行事,博弈(包括心理面、資金面等)之類的可能想都沒有想過,這是市場的常見現象。但主力資金則不得不考慮博弈,而且要善于運用博弈來達到自身運作的目的。上述所說的為何市場表象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市場內在本質的真實反映,除了受自身先入為主的思想影響外(看到市場的這種現象并認為事實本身就是如此),*主要的原因還在于主力資金運作的相對隱蔽性。表面上無人問津,其實暗流在涌動,如果投資者按照這個表面現象得出看起來符合邏輯的預判,結果經常會使人失望。 “無人問津處,暗流在涌動”,很大程度上就是“人棄我取,人取我棄”的思路,這是主力慣用思路,也是主力資金選取適宜買點的絕好機會。不知投資者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則故事: 曾經有個和尚,他不懂得什么技術面、基本面,也不懂得經濟分析,他卻成了資本市場的佼佼者,成為為數不多的能在市場中盈利的人,有人大惑不解:為何自己整天用心研究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局外人卻能獲利頗豐?于是他前去請教和尚,當問及其為何能夠成功時,和尚回答道:“我確實不怎么懂得市場的運行規律,也不能預測接下來將會發生什么,但我佛慈悲,當我看到大家都拋棄手中的股票時,我就盡自己所能買下了,而當大家擠破頭蜂擁而至時,我就賣給他們了,結果就成了現在這樣。” 不管這個故事是真是假,我想它告訴了我們“人棄我取,人取我棄”的深刻道理,同時也告訴我們,資本市場并不是付出努力就有回報的(當然不努力是肯定得不到回報的),如果只知道一味地努力而沒有正確的思想指導,即對市場本質沒有應有的理解,再怎么努力也無濟于事。 我們都知道,水還沒煮開的時候,水面非常平靜,幾乎看不到什么動靜,水下其實已經在冒泡了,而當水面沸騰的時候,這壺水已經燒開了。事物的發展規律是類似的,市場的運行又何嘗不是如此?表面上無人問津的時候,很有可能有暗流在涌動,重心在曲折中慢慢地抬高,等真的有大動作時,人們開始亢奮,很有可能這波行情要告一段落了。這也是行情總是在極度恐慌時發生轉機,在謹慎時推進,在瘋狂中結束的原因。
吳國平操盤手記:主力建倉策略(第4版) 作者簡介
吳國平 廣東興寧人。國平集團董事長,牛散大學堂校長,“幫您調研”創始人,股威宇宙創始人。 1998年入市,年少成名,名副其實的“80后”冠軍操盤手,多所知名高效投資班主講導師。 2006年成為“奧運牛市宣言第一人”,在“998”牛市戰役中獲利上百倍,從小散迅速成長為機構和牛散,有幾十億大規模資金運作經驗。 2007年被《理財周報》評為“中國理財年度人物”。 2017年開創金融文化分享平臺“牛散大學堂”,依托自媒體,打造了從小白到牛散的六大進階“股威宇宙”體系。旨在培養出更多優秀的投資手和操盤手。該體系的核心為“國平成長理論”,“提前、深度、堅持、大格局”是其九字真經,“成長為王、引爆為輔、博弈融合”是其十二字箴言。 2019年進一步打造“幫您調研”平臺。 他善于將實踐和理論結合在一起,是致力于推動中國投資者財經證券教育的領頭人,是市場價值挖掘者、市場博弈大作手,更是大家的良師益友。
- >
煙與鏡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與地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