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偉大的失敗:沙爾克頓的南極探險之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4093784
- 條形碼:9787534093784 ; 978-7-5340-9378-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偉大的失敗:沙爾克頓的南極探險之旅 本書特色
“被冰雪加冕的南極大陸,專為寧靜而生,為人們提供靈感、冒險和觀察世界的新角度。野生動物自由漫步,冰川撞擊著沉入大海,鯨魚就在你的船邊躍出水面。這注定是一趟終生難忘的旅行。”談到南極旅行,就少不了南極探險,就不能不提到英國探險家沙克爾頓爵士,他把一生都給了南極探險。然而他的三次南極探險,都是以失敗告終,但他卻被稱為世上*偉大的領導者。跟隨本書,重溫一下這*偉大的冒險。
偉大的失敗:沙爾克頓的南極探險之旅 內容簡介
本書是英國探險家歐內斯特?沙克爾頓爵士及其27名隊員在1914—1916年南極探險中遭遇艱險的經典故事,由“堅忍號”探險船的船長弗蘭克?沃斯利講述。 “堅忍號”被浮冰困住、壓碎,28人在浮冰上扎營,靠三艘救生艇漂流5個月,到達*近的島嶼——貧瘠荒涼的象島。確信不會有救援隊伍找到他們,沙克爾頓、沃斯利和其他4人乘坐救生艇駛向*近有人居住的南喬治亞島求援。剩下22人留守象島,將他們的生存希望寄托于這場孤注一擲的賭博。而對于沙克爾頓、沃斯利一行6人來說,這是一次壯士斷腕般的航行。 幸運的是,沙克爾頓一行6人以非凡的勇氣和毅力在短短兩周內完成了1280余公里的旅程,期間克服颶風、15米高的海浪和零下53℃的氣溫等難以想象的惡劣環境。 *終,順利救出困在象島的其余隊員,全員生還。 ★ 此次探險的目標為“搶先發售通過南極點穿越南極大陸”,但是*終變成了一部荒野生存的史詩。 ★ “在他所有的成就和偉業中,偉大的當屬這一次失敗。”
偉大的失敗:沙爾克頓的南極探險之旅 目錄
**部 從“堅忍號”到象島
第二部 從象島到南喬治亞島
I
II
III
第三部 橫穿南喬治亞島
I
II
III
偉大的失敗:沙爾克頓的南極探險之旅 節選
沒法睡覺。虎鯨在周圍噴水。我們只能在浮冰上嗵嗵嗵地走來走去,或是擠在還在燃燒的海豹鯨脂周圍,以保持手腳溫暖,直到天亮。 每隔兩小時,我們就煮海豹肉,大吃一頓。 為了解悶,麥基爾羅伊告訴我們如何調配11種不同的雞尾酒,每一種的名字都花里胡哨。他還唱歌講故事,其火辣足以驅走寒意。鮑勃-克拉克以一個笑話壓軸,我記得應該是虎鯨把我們噴上天的笑話。如此自娛自樂直至天亮,盡管氣溫低至零下24℃,我們卻覺得自己在野餐。今天我們瞅見了遠海的5只海角鴿、3只鞘嘴鷗、3只暴風鹱、10只阿德利企鵝、16只南極海燕、數百只雪海燕,以及眾多鯨魚和鋸齒海豹。 盡管麻煩不斷,缺少睡眠,全隊的精氣神還可以,至少我們沒有碌碌無為,而是苦中作樂。生死由天,我們在浮冰上等待、漂浮。無處可逃。更多的艱難險阻在前頭,但我們不能坐以待斃。滿懷希望和樂觀——這也是沙克爾頓爵士一直營造的氛圍。 4月10日,星期一。強烈的東風,陰天,雪颮①,有霧。早上5:30,肉糜糊大受歡迎,尤其是在浮冰上走了一晚上。浮冰被碎冰團團圍住,但我們還是在8:10裝好船下水,一開始只能劃槳。后來碎冰越來越稀疏,可以揚帆。上午11:00,在無冰水面跑了10千米。揚帆之后,浪花飛濺到船上,在海員和物資上結成冰。我們繞著浮冰的北端跑,發現負載過重的救生船在海上跑不快。除了28個人的重量,我們還有3個帳篷、替換衣物、睡袋、普里默斯油燈和煤油爐、船槳、桅桿、船帆,以及全隊三個星期的食物。 跟我和懷爾德商量后,沙克爾頓爵士決定我們必須主要以海豹和企鵝為食。他下令丟棄三分之一的食物,讓我們只剩下兩個星期的口糧。 下午3:30,我們又回到浮冰上,卸貨,把船拖上小冰山。接著又丟棄了一個禮拜的口糧。在我們搭帳篷、固定船的時候,格林把我們丟棄的口糧善加利用。我們吃到了5個月以來*豐盛、*可口的大餐。 據我估算,今天我們跑了16千米。希望一直刮的強烈東風可以帶來順流。為了補昨晚的覺,我們晚上8:00就鉆進睡袋,每個人輪流守1小時的夜。 小冰山長27米,*高處離海面6米。我們美美地睡了12個小時,可是一整晚西北涌浪越來越高。周圍的浮冰被涌浪推來搡去,不停撞擊我們的浮冰,使得它持續脫落變小。4月11日,星期二。我們發現浮冰小了將近一半。強烈的東北風,陰天,有霧。氣溫零下20℃。 涌浪高得嚇人,浮冰把我們團團圍住。這是我見過*壯美的景觀。翻滾推搡的碎冰猶如小山丘,以800米長的波浪席卷而過。幾道黑線和冰縫與白色浮冰形成鮮明對比,那是唯一暗示底下是大海的跡象。但這恰恰不是我們喜歡的,因為浮冰越來越猛烈地撞擊我們的冰山,我們暫時的家園被急速推搡。顯而易見,只要短短幾個小時,我們的立腳點就會蕩然無存。我們將和救生船一起被拋入翻騰起伏的碎冰里,毫無希望。我們焦慮萬分。沙克爾頓爵士、懷爾德和我動不動就爬到冰山*高處,往北眺望,尋找無冰水面,以至于后來我們當中總有一個或幾個留守在山巔。午飯前,我們竟然踩出了一條通往山巔、仿佛有一個軍團經過的凌亂小路。 山坡不斷受損,速度如此之快,我們不得不兩度把船拖到更安全的地方。 不知道過了多久,我們終于瞅見一道黑乎乎的輪廓——無冰水面——從北邊緩緩逼近。這是一場競賽,找到拯救我們的無冰水面,還是坐等立腳點分崩離析。 我們的冰山沉入水下約24米深,真是萬幸,因為冰山底部被不同的洋流裹挾,這使得冰山越發靠近那道黑色的輪廓。 巧不巧——午后2:00——我們終于抵達那片狹窄的無冰水域。浮冰群遠離我們而去的同時,冰山搖搖晃晃,一邊幾乎沉入海里。情急之下,我們讓救生船從1.8米高的懸崖滑入水里。 “詹姆斯‘凱爾德號”被冰架絆住,好在船員應對得當,讓它及時脫困,免遭傾覆。來不及裝貨,我們把物資扔到船上,堆成一團,然后又推又撐,把救生船送到安全之處。真是死里逃生。 我們在松散的浮冰群里左躲右閃,向西約莫行了3干米,方才到達更開闊的水面。這時,落在后面的“斯坦科姆.威爾斯號”有了麻煩。東北方向刮來一股強風,眼看“威爾斯號”就要卡在背風岸①——一塊主浮冰的正面。 我的船速度*快,沙克爾頓爵士讓我們回去,把“威爾斯號”拖離險境。等到我們追上沙克爾頓爵士,已是日落時分。 P18-21
偉大的失敗:沙爾克頓的南極探險之旅 作者簡介
李劍敏,畢業于廈門大學新聞傳播系國際新聞專業。歷任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國新聞周刊》、《鳳凰周刊》、美國《體育畫報》中文版記者、編輯。現為出版人、譯者,翻譯作品近百種,譯有《貓女咪妮》《小紅馬》《北歐神話》《黑湖小學歷險記》等兒童文學作品。
- >
山海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我與地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