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無知(新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789870
- 條形碼:9787532789870 ; 978-7-5327-8987-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無知(新版) 本書特色
★ 米蘭·昆德拉作品全系列煥新重啟,2022年,與昆德拉一起,追問生命的輕與重、快與慢、卷與喪…… ★ 《無知》——米蘭·昆德拉“遺忘三部曲”收官之作 每個離家遠行者的自傳 現代人都是異鄉人
無知(新版) 內容簡介
《無知》是被法國讀書界稱為“遺忘三部曲”的*后一本(前兩本分別是《慢》和《身份》)。米蘭·昆德拉早期作品的主題往往離不開政治和性這兩個主題,但在后期,他的作品中關于政治的題材漸漸淡化而哲思的傾向更為明顯。《無知》述說流亡西方的捷克人回鄉尋根,卻在現實巨大的落差中經歷迷惘、失望及尋找自我的過程:流亡二十年的女主人公重返祖國捷克,歸國途中在巴黎機場邂逅舊相識,然而今非昔比,被中斷的故事總難再續,回歸總難踏實。這是一個尤利西斯式的故事:祖國,懷舊,愛情,自我,衰老,現實等眾多主題層層交織,昆德拉再度展現了他游走于輕重之間,冷靜而憂傷的敘述能力。
無知(新版) 節選
勛伯格的故事 一九二一年,阿諾德·勛伯格宣稱德國音樂會因他本人而在以后的一百年內一直主宰世界樂壇。十二年后,他不得不永遠地離開了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他在美國享有盛譽,他一直堅信自己的作品永遠不會被輝煌所拋棄。他指責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太為當代人著想而忽略了對未來的判斷。他把后人視為自己*堅定的同盟。在一封致托馬斯·曼的措辭嚴厲的信中,他要“兩三百年以后”的時代作證,他與托馬斯·曼誰更偉大會在那時見分曉!一九五一年阿諾德·勛伯格去世。在此后的二十年內,他的作品被冠以二十世紀*偉大的作品,自稱其弟子的才華橫溢的青年作曲家們對其作品推崇備至;但是此后,其作品就遠離了 音樂廳,也走出了人們的記憶。世紀末的今天,還有誰在演奏他的作品?還有誰會提到他?不,我不想愚蠢地嘲笑他的自大,也不想說他高估了自己。一千個不!是他高估了未來。 他的想法出錯了嗎?不。他的想法是對的,只不過他生活在一個高高在上的世界里。他與巴赫、歌德、勃拉姆斯、馬勒等*偉大的德國人探討問題,盡管閃現著智慧的光輝,但是,在精神的高層展開的討論,對下面毫無因由、不合邏輯地發生的一切總是視而不見:兩支大軍為了神圣的事業浴血奮戰;可一個小小的鼠疫病菌卻*終將它們統統掀翻在地。 勛伯格意識到了細菌的存在。早在一九三〇年,他就曾這樣寫道:“收音機是一個敵人,一個冷酷無情的敵人,它不可抵擋地勇往直前,對它的任何抵抗都注定沒有任何希望。”收音機“將音樂灌入我們的大腦……卻不問我們是否喜歡聽音樂,是否具有感受音樂的能力,”就這樣,收音機將音樂變成了一種普通的噪音,眾多噪音中的一種噪音。 收音機是一條小溪流,一切由此開始。接著出現了許多其他的技術手段用以復制、擴充、增強聲音,溪流變成了寬廣的大河。如果說,以往人們出于對音樂的熱愛而聽音樂,那么今天,“不問我們是否喜歡聽音樂”,音樂都在嚎叫,隨時隨地。在高音喇叭里,在汽車上,在飯店里,在電梯里,在大街上,在候車室里,在健身房里,在隨身聽的耳機里,音樂在嚎叫,音樂被改寫、被重新配器、被刪節、被肢解,一段段搖滾、爵士、歌劇,聲浪滾滾,成了大雜燴,弄不清誰是作者(成為噪音的音樂是匿名的),也分辨不出頭尾(成為噪音的音樂是沒有形式的)。音樂就這樣犧牲在音樂的臟水中。 勛伯格了解細菌,意識到細菌的危害,但是在內心深處對它并不十分重視。正如我在上面講到的那樣,他生活在精神的極高層,傲氣阻止了他認真對待一個如此渺小、俗氣、令人反感、令人鄙視的敵人。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是他唯一的旗鼓相當的偉大對手,偉大的競爭對手,他滿懷激情,嚴肅地與之斗爭。為了贏得未來的青睞,他與之決一死戰。 但未來是一條大河,是由音符匯聚而成的洪水,作曲家們的一具具尸體漂浮在枯葉斷枝中間。一天,勛伯格的尸體在翻滾的浪潮撞擊下與斯特拉文斯基的尸體相遇,在姍姍來遲,應當受到譴責的妥協中,兩具尸體繼續朝著虛無(朝著音樂的虛無,即絕對的喧囂)前進。
無知(新版) 作者簡介
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 1929— ),享譽世界的小說家、文學評論家。1929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爾諾,1975年起定居于法國。著有小說《玩笑》《生活在別處》《告別圓舞曲》《笑忘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不朽》《慢》《身份》《無知》《慶祝無意義》、短篇小說集《好笑的愛》、隨筆集《小說的藝術》《被背叛的遺囑》《帷幕》《相遇》、戲劇《雅克和他的主人》等總共十六部作品。1973年獲美第奇外國小說獎,1985年獲耶路撒冷文學獎,2001年獲法蘭西學院文學大獎,2020年獲卡夫卡國際文學獎。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虎
- >
經典常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隨園食單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