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周大新散文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68309
- 條形碼:9787020168309 ; 978-7-02-016830-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周大新散文 本書特色
沒有常見的浮詞華語。樸實的文筆,實在的訴說,卻于無聲處炸開驚雷。不是浮光掠影的游記,是作者對生命、真理和內心精神的發問,寫出了人的悲哀和孤獨。死“是生命的另一種開始”,作為蘇格拉底留給世界的精神遺產,激勵后來者勇敢地追求真理,絕不盲從。 ——第七屆老舍散文獎 授獎詞 這本《周大新散文》,收入了周大新不同時期所寫作的散文作品90篇,根據寫作的主要內容來看,這些作品大致可分為四個大類:家園寄情、軍旅書懷、旅游紀行、讀書記感。這些以次編來的作品,雖然描寫對象有所不同,所述內容各各有別,但卻內含了一條主線,凸顯了一個重點,那就是依照作者的青春成長和人生足跡,訴說兒時往事,敘說軍營生活,記錄旅游見聞,記述閱讀感受。 ——著名評論家 白燁 作為從河南走出去的作家,周大新是故鄉的兒子,他一直回望并思考著故鄉。在今天城市化進程中,土地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么?“每次返鄉看到鄉村的變化,我都在思考,中國的農村該向哪里走。” ——《北京日報》 周大新在這些散文作品中找到了傳播的密鑰,他已經可以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建立起對精神世界的認知。這種建立在文本與讀者之間的情感交流,或許正是散文作品的立足之本。 ——中國軍網 周大新散文以小見大的切口,讓讀者聞到了土地的溫度。就此,文以載道的初衷也就渾然天成了。 ——搜狐網
周大新散文 內容簡介
本書精選周大新經典散文九十篇,包含歷史感懷、讀書心得和故鄉紀行等主題。既有《長在中原十八年》《地上有草》《再愛田園》《親愛的軍營》等名篇,也有《將帥們》《獎賞欺騙》《享受生活》《你能拒絕誘惑?》等具備歷史縱深感和思考含量的文字。全書配多幅照片,圖文并茂,全面呈現了周大新在散文方面的創作成就。
周大新散文 目錄
目錄
活在鄉間
村邊水塘
再愛田園
死死生生
地上有草
一劑藥
昨日琴聲
*后一季豌豆
一盅茶
羊奶豆
背棄田野
回望來路
在鄉間
在構林
鄉下老人
夏夜聽書
吃甘蔗
農家美味
面條的前世今生
鄉村世界
說秋收
糧簍與糧倉
圓形盆地
長在中原十八年
步入軍營
**次上哨
沒有繡花的手帕
親愛的軍營
電與新戰法
邊塞傳說
酒在軍中
當兵上戰場
川籍班長
獎賞欺騙
去看戰場
回眸“羅馬和平”
將帥們
但愿和平能長久
閑話照片
當年野營在山東
記住往日的戰爭
留影泰安
滇南戰地見聞
面對“假設”之答
隨時準備出征
來到城市
我愛煙臺
英雄山
走進廣場
冰之炫
話說知府衙門
涼州城漫步
磚
大眾橋
旁觀者
又見青瓷
快活“青創會”
魯院的周末
南陽美玉
西安求學憶
在奧迪A4的家里
遙想文王演周易
揣度孔明
曹操的頭顱
想起范仲淹
游走國外
走進耶路撒冷老城
在拿破侖退卻的道路上
在蘇格拉底被囚處
享受生活
喜歡雅西
又見“美麗”
天下湖多性不同
走近佩雷斯
鉆進書中
讀《復活》
卡爾維諾的啟示
你能拒絕誘惑?
感謝丹納
關于《墻上的斑點》
奇妙的《發條橙》
骨架美了也誘人
人生盡頭的盤點
《沒有被征服的女人》的魅力
看《海》
擺脫飄蕩狀況的努力
“人世”定義
難忘陀氏《罪與罰》
站在歐亞兩洲的連接處
*好的安慰
奇妙的想象
情愛新品種
阿里薩之愛
認識娜塔莎
愛琴海邊的相識
周大新散文 節選
多年后,當我回想當兵這件事時我才明白:一個人,可以影響另一個人的命運;一個機會,可以使一個人的人生發生重大改變。 我坐上了東去的運兵悶罐列車,我隔著列車門縫望著疾速后退的中原大地,心里有依戀,有不舍,但都很輕微,心中鼓蕩著的,多是歡喜。 我終于可以獨自外出闖蕩了…… ——《長在中原十八年》 長在中原十八年 在中原長到十八歲,之后,方去山東當了兵。 十八年的中原生活,前三年的情景在我腦子里是個空白。只能從娘片段的話語中知道,我身子皮實,學會走路比較早;能吃,總是吃得肚子滾圓,被鄰居們稱為小胖子;黑,尤其是夏天出了汗,又黑又滑像泥鰍;膽小,怕黑,天一黑就不敢亂跑。村里的老人們喜歡喊我:黑蛋。 這三年是在懵懵懂懂過日子,會哭,但不記得苦和惱;會笑,但不記得歡和樂。 第四年的日子在我腦子里劃了些很淺的刻痕。我如今還能記住的,是奶奶把白饃掰碎泡在碗里,放點鹽末和香油喂我,我記得那東西很好吃。再就是一件事中的一個場景和兩句對話:奶奶去世入殮時,我被人抱起去看奶奶躺在棺材里的樣子。只聽見一個人說,娃子太小,看了怕會做噩夢。另一個人說,他奶奶親他,讓他看看吧…… 連奶奶的長相也沒能記清楚。 這一年我模糊感覺到了,我可以依靠的親人會和我分離。 長到第五年,記憶變得連貫了。這一年發生的大事是舅舅娶親。舅媽家在十里地之外的一個村子,早上空轎去迎舅媽,讓我坐在轎里壓轎。童子壓轎是我們那兒的規矩。不知道是抬轎的那些人故意搗蛋還是轎有問題,反正我在轎里被弄得左右亂晃,沒有我原來猜想的舒服,下轎撒尿時提出不坐轎,結果被訓了一頓。 這一年,我正式開始了我快樂的童年生活。我們那兒的地勢算是平原,平原上的田野有一種空闊之美。春天,鳥在天上翻飛,大人們在麥田里鋤草,我和伙伴們就在田埂上瘋跑玩鬧;夏天,蟬鳴蛙叫,大人們在雨后的田里疏通水道排水,我和伙伴們則脫光了衣裳在田頭的河溝里戲水歡笑;秋天,大人們在揮著釘耙挖紅薯,我們則在紅薯堆里找那種芯甜皮薄的啃著吃;冬天,雪花飄飛,我們會跟在打兔子的人身后跑著聽他的槍響……就是從這時候起,我開始感到人離不開土地。沒有田地,人活得會很乏味。 那時家里吃得*多的是紅薯。早上吃紅薯稀飯和紅薯面餅,中午吃蒸紅薯和涼拌紅薯絲,晚上吃紅薯干稀粥和紅薯面窩頭。夏天的中午,娘有時也蒸點紅薯面面條或拌點紅薯粉涼粉,總之,差不多頓頓離不開紅薯。盡管娘不時給我點優待,變著法子讓我吃點別的,可我還是一聽見“紅薯”肚子里就難受,就想哭。也是因此,我的**個理想開始出現:此生不吃紅薯。 這一年我開始跟著大人們上街去趕集。離我們家*近的集鎮是構林鎮,我們村離鎮六華里,這段路程對當時的我來說,是個不短的距離,可我跑得興致勃勃,只有實在跑不動了才會爬上大人們的脊背讓背了走。到街上就會看到好多好多的人,就會在商店里見到好多沒有見過的好東西,就會看到耍猴的,就會喝一碗好喝的胡辣湯,啃一根甜甘蔗,如果父親能賣出些雞蛋和兩只雞,我還能吃到包有玻璃紙的糖塊。也是從這時我開始覺得:外邊的世界比村子里好。
周大新散文 作者簡介
周大新,1952年生于河南鄧州,1970年從軍,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先后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人民文學獎、馮牧文學獎、茅盾文學獎、老舍散文獎、“中國好書”獎、中國出版政府獎等。有《周大新文集》18種20卷問世。現居北京。 周大新在小說創作之外,在散文寫作方面也頗有收獲,尤其是歷史感懷、讀書心得和故鄉紀行類散文,形成了獨特的風格,有值得關注的歷史縱深感和思考含量。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莉莉和章魚
- >
隨園食單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