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大自然的調色盤:解碼110種顏色的起源與命名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78894
- 條形碼:9787568078894 ; 978-7-5680-7889-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自然的調色盤:解碼110種顏色的起源與命名 本書特色
· 美、英知名圖書網站百人5星好書。 · 初次總體介紹“維爾納色彩命名法”,多位色彩學專家用1000張彩圖詮釋色彩來源與大自然的神秘互動! “維爾納色彩命名法”是德國地質學之父維爾納發明的一套描述顏色的科學術語。1814年,“維爾納色彩命名法”正式出版,它也成了達爾文搭乘“小獵犬號”開啟探索之旅前的必讀書。隨著這套命名法被越來越多的動物學家、植物學家、礦物學家等科學家所接受與完善,顏色也從起初的79種增補至110種。而后成為了19世紀廣泛應用的色彩分類法和命名法。兩個世紀之后,無論是潘通色號、顏料制造,還是醫學測量,甚至測量天空藍色的透明度,其顏色分類的科學依據仍舊離不開“維爾納色彩命名法”。 · 世界知名藝術出版社Thames &Hudson繼《色彩解析》后的又一色彩之書力作!中文版與全球多語言版本同步發行!
大自然的調色盤:解碼110種顏色的起源與命名 內容簡介
本書完整呈現了“維爾納色彩命名法”中的110種顏色,通過1000張動物、植物、礦物類別的插圖,介紹這110種顏色命名的由來,以及目前西方世界對“維爾納色彩命名法”的研究與解讀。 “維爾納色彩命名法”是德國地質學之父維爾納發明的一套描述顏色的科學術語。1814年,“維爾納色彩命名法”正式出版,它也成了達爾文搭乘“小獵犬號”開啟探索之旅前的推薦閱讀書。隨著這套命名法被越來越多的動物學家、植物學家、礦物學家等科學家所接受與完善,顏色也從起初的79種增補至110種,而后成為了19世紀廣泛應用的色彩分類法和命名法。兩個世紀之后,無論是潘通色號、顏料制造,還是醫學測量,甚至測量天空藍色的透明度,其顏色分類的科學依據仍舊離不開“維爾納色彩命名法”。
大自然的調色盤:解碼110種顏色的起源與命名 目錄
自然界的色彩參考系統 6
概述 16
維爾納色彩命名法的起源、發展與影響 傳統顏料專家帕特里克﹒巴蒂
**章 白色系、灰色系和黑色系 36
維爾納的礦物學體系及維爾納色彩命名法成為塞姆顏色標準的原因 彼得﹒戴維森 74
第二章 藍色系和紫色系 88
動物學的色彩是主觀的還是系統化的? 伊萊恩﹒察瓦特 122
第三章 綠色系 144
塞姆色彩圖表在植物學中的起源與影響 朱莉婭﹒西蒙尼 172
第四章 黃色系和橙色系 190
全部通用?維爾納色彩命名法如何成為通用標準及其在醫藥學的特定應用 安德烈﹒卡利克澤克 224
第五章 紅色系和棕色系 236
當代印刷商、藝術家及裝潢師的顏色參考 282
參考文獻 284
圖片來源 286
索引 288
致謝 290
作者簡介 290
大自然的調色盤:解碼110種顏色的起源與命名 節選
1774年,為了更好地識別和描述礦物,德國地質學家亞伯拉罕·戈特洛布·維爾納(AbrahamGottlob Werner,1749—1817年)根據礦物的外物特征,設計出一套分類系統。他認為顏色是識別礦物的重要因素,并為此命名了54種顏色,每種顏色都有相對應的礦石樣例。在之后的四十多年里,維爾納進一步修改并擴展顏色命名,并定期將更新的數據提供給學生,學生可以在自己的研究中使用或者增添這些數據。1814年,蘇格蘭藝術家帕特里克·塞姆(Patrick Syme,1774—1845年)將已命名的顏色術語增加到108個,到1821年時又增加到110個。在維爾納提供的礦石樣例的基礎上,塞姆補充了動物和植物樣例,并且還給每一種標準顏色增加了展示色卡。 以下13頁書稿來自塞姆所著的《維爾納色彩命名法》(Werner’s Nomenclature of Colours,1821年,第二版)。這本書中有110個標準顏色的術語和對應的色卡,并基本標明了每種顏色對應的動物、植物或礦石。標準顏色分為10組,分別為白色系、灰色系、黑色系、藍色系、紫色系、綠色系、黃色系、橙色系、紅色系和棕色系。本書第8頁至第9頁展示了維爾納收藏的所有礦石,每種礦石下面的色卡和名稱摘自塞姆的《維爾納色彩命名法》第二版。 本書完全依照塞姆的著作進行編寫,并進一步將其深化。其中每個標準顏色都單獨成頁,并附有塞姆書中展示的動物、植物和礦石的圖片。如果哪個顏色沒有對應圖片,本書會相應補充(標注*記)。塞姆所提供的色卡和原始的參照以及顏色描述語會展示在每個顏色初始頁的上方,他在描述語旁加上“W”符號表示這個顏色名稱源自維爾納的早期或修訂版顏色表。請注意,塞姆的色卡中的顏色和插圖隨著時間的推移愈發模糊不清,所以本書補充展示了一些19世紀自然學家們的研究內容,其中每個樣本都輔以塞姆的標準顏色,目的是向自然學家和藝術家們展示顏色的用法。
大自然的調色盤:解碼110種顏色的起源與命名 作者簡介
帕特里克·巴蒂是《色彩解析》(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8年出版)一書的作者,也是倫敦專業顏料公司Papers and Paints的所有者。他經營著一家為歷史建筑提供涂料和顏色建議的咨詢公司,一直以來與多樂士和小格林合作,為英國的遺產研發出一系列傳統涂料顏色。 彼得·戴維森是蘇格蘭國家博物館礦物部的館長。館中他負責管理博物館的礦物和隕石收藏,為博物館和世界各地的其他機構舉辦展覽,并對礦物學的歷史進行研究。 伊萊恩·察瓦特目前正在牛津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與倫敦大學學院合作進行一個博物學模型和鑄件的博士研究項目;她曾在科克大學學院和倫敦林奈學會擔任特別收藏館員。 朱莉婭·西蒙尼是一名文物保護學家、古生物學家和藝術歷史學家,目前正在柏林工業大學研究一篇關于18世紀歐洲色彩體系的博士論文。 安德烈·卡利克澤克致力于顏色標準的精進,啟蒙時期的理論醫學和視覺感知的進化和生態影響;他是德國光學博物館的成員,并部分參與到創新項目Cultur3D中,該項目致力于探索文化資產3D建模的新可能性。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史學評論
- >
巴金-再思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