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伽利略傳:現代科學之父的探索與抗爭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41513
- 條形碼:9787521741513 ; 978-7-5217-4151-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伽利略傳:現代科學之父的探索與抗爭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中學生、科研工作者、一般傳記讀者1. 知名天體物理學家、暢銷科普作者為大眾所作的伽利略傳記,講述這位現代科學之父的生平、科學成就、磨難與精神遺產,以現代科學家的眼光評價伽利略發明發現的科學意義,兼具歷史傳記和自然科普價值。 2. 伽利略所代表的科學精神和實證方法,使他成為現代物理學乃至現代科學的奠基人。一方面,伽利略堅定的科學新年以實驗證據和理論思考為基礎,而不是服從權威與經典文本的解釋。他的力學實驗與天文學觀察,都展示出了他杰出的d創性;另一方面,他堅持用意大利語而不是拉丁語寫作,擅長使用視覺圖像展示他的成果,這使得他的科學理論獲得廣泛的傳播和影響力。同時他在晚年與教會論戰、堅持捍衛日心說觀點時展現出莫大的勇氣。這些個人閃光點是伽利略在今天依然獲得科學家標桿地位的原因。他啟發了人們在今天應當用什么樣的方法相信科學。 3. 伽利略作為一名文藝復興時代的“人文主義科學家”,一個“文藝復興全才”,代表了通識教育打破科學與人文知識的邊界的可能。伽利略不僅是現代科學之父,同時在音樂、繪畫、詩歌方面有深厚造詣,這幫助了他解釋并傳播復雜晦澀的天文學觀點。而他的力學見解,則收到了但丁《神曲》的啟發。伽利略的經歷說明,人類思想的所有成就都是其身處的文化的一部分。在現代教育越來越鮮明地區分文科、理科的差別,造成了“兩種文化”的分裂,但如瑪莎·努斯鮑姆所言,現代教育目的應當是“傳授批判性思維的技能,培養想象力”,在科學和人文的一切陣線上掃清無知。伽利略作為人文主義的科學家的經歷,應當對學生及其教育者有所啟發。
伽利略傳:現代科學之父的探索與抗爭 內容簡介
伽利略作為現代科學研究方法的開創者,被愛因斯坦譽為“現代物理學之父,甚至是整個現代科學之父”,哲學家伯特蘭·羅素也說,他是“現代科學偉大的奠基人”。 伽利略的杰出科學成就之一,莫過于將觀測天體、繪制星圖的古老藝術,革新為一項探索宇宙奧秘、定位人與地球位置的科學事業,他也因為發展并捍衛哥白尼的日心說,而遭到當時宗教裁判所的質疑、審判和軟禁,成為科學目前為思想自由、學術自由而戰的標桿。 馬里奧·利維奧作為一名當代天體物理學家,少有的以科學家的視角來講述伽利略的生平故事,評價他的科學成就與科學精神遺產。圖像、發現、戲劇性、性、勇氣、長壽與傳播——作者以此描摹了這位現代科學奠基人的常青形象。 今日天文望遠鏡的觀測結果,證明了伽利略在四百年前對月球、木星、太陽黑子觀察的精妙之處;而今天科學理論和觀念依舊遭到否認和質疑的現象,也說明了伽利略為真理而抗爭的科學精神仍有無限啟迪。
伽利略傳:現代科學之父的探索與抗爭 目錄
前言 I
**章 反抗有理 1
第二章 一位人文主義科學家 19
第三章 斜塔與斜面 35
第四章 哥白尼的信徒 61
第五章 每個作用力都有一個反作用力 95
第六章 陷入雷區 121
第七章 愚蠢而荒謬的主張 143
第八章 假名之下的戰爭 153
第九章 《試金者》 169
第十章 《關于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 177
第十一章 風暴前夕 193
第十二章 審判 201
第十三章 “ 我聲明放棄、詛咒并憎惡” 213
第十四章 一位老人,兩種新科學 223
第十五章 晚年歲月 231
第十六章 皮奧·帕斯基尼的傳奇故事 237
第十七章 伽利略與愛因斯坦對科學和宗教的看法 245
第十八章 一種文化 257
致謝 263
注釋 267
參考文獻 283
伽利略傳:現代科學之父的探索與抗爭 節選
前言作為一名天體物理學家,我一直被伽利略深深吸引。畢竟,他是現代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的奠基人。他讓一個古老的專業成為一扇了解宇宙深處奧秘和驚人奇觀的窗口。不僅如此,他還是為學術自由而戰的象征。伽利略將透鏡固定在一個空心圓柱體兩端,僅用這樣簡單的組裝就徹底顛覆了我們對宇宙的理解、對人在宇宙中位置的理解。在他身后400 年,我們發明出了伽利略望遠鏡的玄孫——哈勃太空望遠鏡。我作為一名科學家,運用哈勃太空望遠鏡工作了幾十年(直到2015 年)。經常有人問我,為什么哈勃望遠鏡能獲得科學史上*知名項目之一的標桿地位?目前我至少找出6 個讓哈勃望遠鏡廣受歡迎的主要原因。這些原因的順序不分先后,它們分別是:· 這架太空望遠鏡可以產生超乎想象的圖像,它被一位記者稱為“ 科學時代的西斯廷教堂”。· 哈勃太空望遠鏡為實際的科學發現做出了重大貢獻:從確定太陽系外行星大氣層的構成,到發現宇宙膨脹正在加速的驚人事實。· 圍繞哈勃望遠鏡有個戲劇性事件:在望遠鏡發射升空幾星期后,人們發現它的反射鏡存在缺陷,這件事*初被認為是災難性的失敗,后來卻轉變為一次巨大的成功。· 科學家與工程師的聰明才智,加上宇航員的勇氣,共同克服了難以想象的技術挑戰,他們在地球上空幾百千米的地方維修和升級望遠鏡。· 哈勃望遠鏡的壽命很長,它在1990 年成功發射升空,2019 年依然在出色地工作。· 哈勃望遠鏡項目的傳播與推廣計劃效果卓著,它以高效的、引人入勝的、方便快捷的方式,將研究成果傳播給科學家、教育工作者與公眾。在我仔細研究伽利略的生平與成就時,我驚訝地發現我腦海中出現了相同的關鍵詞:圖像、發現、戲劇性、獨創性、勇氣、持久性以及傳播。首先,伽利略運用他對月球表面的觀察,創造出令人嘆為觀止的圖像。其次,雖然他對太陽系和銀河系的驚世發現并不能確證世界符合哥白尼的地球繞日運動學說,但這些發現摧毀了托勒密地心說宇宙觀的穩固地位。*后,伽利略的一生充滿戲劇性;他在力學實驗中表現出杰出的獨創性,在捍衛自己觀點時則表現出莫大勇氣;他成功地傳播了他的研究成果,讓人們能夠獲取這些知識;他的思想也成為現代科學建立的基礎,這些使得伽利略及其故事永垂不朽。你可能會好奇,既然已經有不少關于伽利略的優秀傳記以及對他成就的分析,為什么我會覺得有必要再寫一本關于伽利略的書呢?我的決定背后有三個主要原因。首先,我意識到現有的這些傳記很少是由研究型天文學家或天體物理學家撰寫的。我認為,或者至少希望,一個積極從事天體物理研究的人,能夠給這個似乎已經過度發掘的領域帶來新的視角與見解。在這本書中,我特別嘗試將伽利略的發現放在今天的知識、思想與學術背景下討論。其次,也是*重要的一點,現在的讀者會驚訝地發現,伽利略的時代與今天的情況十分相似。反對科學之人身居高位,并在政治上采取反科學態度;科學與宗教之間存在著不必要的沖突;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分裂不斷擴大。我們今天就生活在這樣一個世界里。伽利略的故事強有力地提醒了我們思想自由的重要性。與此同時,他復雜的性格是在文藝復興后期意大利與佛羅倫薩的社會背景下形成的,他完美地證明了人類思想的所有成就,都是某一種文化的一部分。*后,許多優秀的學術性傳記中有些內容讀起來相當深奧,又過分詳細,受過教育但沒有專業知識的人讀來也是如此。我想為這個舉世矚目之人的生平與成就提供準確又簡潔易懂的記述。從某種意義上說,我是在愚拙地嘗試追隨伽利略的腳步。他堅持用意大利語而非拉丁語發表眾多科學發現,正是為了讓每一個受過教育的人從中受益,而不是為少數精英人士服務。我希望這部伽利略的生平故事也能做到這一點,并能傳達其中的重要意義。
伽利略傳:現代科學之父的探索與抗爭 作者簡介
馬里奧·利維奧(Mario Livio)以色列裔美國天體物理學家,科學與數學的暢銷科普作家,目前就任于巴爾的摩的哈勃太空望遠鏡研究所,是美國科學促進學會會員、卡內基基金會“世紀優秀教授”,皮亞諾獎和國際畢達哥拉斯數學暢銷書獎等多項大獎。在《自然》《經濟學人》《科學》上發表的400余篇論文均獲得很高的贊譽。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
- >
山海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