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wǎng)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shù)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fā)明與發(fā)現(xiàn)
-
>
神農(nóng)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分子生物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324726
- 條形碼:9787030324726 ; 978-7-03-032472-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分子生物學 內容簡介
生命科學是21世紀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之一,分子生物學是生命科學中發(fā)展*迅速的學科之一。本書從分子生物學定義出發(fā),即以DNA和RNA這兩類生物大分子為主線,由淺入深地敘述了這些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及其表達、調控。考慮到全書在編排上的系統(tǒng)性以及內容的完整性,將病毒的分子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研究技術也做了簡單介紹。本書共分13章,以較簡明的形式概括了分子生物學的核心內容,全面重點地闡述了分子生物學的基本理論,突出介紹了學科發(fā)展的前沿動態(tài)。
分子生物學 目錄
目錄
1論1
1.1引言1
1.1.1分子生物學的概念1
1.1.2分子生物學與其他學科間的關系1
1.2分子生物學的研究內容7
1.2.1結構分子生物學7
1.2.2遺傳信息的傳遞規(guī)律8
1.2.3基因、基因組和蛋白質組9
1.2.4基因的表達和調控10
1.2.5基因工程11
1.3分子生物學的發(fā)展歷程12
1.3.1準備和醞釀階段12
1.3.2現(xiàn)代分子生物學的建立和發(fā)展階段12
1.3.3初步認識生命本質并開始改造生命的深人發(fā)展階段13
本章小結15
延伸閱讀15
思考題16
2生物大分子17
2.1生物大分子概述17
2.1.1生物大分子的概念17
2.1.2生物大分子的化學結構18
2.1.3生物大分子的高級結構20
2.1.4生物大分子的自組裝22
2.2核酸23
2.2.1DNA的結構與功能23
2.2.2RNA的結構與功能32
2.2.3核酸的變性、復性和分子雜交36
2.3蛋白質38
2.3.1蛋白質的結構38
2.3.2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41
2.4其他生物大分子42
2.4.1脂類42
2.4.2多糖類大分子43
2.4.3核蛋白44
本章小結45
延伸閱讀45
思考題46
3基因與基因組47
3.1基因的概念及歷史演變47
3.2基因的類型49
3.2.1基因的命名49
3.2.2斷裂基因50
3.2.3重疊基因51
3.2.4移動基因51
3.2.5假基因52
3.2.6基因家族52
3.3基因組53
3.3.1基因組的概念53
3.3.2病毒的基因組54
3.3.3原核生物的基因組55
3.4真核生物的基因組56
3.4.1真核生物基因組的特點56
3.4.2真核生物基因組的重復序列56
3.4.3細胞器基因組58
3.5結構基因組學59
3.5.1遺傳圖譜60
3.5.2物理圖譜60
3.5.3基因組圖譜的應用61
3.6功能基因組學61
3.6.1轉錄組學61
3.6.2蛋白質組學62
3.6.3生物信息學62
3.6.4模式生物體基因組研究63
3.7人類基因組計劃63
本章小結64
延伸閱讀65
思考題65
4DNA的復制66
4.1DNA復制的機理與體系66
4.1.1DNA復制的機理66
4.1.2DNA復制的體系67
4.2原核生物DNA復制的過程71
4.2.1復制的起始71
4.2.2復制的延伸73
4.2.3復制的終止75
4.3真核生物DNA復制的特點77
4.3.1染色質復制77
4.3.2復制起點及復制速度78
4.3.3DNA聚合酶78
4.3.4RNA引物和岡崎片段78
4.3.5DNA復制與細胞周期78
4.3.6末端復制與端粒酶78
4.4DNA復制的忠實性及復制調控80
4.4.1DNA復制的忠實性80
4.4.2DNA復制的調控81
本章小結82
延伸閱讀83
思考題83
5DNA的損傷、修復與突變84
5.1DNA的損傷84
5.1.1DNA損傷的因素84
5.1.2DNA損傷的類型87
5.2DNA損傷的修復88
5.2.1錯配修復89
5.2.2切除修復89
5.2.3直接修復91
5.2.4重組修復92
5.2.5SOS反應94
5.3DNA的突變95
5.3.1DNA突變的概念95
5.3.2DNA突變的類型95
5.4DNA突變的回復96
5.4.1回復突變96
5.4.2基因內校正與基因間校正97
5.5定向誘變99
5.5.1定向誘變的方法99
5.5.2定向誘變的應用101
本章小結102
延伸閱讀102
思考題103
6轉錄104
6.1轉錄的概述104
6.1.1轉錄的一般特征104
6.1.2轉錄的酶學105
6.2原核生物的轉錄110
6.2.1轉錄的起始110
6.2.2轉錄的延伸112
6.2.3轉錄的終止114
6.3真核生物的轉錄115
6.3.1真核生物基因轉錄概述115
6.3.2真核生物轉錄的機理117
6.4RNA轉錄后的加工123
6.4.1原核生物RNA轉錄后的加工123
6.4.2真核生物RNA轉錄后的加工125
6.5轉錄的抑制129
6.5.1堿基類似物129
6.5.2DNA模板功能抑制物130
6.5.3RNApol抑制劑131
6.6RNA的降解131
6.6.1酶促降解131
6.6.2其他方式132
本章小結133
延伸閱讀133
思考題134
7翻譯135
7.1蛋白質生物合成概述135
7.1.1遺傳密碼135
7.1.2蛋白質生物合成的五個階段137
7.2蛋白質生物合成的分子基礎138
7.2.1mRNA是蛋白質生物合成的模板138
7.2.2tRNA轉運活化的氨基酸139
7.2.3核糖體是蛋白質生物合成的部位140
7.3翻譯的過程142
7.3.1原核生物的蛋白質合成142
7.3.2真核生物的蛋白質合成147
7.4蛋白質合成的抑制劑148
7.5蛋白質合成后的加工廳輸150
7.5.1蛋白質合成后的加工150
7.5.2蛋白質合成后的運輸153
本章小結158
延伸閱讀158
思考題158
8原核生物基因的表達調控159
8.1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概述159
8.1.1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的幾個概念160
8.1.2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的兩種機制——正調控和負調控161
8.1.3翻譯水平上的調控163
8.2操縱子學說164
8.3乳糖操縱子學說165
8.3.1組成與結構165
8.3.2乳糖操縱子的負調控誘導模型165
8.3.3分解代謝產(chǎn)物阻遏啟動子的正調控系統(tǒng)166
8.4色氨酸操縱子學說169
8.4.1色氨酸操縱子的負控制阻遏模型170
8.4.2色氨酸操縱子的弱化系統(tǒng)170
8.4.3阻遏與弱化作用的協(xié)調172
8.5阿拉伯糖操縱子173
8.5.1阿拉伯糖操縱子結構和功能173
8.5.2AraC蛋白的正、負調節(jié)作用173
8.6組氨酸操縱子175
8.6.1組氨酸合成代謝操縱子175
8.6.2組氨酸利用操縱子175
本章小結176
延伸閱讀176
思考題176
9真核生物基因的表達調控177
9.1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的概述177
9.2DNA及染色體水平的調控178
9.2.1真核基因的轉錄與染色質的結構變化相關179
9.2.2基因擴增180
9.2.3基因重排與變換181
9.3轉錄水平的調控!82
9.3.1順式作用元件182
9.3.2反式作用因子!84
9.4轉錄后水平的調控!87
9.4.1mRNA前體加工的分子機制187
9.4.2轉錄后加工水平上的調控189
9.4.3RNAi196
9.5翻譯水平的調控198
9.5.1真核生物mRNA的“掃描模式”與蛋白質合成的起始199
9.5.2mRNA的穩(wěn)定性與基因表達調控199
9.5.3可溶性蛋白質因子的修飾與翻譯始調控200
9.5.4翻譯后調控20!
本章小結201
延伸閱讀201
思考題201
10基因重組203
10.1基因重組概述203
10.2同源重組204
10.2.1同源重組的分子機制204
10.2.2同源重組的酶學206
10.3細菌的基因轉移與重組207
10.3.1接合作用208
10.3.2轉化作用209
10.3.3轉導作用209
10.3.4細菌的細胞融合209
10.4位點特異性重組210
10.4.1λ噬菌體對E.coli的整合與切除210
10.4.2細菌的特異位點重組213
10.5轉座重組213
10.5.1原核生物的轉座子214
10.5.2真核生物的轉座子216
10.5.3轉座的分子機制219
10.6重組DNA的應用221
10.6.1轉基因動物和植物221
10.6.2轉基因技術應用于疾病診斷、治療和預防221
10.6.3基因打靶221
本章小結222
延伸閱讀222
思考題222
11基因工程223
11.1基因工程概述223
11.1.1基因工程的基本過程223
11.1.2基因工程的研究意義224
11.2基因工程中的工具酶224
11.2.1限制性內切核酸酶224
11.2.2連接酶226
11.2.3DNA聚合酶227
11.2.4逆轉錄酶227
11.2.5其他用于DNA重組的工具酶227
11.3基因工程的常用載體228
11.3.1質粒載體229
11.3.2λ噬菌體載體230
11.3.3黏粒載體(柯斯質粒載體)231
11.3.4真核生物載體232
11.3.5人工染色體載體234
11.4基因文庫的構建235
11.4.1基因文庫的類別235
11.4.2基因文庫的完備性236
11.5重組體的構建、轉化及鑒定237
11.5.1重組體的構建237
11.5.2重組體導人宿主細胞238
11.5.3重組子的鑒定239
11.6基因工程的應用及展望240
11.6.1基因工程藥物240
11.6.2基因治療241
11.6.3基因工程在農(nóng)業(yè)上的應用241
11.6.4基因工程在其他領域中的應用242
11.6.5基因工程研究展望242
本章小結242
延伸閱讀243
思考題243
12分子生物學常用的研究技術244
12.1概述244
12.2核酸的分離提取和電泳檢測244
12.2.1核酸的分離提取244
12.2.2核酸的純化247
12.2.3核酸的定量和保存247
12.2.4核酸的電泳檢測248
12.3聚合酶鏈反應248
12.3.1PCR反應的原理248
12.3.2PCR反應的體系和步驟249
12.3.3PCR技術的發(fā)展及應用250
12.4分子標記251
12.4.1分子標記的種類及其檢測的技術251
12.4.2分子標記的應用254
12.5核酸分子雜交254
12.5.1印跡雜交254
12.5.2核酸原位雜交255
12.6生物芯片技術257
12.6.1生物芯片的種類257
12.6.2生物芯片的制備257
12.6.3生物芯片的應用258
12.7基因敲除與基因沉默259
12.7.1利用基因同源重組進行基因敲除259
12.7.2RNAGI起的基因沉默
1論1
1.1引言1
1.1.1分子生物學的概念1
1.1.2分子生物學與其他學科間的關系1
1.2分子生物學的研究內容7
1.2.1結構分子生物學7
1.2.2遺傳信息的傳遞規(guī)律8
1.2.3基因、基因組和蛋白質組9
1.2.4基因的表達和調控10
1.2.5基因工程11
1.3分子生物學的發(fā)展歷程12
1.3.1準備和醞釀階段12
1.3.2現(xiàn)代分子生物學的建立和發(fā)展階段12
1.3.3初步認識生命本質并開始改造生命的深人發(fā)展階段13
本章小結15
延伸閱讀15
思考題16
2生物大分子17
2.1生物大分子概述17
2.1.1生物大分子的概念17
2.1.2生物大分子的化學結構18
2.1.3生物大分子的高級結構20
2.1.4生物大分子的自組裝22
2.2核酸23
2.2.1DNA的結構與功能23
2.2.2RNA的結構與功能32
2.2.3核酸的變性、復性和分子雜交36
2.3蛋白質38
2.3.1蛋白質的結構38
2.3.2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41
2.4其他生物大分子42
2.4.1脂類42
2.4.2多糖類大分子43
2.4.3核蛋白44
本章小結45
延伸閱讀45
思考題46
3基因與基因組47
3.1基因的概念及歷史演變47
3.2基因的類型49
3.2.1基因的命名49
3.2.2斷裂基因50
3.2.3重疊基因51
3.2.4移動基因51
3.2.5假基因52
3.2.6基因家族52
3.3基因組53
3.3.1基因組的概念53
3.3.2病毒的基因組54
3.3.3原核生物的基因組55
3.4真核生物的基因組56
3.4.1真核生物基因組的特點56
3.4.2真核生物基因組的重復序列56
3.4.3細胞器基因組58
3.5結構基因組學59
3.5.1遺傳圖譜60
3.5.2物理圖譜60
3.5.3基因組圖譜的應用61
3.6功能基因組學61
3.6.1轉錄組學61
3.6.2蛋白質組學62
3.6.3生物信息學62
3.6.4模式生物體基因組研究63
3.7人類基因組計劃63
本章小結64
延伸閱讀65
思考題65
4DNA的復制66
4.1DNA復制的機理與體系66
4.1.1DNA復制的機理66
4.1.2DNA復制的體系67
4.2原核生物DNA復制的過程71
4.2.1復制的起始71
4.2.2復制的延伸73
4.2.3復制的終止75
4.3真核生物DNA復制的特點77
4.3.1染色質復制77
4.3.2復制起點及復制速度78
4.3.3DNA聚合酶78
4.3.4RNA引物和岡崎片段78
4.3.5DNA復制與細胞周期78
4.3.6末端復制與端粒酶78
4.4DNA復制的忠實性及復制調控80
4.4.1DNA復制的忠實性80
4.4.2DNA復制的調控81
本章小結82
延伸閱讀83
思考題83
5DNA的損傷、修復與突變84
5.1DNA的損傷84
5.1.1DNA損傷的因素84
5.1.2DNA損傷的類型87
5.2DNA損傷的修復88
5.2.1錯配修復89
5.2.2切除修復89
5.2.3直接修復91
5.2.4重組修復92
5.2.5SOS反應94
5.3DNA的突變95
5.3.1DNA突變的概念95
5.3.2DNA突變的類型95
5.4DNA突變的回復96
5.4.1回復突變96
5.4.2基因內校正與基因間校正97
5.5定向誘變99
5.5.1定向誘變的方法99
5.5.2定向誘變的應用101
本章小結102
延伸閱讀102
思考題103
6轉錄104
6.1轉錄的概述104
6.1.1轉錄的一般特征104
6.1.2轉錄的酶學105
6.2原核生物的轉錄110
6.2.1轉錄的起始110
6.2.2轉錄的延伸112
6.2.3轉錄的終止114
6.3真核生物的轉錄115
6.3.1真核生物基因轉錄概述115
6.3.2真核生物轉錄的機理117
6.4RNA轉錄后的加工123
6.4.1原核生物RNA轉錄后的加工123
6.4.2真核生物RNA轉錄后的加工125
6.5轉錄的抑制129
6.5.1堿基類似物129
6.5.2DNA模板功能抑制物130
6.5.3RNApol抑制劑131
6.6RNA的降解131
6.6.1酶促降解131
6.6.2其他方式132
本章小結133
延伸閱讀133
思考題134
7翻譯135
7.1蛋白質生物合成概述135
7.1.1遺傳密碼135
7.1.2蛋白質生物合成的五個階段137
7.2蛋白質生物合成的分子基礎138
7.2.1mRNA是蛋白質生物合成的模板138
7.2.2tRNA轉運活化的氨基酸139
7.2.3核糖體是蛋白質生物合成的部位140
7.3翻譯的過程142
7.3.1原核生物的蛋白質合成142
7.3.2真核生物的蛋白質合成147
7.4蛋白質合成的抑制劑148
7.5蛋白質合成后的加工廳輸150
7.5.1蛋白質合成后的加工150
7.5.2蛋白質合成后的運輸153
本章小結158
延伸閱讀158
思考題158
8原核生物基因的表達調控159
8.1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概述159
8.1.1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的幾個概念160
8.1.2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的兩種機制——正調控和負調控161
8.1.3翻譯水平上的調控163
8.2操縱子學說164
8.3乳糖操縱子學說165
8.3.1組成與結構165
8.3.2乳糖操縱子的負調控誘導模型165
8.3.3分解代謝產(chǎn)物阻遏啟動子的正調控系統(tǒng)166
8.4色氨酸操縱子學說169
8.4.1色氨酸操縱子的負控制阻遏模型170
8.4.2色氨酸操縱子的弱化系統(tǒng)170
8.4.3阻遏與弱化作用的協(xié)調172
8.5阿拉伯糖操縱子173
8.5.1阿拉伯糖操縱子結構和功能173
8.5.2AraC蛋白的正、負調節(jié)作用173
8.6組氨酸操縱子175
8.6.1組氨酸合成代謝操縱子175
8.6.2組氨酸利用操縱子175
本章小結176
延伸閱讀176
思考題176
9真核生物基因的表達調控177
9.1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的概述177
9.2DNA及染色體水平的調控178
9.2.1真核基因的轉錄與染色質的結構變化相關179
9.2.2基因擴增180
9.2.3基因重排與變換181
9.3轉錄水平的調控!82
9.3.1順式作用元件182
9.3.2反式作用因子!84
9.4轉錄后水平的調控!87
9.4.1mRNA前體加工的分子機制187
9.4.2轉錄后加工水平上的調控189
9.4.3RNAi196
9.5翻譯水平的調控198
9.5.1真核生物mRNA的“掃描模式”與蛋白質合成的起始199
9.5.2mRNA的穩(wěn)定性與基因表達調控199
9.5.3可溶性蛋白質因子的修飾與翻譯始調控200
9.5.4翻譯后調控20!
本章小結201
延伸閱讀201
思考題201
10基因重組203
10.1基因重組概述203
10.2同源重組204
10.2.1同源重組的分子機制204
10.2.2同源重組的酶學206
10.3細菌的基因轉移與重組207
10.3.1接合作用208
10.3.2轉化作用209
10.3.3轉導作用209
10.3.4細菌的細胞融合209
10.4位點特異性重組210
10.4.1λ噬菌體對E.coli的整合與切除210
10.4.2細菌的特異位點重組213
10.5轉座重組213
10.5.1原核生物的轉座子214
10.5.2真核生物的轉座子216
10.5.3轉座的分子機制219
10.6重組DNA的應用221
10.6.1轉基因動物和植物221
10.6.2轉基因技術應用于疾病診斷、治療和預防221
10.6.3基因打靶221
本章小結222
延伸閱讀222
思考題222
11基因工程223
11.1基因工程概述223
11.1.1基因工程的基本過程223
11.1.2基因工程的研究意義224
11.2基因工程中的工具酶224
11.2.1限制性內切核酸酶224
11.2.2連接酶226
11.2.3DNA聚合酶227
11.2.4逆轉錄酶227
11.2.5其他用于DNA重組的工具酶227
11.3基因工程的常用載體228
11.3.1質粒載體229
11.3.2λ噬菌體載體230
11.3.3黏粒載體(柯斯質粒載體)231
11.3.4真核生物載體232
11.3.5人工染色體載體234
11.4基因文庫的構建235
11.4.1基因文庫的類別235
11.4.2基因文庫的完備性236
11.5重組體的構建、轉化及鑒定237
11.5.1重組體的構建237
11.5.2重組體導人宿主細胞238
11.5.3重組子的鑒定239
11.6基因工程的應用及展望240
11.6.1基因工程藥物240
11.6.2基因治療241
11.6.3基因工程在農(nóng)業(yè)上的應用241
11.6.4基因工程在其他領域中的應用242
11.6.5基因工程研究展望242
本章小結242
延伸閱讀243
思考題243
12分子生物學常用的研究技術244
12.1概述244
12.2核酸的分離提取和電泳檢測244
12.2.1核酸的分離提取244
12.2.2核酸的純化247
12.2.3核酸的定量和保存247
12.2.4核酸的電泳檢測248
12.3聚合酶鏈反應248
12.3.1PCR反應的原理248
12.3.2PCR反應的體系和步驟249
12.3.3PCR技術的發(fā)展及應用250
12.4分子標記251
12.4.1分子標記的種類及其檢測的技術251
12.4.2分子標記的應用254
12.5核酸分子雜交254
12.5.1印跡雜交254
12.5.2核酸原位雜交255
12.6生物芯片技術257
12.6.1生物芯片的種類257
12.6.2生物芯片的制備257
12.6.3生物芯片的應用258
12.7基因敲除與基因沉默259
12.7.1利用基因同源重組進行基因敲除259
12.7.2RNAGI起的基因沉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隨園食單
- >
巴金-再思錄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史學評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