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物與無--物化邏輯與虛無主義/人民文庫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243009
- 條形碼:9787010243009 ; 978-7-01-024300-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物與無--物化邏輯與虛無主義/人民文庫 內容簡介
作為哲學問題的現代“虛無主義”誕生于德國古典哲學的伊始,在黑格爾學派解體中內爆,爾后一直延續到尼采、海德格爾,自然也貫穿于馬克思主義哲學和西方馬克思主義(法蘭克福學派)全過程。本書以虛無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關系為中心,對從德國、俄國到中國的虛無主義話語言說的基本問題和主要人物,特別是施蒂納、馬克思、屠格涅夫、尼采、海德格爾、朱謙之等,作出自己的思考。馬克思關于虛無問題的兩次思考(**次指責施蒂納的“無”是“虛”的,第二次則指出資本的運作勢必蕩除一切崇高與神圣),以及他關于物化(Verdinglichung)、物象化(Versachlichung)及其與虛無關系的思考,構成本書的核心。
物與無--物化邏輯與虛無主義/人民文庫 目錄
作者的話
導言 為什么要關注虛無主義與物化問題
一、虛無主義:貫穿于自德國古典哲學至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始終
二、虛無主義:哲學話語背后的文化質疑與文化追求
三、虛無主義:從德國、俄國到中國
四、物化與虛無
**部分 物與意義:虛無主義的意蘊
**章 虛無主義:語境與意蘊
一、三個語境、四個類別
二、第四類虛無主義:尼采虛無主義的再解釋
三、虛無主義與現代性:作為現代性命運的“虛無”
四、小結
第二章 以存在替代價值:海德格爾的虛無主義分析
一、存在者作為無:對價值之思的批評
二、存在作為無
三、無:從“畏”之啟示到“死”之啟示
四、多義的“無”
五、結論
第三章 物與意義:虛無主義意蘊中隱含著的兩個世界
一、虛無主義的現代誕生:主體性哲學中蘊含著虛無主義的種子
二、現代“物”的發生:主體性
三、物世界對意義世界的奠基:烏托邦的現實化
四、“物質的反叛”:物世界的延展及其與人的世界的關系
五、物的世界衍生何種虛無:兼論虛無主義的層次
第四章 馬克思與屠格涅夫:誰來判定虛無主義
一、屠格涅夫:貴族氣息面向“新人”資產階級
二、虛無主義:階級論的與文明論的
第二部分 馬克思與虛無主義
第五章 虛無主義與馬克思的兩種關聯
一、馬克思與靈知主義的關聯
二、內在性、形而上維度的保留與虛無主義的遏制
第六章 “無”的虛化與實化:馬克思對施蒂納的批評
一、引言
二、問題的提出
三、施蒂納的路向
四、馬克思的批評之一:小資產階級自我的表達,弱肉強食的社會達爾文主義
五、普遍性的另一維度:超驗理想性
六、“現實的人”與價值內在性
七、“無”之“虛”與“實”:施蒂納的意義與馬克思的改造
第七章 資本與虛無:虛無主義的塑造與超越
一、資本消解神圣:從主體性到上帝之死
二、物的眩暈:經驗神圣的虛無化
三、無產階級與虛無主義
四、四個結論
第八章 實踐、辯證法與虛無主義
一、浪漫派、費爾巴哈、施蒂納的思想實驗
二、拒斥上帝,維持辯證法
三、辨證法與虛無主義
四、結論:實踐、辯證法與虛無主義的遏制
第三部分物化、虛無與形上學重建
第九章 “物”的意蘊:一種歷史唯物主義分析
一、物自身的逐漸喪失:從主體性到社會性的不斷彰顯
二、作為特殊“物”的身體:如何看待重視身體的費爾巴哈與重視社會的馬克思
三、“物”的社會性秘密
四、物象化:對物的關注對準物背后的社會性奧秘
五、物象化之后:符號化與社會分化
第十章 物象化與物化:馬克思物化邏輯的再思考
一、引言
二、“物化”:從泛論到細分
三、區分“物象化”與“物化”的三種立場
四、“物象化”與“物化”的根本區別:反思與未反思
五、物象化的種含義:人被物糾纏住,個性的喪失
六、物象化的第二種含義:促進效率,促進主體的實現
七、物象化社會關系的評價
八、對馬克思的雙向推延:韋伯與盧卡奇
九、簡要結論
第十一章 從物化到虛無:關聯與重思
一、事化、物象化是切入問題之關鍵
二、物化、事化:從技術、制度到認知方式
三、從著眼于具體的在到追問“無”
第十二章 虛無主義與形而上學:文明論意義上的思考
一、虛無主義與形而上學的內在關聯
二、重新理解馬克思與海德格爾對形而上學的批判
三、從文明論的角度來看待西方意義上的形而上學
四、立足于中華文明的復興來建構一種中國化的新形而上學
五、與中華文明相適應的“形而上學”
六、中國化形而上學的基本特征
附錄 物化通向虛無嗎
主要參考文獻
再版后記
展開全部
物與無--物化邏輯與虛無主義/人民文庫 作者簡介
劉森林,哲學博士,現任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院長、哲學系教授、中山大學哲學系兼職教授、兼任中國馬哲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辯證唯物主義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應用哲學學會副會長、《現代哲學》雜志編委
書友推薦
- >
莉莉和章魚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唐代進士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