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顯失公平規范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98886
- 條形碼:9787520398886 ; 978-7-5203-9888-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顯失公平規范研究 內容簡介
顯失公平規范處在民法各基本原則的交匯點,側重不同的解讀可以得出迥異的體系定位與功能預設。本書主張顯失公平法理的精義在于禁止“一方以他方為代價獲益”,顯失公平規范的原則性選擇應從形式主義易轍協助主義,重拾其獨立衡平功能,將合同建立在公平的基礎之上;技術性設計應當采用“一般條款+具體規則”模式。一般條款尊重顯失公平概念的規范性面向,維持其開放性與靈活性以應乎無窮的人事;具體規則基于顯失公平概念的經驗性面向,實現法律的確定性與可預測性。在解釋論上,宜尊重顯失公平法理在現代民法上的獨立衡平功能與承載均衡原理回潮的體系價值,將一般條款視為一種開放性的彈性標準而非“構成要件—法律效果”式嚴格的技術性規則,推進協助主義時代顯失公平規范體系的復興。
顯失公平規范研究 目錄
文獻綜述
**編 認識論
**章 顯失公平規范的理論溯源:從道德規范到法律規范
**節 顯失公平規范的法哲學之維:亞里士多德-阿奎那公平價格理論的進化
第二節 顯失公平規范的啼聲初試: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的異曲同工
第二章 顯失公平規范原則性選擇:個人主義與協助主義的競爭
**節 顯失公平規范的枷鎖:個人主義的私法規范機制及其制度安排
第二節 顯失公平規范的重振:協助主義的現代私法及均衡原理的回潮
第三章 顯失公平規范的技術性設計:誰是*適格的公平裁判者
**節 立法決定模式:顯失公平概念經驗性面向的規則屬性
第二節 司法控制模式:顯失公平概念規范性面向的標準屬性
第二編 立法論
第四章 顯失公平規范的近代發展之一:形式主義主導下的設計安排
**節 法國顯失公平規范的既有立法及現代變革
第二節 德國民法典暴利行為模式的創設及其發展
第三節 紹承法國:合同損害在他國的繼受及其修正
第四節 接武德國:暴利行為模式的譜系擴充與因變
第五節 兼收并蓄:調和德法模式與顯失公平新范式
第五章 顯失公平規范的近代發展之二:普通法對實質公平的規范化
**節 英國顯失公平規范之配置與更化
第二節 美國顯失公平原則之創設及擴張
第三編 方法論
第六章 顯失公平規范一般條款的類型化:以涵攝模式為目標
**節 經典法域典型國家顯失公平類型化之梳釋
第二節 價值補充:顯失公平規范具體化適用的必由之路
第七章 顯失公平行為司法認定的二分法:以個案裁判為導向
**節 傳統的方法:程序性與實質性要素并重
第二節 二分法緩和:實務中滑動標尺法之創設
第三節 司法態度之轉變:單一要件決定之擴張
第四節 守成或因變:二分法及拓展方案之困境
第四編 實踐論
第八章 我國顯失公平規范體系的邏輯構造及解釋論方向
**節 協助主義視角下現代顯失公平規范的體系構造
第二節 我國顯失公平規范一般條款適用實態及其評述
結論:顯失公平規范是現代私法體系的恒星
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回首來時路,燭照荊棘途
顯失公平規范研究 作者簡介
陳范宏,別名陳中勛,湖南安化人,中國政法大學民商法學博士,任教于暨南大學知識產權研究院,副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俄亥俄州立大學、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民商法學、商業特許經營、近代憲制史。在《比較法研究》、The Journal of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等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優秀博士論文項目、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三五”規劃青年課題、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青年學者研究課題各1項。曾獲第十四屆江平民商法獎學金、中國法學會商法學研究會2020年度中青年優秀商法學論文競賽二等獎,以及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等榮譽。
- >
朝聞道
- >
月亮虎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