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細菌世界歷險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1359593
- 條形碼:9787531359593 ; 978-7-5313-5959-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細菌世界歷險記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8-12歲中國科普事業的先驅和奠基人高士其代表作 高士其被中*部確認為“中華民族英雄” 收錄的《灰塵的旅行》被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快樂讀書吧”推薦 一個自稱“菌兒”的細菌小不點兒將帶我們一邊參觀一邊講解,用詩一般的語言向我們展示顯微鏡下奇妙無比的細菌世界。
細菌世界歷險記 內容簡介
細菌是什么?細菌生活在什么地方?細菌都是壞的嗎?細菌*怕誰呢?一個自稱“菌兒”的細菌小不點兒將帶我們一邊參觀一邊講解,用詩一般的語言向我們展示顯微鏡下奇妙無比的細菌世界。作家高士其以詩人的情懷和科學家的嚴謹,為我們展現了一個精妙的科學世界,讓我們在與科學零距離接觸的同時,沐浴到文學的清輝,感受到知識的魅力。收錄的《灰塵的旅行》被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快樂讀書吧”推薦。
細菌世界歷險記 目錄
科學童話:菌兒自傳
我的名稱 / 1
我的籍貫 / 7
我的家庭生活 / 14
無情的火 / 22
水國紀游 / 31
生計問題 / 40
呼吸道的探險 / 47
肺港之役 / 58
吃血的經驗 / 69
乳峰的回顧 / 80
食道的占領 / 92
腸腔里的會議 / 102
清除腐物 / 113
科學小品
人身三流 / 127
細菌學的**課 / 136
兇手在哪兒 / 146
科學趣談
細胞的不死精神 / 153
灰塵的旅行 / 162
電的眼睛 / 167
鏡子的故事 / 173
摩 擦 / 178
熱的旅行 / 182
溫度和溫度計 / 187
土壤世界 / 191
水的改造 / 203
衣料會議 / 207
光和色的表演 / 213
細菌世界歷險記 節選
這一篇文章,是我老老實實的自述,請一位曾直接和我見過幾面的人筆記出來的。 我自己不會寫字,寫出來,就是螞蟻也看不見。 我也不曾說話,就有一點兒聲音,恐怕蒼蠅也聽不到。 那么,這位筆記的人,怎樣接收我心里所要說的話呢? 那是暫時的一個秘密,恕我不公開吧。 閑話少講,且說我為什么自稱“菌兒”。 我原想取名為微子,可惜中國的古人,已經用過了這名字,而且我嫌“子”字有點兒大人氣,不如“兒”字謙卑。 自古中國的皇帝,都稱為天子。這明明要挾老天爺的聲名架子,以號召群眾,使老百姓嚇得不敢抬頭。古來的圣賢名哲,又都好稱為子,什么老子、莊子、孔子、孟子……這“子”字未免太名貴了,太大模大樣了,不如“兒”字來得小巧而逼真。 我的身軀,永遠是那么幼小。人家由一粒“細胞”出身,能積成幾千、幾萬、幾萬萬。細胞變成一棵青草,一把白菜,一株掛滿綠葉的大樹,或變成一條蚯蚓,一只蜜蜂,一頭大狗、火牛,乃至于大象、大鯨,看得見,摸得著。我呢,也是由一粒細胞出身,雖然分得格外快,格外多,但只恨它們不爭氣,不團結,所以變來變去,總是那般一盤散沙似的,孤孤單單的,一顆一顆,又短又細又寒酸。慚愧慚愧,因此今日自命“菌兒”。為“兒”的原因,是因為小。 至于“菌”字的來歷,實在很復雜,很渺茫。屈原所作《離騷》中,有這么一句:“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茝。”這里的“菌”,是指一種香木。這位失意的屈先生,拿它來比喻賢者,以諷刺楚王。我的老祖宗,有沒有那樣清高,那樣香氣熏人,也無從查考。 不過,現代科學家都已承認,菌是生物中之一大類。菌族菌種,很多很雜,菌子菌孫,布滿地球。你們人類所*熟識的,就是煮菜煮面所用的蘑菇香蕈之類,那些像小紙傘似的東西,黑圓圓的蓋,硬短短的柄,實是我們菌族里的大漢。當心哪!勿因味美而忘毒,那大菌,有的很不好惹,會毒死你們貪吃的人哪。 至于我,我是菌族里*小*小、*輕*輕的一種。小得使你們的肉眼看得見灰塵的紛飛,看不見我們也夾在里面飄游。輕得我們好幾十萬掛在蒼蠅腳下,它也不覺著重。真的,我比蒼蠅的眼睛還小1000倍,比頂小一粒灰塵還輕100倍哩。 因此,自我的始祖,一直傳到現在,在生物界中,混了這幾千萬年,沒有人知道有我。大的生物,都沒有看見過我,都不知道我的存在。 不知道也罷,我也樂得過著逍遙的生活,沒有人來攪擾。天曉得,后來,偏有一位異想天開的人,把我發現了,我的秘密就漸漸地泄露出來,從此多事了。 這消息一傳到眾人的耳朵里,大家都驚惶起來。覺得我比黑暗里的影子還可怕。然而始終沒有和我對面會見過的人。仍然是莫名其妙,恐怖中,總帶著半信半疑的態度。 “什么‘微生蟲’?沒有這回事,自己受了風,所以肚子痛了。” “哪里有什么病蟲?這都是心火上沖,所以頭上臉上生出癤子、疔瘡來了。” “寄生蟲就說有,也沒有那么湊巧就爬到人身上來,我看,你的病總是濕氣太重的緣故。” 這是我親耳聽見的三位中醫對三位病人所說的話。我在旁邊暗暗好笑。 他們的傳統觀念,病不是風生,就是火起,不是火起,就是水涌上來的,而不知冥冥之中還有我在把持活動。 因為冥冥之中,他們看不見我,所以又疑神疑鬼地叫道:“有鬼,有鬼!有狐精,有妖怪!”其實,哪里來的這些魔物,他們所指的,就是我,而我卻不是鬼,也不是狐精,也不是妖怪。我是真真正正、活活現現、明明白白的一種生物,一種極小極小的生物。 既是生物,為什么和人類結下這樣深的大仇,天天害人生病,時時暗殺人命呢? 說起來也話長,我真是有冤難申,在這一篇自述里面,當然要分辯個明白,那是后文,暫且不提。 因為一般人沒有親眼見過,關于我的身世,都只是道聽途說,傳聞失真,對于我未免胡亂地稱呼。 蟲,蟲,蟲 —— 寄生蟲,病蟲,微生蟲,都有一個字不對。我根本就不是動物的分支,當不起“蟲”字這尊號。 稱我為寄生物、微生物,好嗎?太籠統了。配得起這兩個名稱的,又不止我這一種。 喚我作病毒嗎?太沒有生氣了。我雖小,但仍是有生命的呀。 病菌,對不對?那只是我的罪名,病并不是我的職業,只算是我非常時的行動,真是對不起。 是了,是了,微菌是了,細菌是了。那固然是我的正名,卻有點兒科學紳士氣,不合乎大眾的口頭語,而且還有點兒西洋氣,把姓名都顛倒了。 菌是我的姓。我是菌中的一族,菌是植物中的一類。 菌字,口之上有草,口之內有禾,十足地表現出植物中的植物。這是寄生植物的本色。 我是寄生植物中*小的兒子,所以自愿稱作菌兒。以后你們如果有機緣和我見面,請不必大驚小怪,從容地和我打一個招呼,叫聲菌兒好吧。
細菌世界歷險記 作者簡介
高士其,我國著名科學家、科普作家和社會活動家,我國科普事業的先驅和奠基人。 早年留學美國,因在科學實驗中感染細菌導致身體殘疾。歸國后,他將全部精力奉獻到科普創作與抗日救亡活動中。 半個世紀中,他在輪椅和病床上寫下了數百萬字的科學小品、科學童話故事和多種形式的科普文章,是億萬青少年的良師益友,被他們親切地稱為“高士其爺爺”。高士其逝世后,中*部確認他為“中華民族英雄”,為表彰他對科學與人類進步做出的巨大貢獻,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將國際編號3704號小行星命名為“高士其星”。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我與地壇
- >
唐代進士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