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湖北仙桃藥用植物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63555
- 條形碼:9787568063555 ; 978-7-5680-6355-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湖北仙桃藥用植物志 本書特色
本書不僅是帶有明顯地域性的植物志類圖書,更是在中藥資源普查結果的基礎上編寫而成。本書填補仙桃市沒有本土藥用植物相關書籍的空白,為以后仙桃市藥用植物的變化趨勢提供依據。書籍采用圖文對照形式,生動而直觀,每個藥用植物附有生境照、植株照、花的特寫照,每個品種附本地民間用藥經驗方。
湖北仙桃藥用植物志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湖北中醫藥大學、仙桃市中醫醫院的領導下編寫,內容具備一定專業性和非常不錯性。本書系統記載和論述了仙桃市藥用植物,正文包括植物別名、基源、植物形態、生境分布、采收加工、藥材性狀、性味歸經、功能主治、附方等內容。全面反映仙桃市中草藥資源的分布,系統總結仙桃市醫藥人員和廣大人民群眾使用中草藥的經驗,為臨床、教學、科研、生產、經營等部門提供詳實和必要的資料,本書不僅適用于藥學專業人士,而且也為中藥和植物愛好者提供了學術參考。
湖北仙桃藥用植物志 目錄
?苔 蘚 植 物
1.地錢科002
地錢 .002
2.葫蘆蘚科002
葫蘆蘚 .002
蕨 類 植 物
3.木賊科006
問荊 .006
節節草 .006
4.海金沙科007
海金沙 .007
5.鳳尾蕨科008
劍葉鳳尾蕨 .008
井欄邊草 .008
6.姬蕨科009
姬蕨 .009
7.鱗毛蕨科010
貫眾 .010
種 子 植 物
裸子植物門.012
8.蘇鐵科012
蘇鐵 .012
9.銀杏科013
銀杏 .013
10.松科014
馬尾松 .014
雪松 .014
11.杉科015
水杉 .015
12.羅漢松科016
羅漢松 .016
竹柏 .016
13.柏科017
側柏 .017
刺柏 .018
圓柏 .019
14.紅豆杉科020
紅豆杉 .020
被子植物門.021
15.胡桃科021
楓楊 .021
16.楊柳科022
垂柳 .022
17.杜仲科023
杜仲 .023
18.桑科024
桑 .024
雞桑 .025
構樹楮樹 .026
無花果 .027
葎草 .027
19.殼斗科028
栗板栗 .028
20.榆科029
榆樹榆白榆 .029
樸樹 .030
櫸樹 .031
21.蕁麻科032
毛花點草 .032
苧麻 .032
冷水花 .033
寬葉蕁麻 .034
22.蓼科035
萹蓄 .035
杠板歸 .036
柔莖蓼 .037
紅蓼 .037
虎杖 .038
何首烏 .039
中亞酸模 .040
23.商陸科041
垂序商陸 .041
24.紫茉莉科042
葉子花 .042
紫茉莉 .042
25.番杏科043
心葉日中花 .043
26.馬齒莧科044
土人參 .044
大花馬齒莧 .045
馬齒莧 .046
27.落葵科047
落葵 .047
落葵薯 .047
28.石竹科048
鵝腸菜 .048
漆姑草 .049
球序卷耳 .049
石竹 .050
繁縷 .051
29.藜科051
菠菜 .051
厚皮菜 .052
土荊芥 .053
藜 .053
地膚 .054
30.莧科055
莧 .055
青葙 .056
雞冠花 .057
喜旱蓮子草 .057
牛膝 .058
31.仙人掌科059
仙人掌 .059
仙人球 .060
32.木蘭科061
含笑花 .061
深山含笑 .062
荷花玉蘭 .063
玉蘭 .064
鵝掌楸 .065
33.蠟梅科065
蠟梅 .065
34.樟科066
樟 .066
35.毛茛科067
卵瓣還亮草 .068
翠雀 .068
石龍芮 .069
毛茛 .070
天葵 .071
鐵線蓮 .072
黑種草 .073
36.芍藥科074
芍藥 .074
37.獼猴桃科075
獼猴桃 .075
38.金絲桃科076
金絲桃 .076
金絲梅 .077
39.小檗科078
南天竹 .078
十大功勞 .079
闊葉十大功勞 .080
40.防己科081
木防己 .081
千金藤 .082
41.睡蓮科083
蓮 .083
芡實 .084
睡蓮 .085
42.三白草科086
蕺菜 .086
43罌粟科.087
紫堇 .087
黃堇 .088
虞美人 .089
44.十字花科090
播娘蒿 .090
北美獨行菜 .091
獨行菜 .092
甘藍 .093
歐洲油菜 .094
白菜 .094
青菜 .095
芥菜 .096
蔊菜 .097
風花菜 .098
薺 .099
蘿卜 .100
碎米薺 .101
諸葛菜 .102
45.懸鈴木科103
二球懸鈴木 .103
46.金縷梅科103
蚊母樹 .103
檵木 .104
紅花檵木 .105
楓香樹 .106
47.景天科107
火焰草 .107
費菜 .108
佛甲草 .109
垂盆草 110
珠芽景天 111
凹葉景天 111
石蓮 112
48.虎耳草科113
虎耳草 113
扯根菜 114
49.繡球花科115
繡球 115
50.海桐科116
海桐 116
51.薔薇科116
桃 116
梅 117
櫻桃 119
山楂 .120
蛇莓 .121
枇杷 .122
草莓 .123
垂絲海棠 .124
湖北海棠 .125
楸子 .125
麻梨 .126
石楠 .127
絹毛匍匐委陵菜 .128
朝天委陵菜 .129
火棘 .130
野薔薇 .130
繡線菊 .131
李 .132
52.豆科133
合萌 .133
合歡 .134
紫穗槐 .135
紫云英 .136
決明 .137
雙莢決明 .138
紫荊 .138
扁豆 .139
皂莢 .141
大豆 .142
雞眼草 .143
紫苜蓿苜蓿 .144
小苜蓿 .144
草木樨 .145
常春油麻藤 .146
豌豆 .147
菜豆 .148
田菁 .148
槐 .149
白車軸草 .151
紅車軸草 .151
廣布野豌豆 .152
野豌豆 .153
蠶豆 .154
綠豆 .155
赤豆 .156
豇豆 .157
53.酢漿草科157
紅花酢漿草 .158
紫葉酢漿草 .158
黃花酢漿草 .159
酢漿草 .160
54.牻牛兒苗科161
老鸛草 .161
野老鸛草 .162
55.大戟科163
澤漆 .163
通奶草 .164
地錦草 .165
鐵莧菜 .166
蓖麻 .167
葉下珠 .168
假奓包葉小泡葉 .170
秋楓 .170
算盤子 .171
烏桕 .172
56.蕓香科173
竹葉花椒 .173
胡椒木 .175
花椒 .175
枳 .176
57.七葉樹科177
七葉樹 .177
58.苦木科178
臭椿 .178
59.楝科179
楝 .179
香椿 .181
60.漆樹科182
黃連木 .182
鹽膚木 .183
61.槭樹科184
雞爪槭 .184
三角槭三角楓 .184
62.無患子科185
欒樹 .185
無患子 .186
63.鳳仙花科187
鳳仙花 .187
64.冬青科188
枸骨 .188
65.衛矛科189
扶芳藤 .190
衛矛 .190
白杜 .191
66.黃楊科192
黃楊 .192
67.鼠李科193
凍綠 .193
棗 .193
馬甲子 .195
68.葡萄科195
蛇葡萄 .195
蘡薁 .196
地錦 .197
烏蘞莓 .198
69.杜英科199
杜英 .199
70.錦葵科200
黃蜀葵 .200
蜀葵 .201
心葉黃花稔 .202
陸地棉 .203
木芙蓉 .204
木槿 .204
苘麻 .205
錦葵 .206
71.椴樹科207
扁擔桿 .207
72.梧桐科208
梧桐 .208
73.瑞香科209
結香 .209
74.大風子科210
柞木 .210
75.堇菜科211
三色堇 211
紫花地丁 .212
76.檉柳科213
檉柳 .213
77.秋海棠科214
紫背天葵 .214
四季海棠 .215
78.葫蘆科216
冬瓜 .216
西瓜 .217
南瓜 .218
馬泡瓜 .219
黃瓜 .220
葫蘆 .221
赤瓟 .222
馬.兒 .223
栝樓 .224
絲瓜 .225
79.千屈菜科227
千屈菜 .227
80.菱科227
菱 .227
81.石榴科228
石榴 .228
82.柳葉菜科229
柳葉菜 .229
粉花月見草 .230
83.八角楓科231
八角楓 .231
84.藍果樹科232
喜樹 .232
85.五加科232
細柱五加 .232
八角金盤 .233
常春藤 .234
鵝掌柴 .235
86.傘形科236
白芷 .236
旱芹 .237
細葉旱芹 .238
芫荽 .238
蛇床 .239
野胡蘿卜 .240
茴香 .241
少脈香菇草 .242
破銅錢 .243
水芹 .243
竊衣 .244
87.杜鵑花科245
杜鵑 .245
88.報春花科246
點腺過路黃 .247
過路黃 .247
澤珍珠菜 .248
北延葉珍珠菜 .249
89.藍雪科(白花丹)250
藍花丹 .250
90.柿科251
柿 .251
91.木犀科253
92.夾竹桃科259
93.蘿藦科262
94.茜草科263
95.旋花科268
96.紫草科274
97.馬鞭草科276
98.唇形科281
99.茄科298
100.玄參科308
通泉草 .308
蚊母草 .309
阿拉伯婆婆納 .309
水苦荬 .310
藍豬耳 311
101.紫葳科312
凌霄 .312
102.爵床科313
爵床 .313
103.車前科314
車前 .314
104.忍冬科316
忍冬 .316
瓊花 .318
粉團 .318
珊瑚樹 .319
接骨草 .320
六道木 .321
105.桔梗科322
半邊蓮 .322
桔梗 .323
106.菊科324
藿香薊 .324
木茼蒿 .325
青蒿 .326
艾 .327
紫菀 .329
鉆葉紫菀 .330
雛菊 .331
鬼針草 .331
金盞花 .332
飛廉 .333
天名精 .334
茼蒿 .335
野菊 .336
菊 .337
大薊 .338
刺兒菜 .338
小蓬草 .340
劍葉金雞菊 .341
秋英 .341
野茼蒿 .342
藍花矢車菊 .343
大麗花 .344
一年蓬 .344
鱧腸 .345
黃金菊 .346
大吳風草 .347
萵苣 .348
天人菊 .349
牛膝菊 .350
鼠麴草 .351
菊三七 .352
泥胡菜 .353
向日葵 .354
菊芋 .355
旋覆花 .355
馬蘭 .356
稻槎菜 .357
翅果菊 .358
金光菊 .359
千里光 .360
豨薟 .361
加拿大一枝黃花 .362
花葉滇苦菜 .363
萬壽菊 .363
蒲公英 .364
蒼耳 .365
黃鵪菜 .367
百日菊 .368
107.澤瀉科368
華夏慈姑 .368
澤瀉 .369
108.百合科370
韭 .370
野韭 .372
蔥 .373
藠頭 .374
蒜 .375
天門冬 .376
百合 .377
卷丹 .378
麥冬 .379
沿階草 .380
紫萼 .381
萱草 .382
菝葜 .383
鳳尾絲蘭 .384
109.石蒜科384
韭蓮 .384
蔥蓮 .385
紫嬌花 .386
朱頂紅 .387
石蒜 .387
110.雨久花科388
鳳眼藍 .388
111.鳶尾科389
射干 .389
唐菖蒲 .390
黃菖蒲 .391
鳶尾 .391
蝴蝶花 .392
112.燈芯草科394
燈芯草 .394
113.鴨跖草科394
鴨跖草 .394
紫露草 .395
紫竹梅 .396
114.禾本科397
看麥娘 .397
藎草 .398
蘆竹 .398
野燕麥 .399
菵草 .400
薏苡 .400
蒲葦 .402
狗牙根 .403
馬唐 .403
稗 .404
牛筋草 .405
知風草 .405
白茅 .406
千金子 .407
芒 .408
狼尾草 .409
剛竹 .410
狗尾草 411
小麥 .412
玉蜀黍 .412
菰 .414
115.棕櫚科414
棕櫚 .414
116.天南星科415
海芋 .415
芋 .417
大野芋 .417
半夏 .418
菖蒲 .419
117.香蒲科421
長苞香蒲 .421
118.莎草科422
水蔥 .422
短葉水蜈蚣 .423
香附子 .424
碎米莎草 .425
風車草 .426
翼果薹草 .427
球穗扁莎 .428
扁稈荊三棱 .428
119.芭蕉科429
芭蕉 .429
120.姜科430
姜 .430
121.美人蕉科431
美人蕉 .431
122.蘭科432
綬草 .432
中文名索引.435
拉丁名索引.437
參考文獻.439
湖北仙桃藥用植物志 節選
仙桃市原名沔陽縣,古屬“云夢澤”。這里歷史悠久,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是許多道地藥材的重要產地。 傳說大禹治水,分天下為九州,沔陽在九州之一的荊州域內。仙桃全市為沖積平原,西北高而東南低,地勢平坦,起伏甚微。西北鄭場八屋臺為*高處,海拔34.5米;東南角之五湖為*低處,海拔21.5米。全境地勢約成1/7000的坡度傾斜。境內平原、水域大致構成“八地半灘份半水”的格局。 仙桃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全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002.6小時,日照率為46%左右,年平均氣溫為16.3℃,無霜期一般為256天。 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為本市動植物的生長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亞熱帶植物在我市及江漢平原呈多樣性分布。生物的多樣性決定了中藥資源的多樣性。部分仙桃產的中藥質量全國聞名,仙桃成為道地藥材的重要產地,如仙桃產的地骨皮稱為“沔骨皮”行銷全國,仙桃半夏也是道地藥材“旱半夏”的重要來源。 1987年,仙桃市成立中藥資源領導小組,由市供銷社牽頭,市財政局、市科工委、市衛生局、市中草藥研究會共同參與,對全市中藥進行了一次較為系統的普查,共發現我市藥用動植物347種,并編輯成冊。此次普查為當時仙桃市中藥、防疫飼料的種植及收購部門提供了方便。但由于當時經濟技術條件的限制,普查沒有留下任何影像資料,也沒有留下藥材標本。 三十多年來,仙桃市的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多地湖泊變成農田,良田變成高樓大廈,這些變化不可避免地導致仙桃市的野生植物品種和數量以及分布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一問題在全國各地都具有普遍性。全國性中藥領域一直存在“家底”不清、資源動態不明等問題,黨和政府高度關注。2018年,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的“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為仙桃市的中藥資源全面普查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 根據市政府統一安排,本次中藥資源普查由市衛健委牽頭,市財政局、市林業局共同組織,仙桃市中醫醫院負責具體實施。中藥資源野外普查于2018年9月15日正式啟動,在歷任市中醫醫院領導魏華、顧慶炎及主管領導張雄鷹、李正宇、劉志杰的支持下,仙桃市中醫醫院普查隊隊員們,不分寒暑,早出晚歸,走遍了仙桃城區及十五個鄉鎮。 截至2020年11月16日,普查隊按中藥資源普查規范,利用衛星定位等現代化的手段,對全市36塊樣地(1080個樣方)的野生藥材資源進行了普查和重點藥材調查,2020年12月,中藥標本的整理工作完成,整個中藥資源普查歷時26個月。通過對采集標本的鑒定,查明確有藥用功效的植物有122科377屬465種,調查重點藥材52種,發現國家二級保護植物1種(蘭科綬草屬綬草);采集并制作臘葉標本465種(均做雙份),拍攝高清照片20000余張,普查原始記錄1080頁。 2020年12月,我市中藥資源普查通過專家驗收,全部普查標本、普查原始記錄、高清照片通過驗收后,均上交給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辦公室,并在仙桃市中醫醫院備份。 為充分利用普查信息,方便我市中醫藥從業人員查詢仙桃市中藥資源信息,仙桃市中醫醫院中藥普查隊組成編輯委員會,利用8個月時間將普查成果整理成書。 本書共收錄普查發現的苔蘚植物2種,蕨類植物7種,種子植物456種。本書參考《中國植物志》,按科、屬、種分類整理。每種藥用植物項下詳細記錄了該植物的形態特征、本市發現地,并對該植物的藥用部位進行說明,對采集加工方式、藥用功效進行了描述,同時也將收集到的驗方記錄在相應的植物項下。每種植物都以高清圖片的形式記錄了自然條件下的生長狀態,部分植物還記錄了普查制作的藥材標本。因本次中藥資源普查以藥用植物為主,故未對藥用動物進行考察,這也是本次中藥資源普查留下的遺憾。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出現錯誤,不足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愿本書的出版為仙桃市乃至江漢平原藥用植物資源的保護開發與利用,為促進中醫藥事業的發展盡一點力。 關于本書中提及的驗方,在使用時應因人而異,需遵照期醫囑,切勿擅自服務。
湖北仙桃藥用植物志 作者簡介
喻雄華,男,主任藥師,現任湖北省仙桃市中醫醫院藥學部主任。從事中醫藥工作30余年,始終工作在中醫院生產科研第一線。他帶領科生產科研團隊在中藥制劑生產領域進行了多項技術改革,并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煙與鏡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