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漏船載酒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75679
- 條形碼:9787208175679 ; 978-7-208-17567-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漏船載酒 內容簡介
在魏晉玄學的諸多核心論題中,“有無之辨”討論的是世界的本源問題,屬于本體論范疇。“自然與名教之辨”實質上反映的是儒道二家內在的沖突與調和問題,而其外在表現即是彼時士人人生觀和行為規范的選擇。“才性之辨”所反映的是人的內在本質與外在社會評判標準之間的關系問題,*終指向的是某種特定人格建構的理想。而“言意之辨”涉及認知與表達問題,由其可窺見魏晉名士在本體論、認識論和人生哲學等方面的一系列矛盾和沖突。其作為魏晉玄學的思維方法,為其它問題的討論提供了認識和思維上的媒介,貫穿整個魏晉六朝思想學術發展的始終。 本書的主要研究對象是作為思維方法和哲學命題的“言意之辨”,及其與魏晉六朝哲學與文藝理論的關系。取名為“漏船載酒”,意義有二。其一,言能夠表意,卻難以盡意,而人類的思維和表達離不開言,又斷不可止于言;故而借用魯迅先生之詩,以漏船載酒喻指言對意的承載,言雖不能盡意,但在表情達意時卻無法棄之不用。其二,本研究所涉及的內容廣博而深邃,憑一書之研究,只能窺見一斑,照其隅隙。寫作者如漏船,而學問似煙海,雖知艱難險阻,但須激流勇進。
漏船載酒 目錄
1序
1導論
13**章“言意之辨”的發端:先秦兩漢言意觀考察
13**節孔子的道德觀念與對“言”的討論
22第二節孟子的“心”“氣”之說與言意觀
34第三節荀子的“名實之辨”與“辨說”之論
41第四節《周易》的象征體系與言意關系
46第五節《老子》《莊子》的言意觀念
57第六節漢代經學與言意關系
69第二章作為思維方法的“言意之辨”與魏晉哲學思想
69**節魏晉玄學與“言意之辨”
78第二節般若學言意觀與“得意忘言”
98第三節“言意之辨”與“辨名析理”——以湯用彤、
馮友蘭等人的研究為例
124第四節“本末有無”與“言意之辨”
136第五節魏晉人物品評與“言意之辨”
151第六節漢魏經籍解釋與“言意之辨”
167第三章作為思維方法的“言意之辨”與魏晉六朝
文藝理論
167**節作為文藝理論思維方法的“言意之辨”
178第二節王弼思想方法與魏晉六朝審美意象建構
196第三節“言意之辨”與魏晉六朝樂論
——以《聲無哀樂論》為例
207第四節“寄言出意”與文學批評諸范疇
233參考書目
漏船載酒 作者簡介
袁晶,武漢大學文學學士、文藝學碩士,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博士,美國杜克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現為四川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化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有中國文化與詩學、文學理論,近幾年主要關注漢魏六朝思想史、文藝理論和物質文化史。主持、參與各級科研項目多項,在各類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二十余篇。
- >
回憶愛瑪儂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經典常談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史學評論
- >
自卑與超越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