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20世紀俄羅斯漢學研究中的詞匯學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75664
- 條形碼:9787568075664 ; 978-7-5680-7566-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世紀俄羅斯漢學研究中的詞匯學研究 內容簡介
俄羅斯的漢學研究歷史已經有幾百年了,有研究表明:“在確立詞匯學在語言學的地位方面,前蘇聯的語言學家起了開先河的作用。” 俄羅斯的漢學家在世界漢學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其中詞匯學的研究中謝苗納斯(1992)的《現代漢語詞匯學》和格列羅夫(1984)的《漢語詞匯學》這兩本著作是20世紀俄羅斯漢學界漢語詞匯研究領域中的兩部標志性學術成果。謝苗納斯的《現代漢語詞匯學》更被認為是“世界罕見的帶有新鮮的學術空氣的漢語詞匯學專著”。作者通過梳理俄羅斯漢學研究中的研究者和其代表的詞匯學著作和論文,給俄羅斯漢學研究中的詞匯學進行一個總結。
20世紀俄羅斯漢學研究中的詞匯學研究 目錄
(一)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3
(二)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6
(三)圣彼得堡大學東方系8
(四)莫斯科大學亞非學院10
(五)俄羅斯科學院東方手稿研究所12
二、俄羅斯漢學家及其代表成果14
(一)阿布拉姆松14
(二)阿列克薩欣15
(三)阿列克謝耶夫18
(四)阿斯特拉罕22
(五)巴拉諾娃24
(六)勃蘭特26
(七)布納科夫27
(八)瓦西里耶夫29
(九)沃伊采霍維奇31
(十)沃羅巴耶夫32
(十一)維特金34
(十二)格列洛夫37
(十三)喬明娜42
(十四)龍果娃44
(十五)杜德琴科45
(十六)扎維雅(亞)洛娃46
(十七)扎多延科50
(十八)佐格拉芙53
(十九)佐林54
(二十)伊萬諾夫55
(二十一)英諾肯提乙59
(二十二)伊薩延科60
(二十三)卡拉佩季揚茨62
(二十四)克列寧65
(二十五)科洛科洛夫66
(二十六)康德拉舍夫斯基68
(二十七)科羅特科夫70
(二十八)科托夫73
(二十九)科切爾金74
(三十)庫澤斯76
(三十一)列尼采娃78
(三十二)林琳79
(三十三)馬努欣80
(三十四)魯科德尼科娃83
(三十五)馬爾金娜85
(三十六)梅納克尼斯86
(三十七)莫斯卡廖夫87
(三十八)穆德羅夫90
(三十九)鄂山蔭91
(四十)帕納修克94
(四十一)波波夫96
(四十二)普里亞多欣97
(四十三)普濟茨基99
(四十四)拉赫姆別科娃101
(四十五)羅加喬夫102
(四十六)羅日杰斯特文斯基103
(四十七)謝苗納斯106
(四十八)謝寧110
(四十九)謝爾久琴科111
(五十)謝羅娃113
(五十一)西季赫梅諾115
(五十二)宋采夫116
(五十三)索夫羅諾夫121
(五十四)斯佩什涅夫123
(五十五)蘇哈諾夫125
(五十六)譚傲霜127
(五十七)特卡丘克130
(五十八)烏斯京132
(五十九)費多羅娃133
(六十)弗羅洛娃134
(六十一)哈馬托娃138
(六十二)舍夫佐娃143
(六十三)施瑪洛娃145
(六十四)施普林欽147
(六十五)希奇科149
(六十六)蘇金150
(六十七)休茨基153
(六十八)楊基韋爾154
參考文獻157
后記162
20世紀俄羅斯漢學研究中的詞匯學研究 節選
盡管前輩學者奠基了西方漢學文獻學的基礎,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但面對不斷發展的學術,我們作為后繼者,應繼承學界前輩的學術傳統,繼續做好西方漢學的文獻學工作,在編輯基礎性書目上下功夫。讀了王麗媛的《20世紀俄羅斯漢學研究中的詞匯學研究》這本書,我感到她正是在向這個方向努力的學者。全書對俄羅斯漢學界的詞匯學研究做了初步的梳理,提供了從事漢語詞匯學研究的漢學家的基本情況,也提供了他們的基本書目。有了這本書,從事海外漢學史研究的學者就對俄羅斯的漢語詞匯學研究有了概略性的了解,同時對國內研究詞匯學的朋友也會有很好的幫助。
20世紀俄羅斯漢學研究中的詞匯學研究 作者簡介
王麗媛,副教授,文學博士,江蘇大學文學院漢語國際教育系教師,學科帶頭人。研究方向:俄語語言學、詞匯學、對外漢語教學。講授課程: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語言學概論、大學語文等。參編《現代散文賞析》,姜建、錢旭初主編,2015年11月。代表性課題:《20世紀俄羅斯漢學研究中的詞匯學研究》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類青年項目2015.3-2018.3(項目號15YJC740085)。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與地壇
- >
回憶愛瑪儂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經典常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