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與春風(fēng)皆過客:大唐詩人的奇趣人生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49282234
- 條形碼:9787549282234 ; 978-7-5492-8223-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與春風(fēng)皆過客:大唐詩人的奇趣人生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讀者▼超人氣作者口碑力作:央視**屆《中國詩詞大會》詩詞達人、央視《中華情》詩意系列撰稿人及文學(xué)顧問、《中華好詩詞》第三季總冠軍石繼航嘔心力作!讓你如臨現(xiàn)場般參加一場精彩絕倫的大唐文藝盛典! ▼有趣又有料,解鎖詩人的朋友圈:以全新角度,輕松演繹你不知道的詩詞江湖:不羈的李白,堅貞的杜甫,佛系的王維,可憐的孟浩然,謎一樣的王梵志……道盡那世態(tài)炎涼、愛恨離別、家國情懷…… ▼惡補古詩詞的超佳讀物:作者梳理蕞新史料,精選大唐各個時期的36位代表性詩人,完整再現(xiàn)他們的人生軌跡和詩詞背后的故事。既能讓你長知識、增修養(yǎng),也是優(yōu)良的寫作素材與范本。 ▼跌宕起伏,引人入勝:本書用幽默詼諧的語言講透大唐文化精髓,既有引人入勝的奇聞逸事,也有令人豁然開朗的人生哲思,更有催人淚下的愛情故事…… ▼裝幀精美,超值珍藏:本書為大16開,300多頁,唯美雙版封面,內(nèi)文配圖考究,印刷、用紙精良。隨手翻閱, 既“漲姿勢”又回味無窮!
我與春風(fēng)皆過客:大唐詩人的奇趣人生 內(nèi)容簡介
本書精選36位大唐各個時期極為重要的詩人,以他們的生平事跡為經(jīng),以詩詞鑒賞為緯,為你描繪出一幅活靈活現(xiàn)的唐詩脈絡(luò)全景圖。 年少得志后的意氣風(fēng)發(fā),仕途坎坷后的惆悵落寞,歸隱田園后的矢志不渝,隱沒紅塵后的快意人生……其中,既有引人入勝的奇聞逸事,也有令人豁然開朗的人生哲思,更有催人淚下的愛情故事…… 作者梳理蕞新史料,以獨特新穎的視角、幽默風(fēng)趣的語言講述了數(shù)百首詩詞背后的動人故事、歷史知識、文化常識等,極具可讀性、趣味性和啟發(fā)性。一本書解鎖你不熟知的大唐詩人別樣人生。
我與春風(fēng)皆過客:大唐詩人的奇趣人生 目錄
目 錄
何處醉春風(fēng),長安西復(fù)東(代序)
初
唐
篇
002 王勃: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009 楊炯:我本是將種,奈何做書生
013 盧照鄰: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
018 駱賓王:人雖老,心不老,要干就干票大的
024 王梵志:難道我是穿越者?
032 劉希夷:歲月不知我有多少的憂傷
036 陳子昂: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042 上官婉兒:我也渴望有人哄,有人寵
050 賀知章:一個滑稽又可愛的老頭兒
055 張若虛:難忘今宵,不論天涯與海角
盛
唐
篇
062 張旭:行為藝術(shù)哪家強
069 孟浩然:一個遇到中年危機的男人
076 王維:千年難得一遇的花美男
085 王之渙:隱匿于市的絕世高手
091 王昌齡:“七絕圣手”與“詩家天子”
098 李白:俠客、酒徒與詩仙
109 杜甫:你們以為我很忙,其實我是在流浪
121 岑參:想建功立業(yè),那就勇闖天涯
127 高適:每天都在努力,堅持就是勝利
中
唐
篇
134 韋應(yīng)物:哥已不再是當(dāng)年的哥
141 李益:一個多情的、癡情的、絕情的人
147 李季蘭:請原諒我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
158 白居易:道不盡紅塵奢戀,訴不完人間恩怨
170 元稹:喜歡我的詩,不一定要喜歡我這個人
182 薛濤:多少人曾愛慕你年輕時的容顏
192 柳宗元:我醉提酒游寒山,霜華滿天
202 劉禹錫:山歌好像春江水
212 李賀:“奇”“詭”“冷”“艷”的另類詩人
222 劉叉: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
227 賈島:早就習(xí)慣一個人,少人關(guān)心少人問
晚
唐
篇
236 杜牧:春風(fēng)十里不如你
245 李商隱:原來我是一只酒醉的蝴蝶
259 溫庭筠:我很丑,可是我的詞很溫柔
266 魚玄機:一個復(fù)仇的女詩人
275 韋莊:我自己都不想承認(rèn)自己的成名作
283 羅隱: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后記:春風(fēng)十里路,看盡長安花 291
我與春風(fēng)皆過客:大唐詩人的奇趣人生 節(jié)選
劉叉: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 劉叉見到世間不平,恨不得就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但是世上不平太多,又為現(xiàn)實情況所限,不能真的“該出手時就出手”。所以這些不平之事將心中萬古留傳的正義寶刀都漸漸磨蝕了。 唐朝詩人不少,狂放孤傲者也屢見不鮮,但是豪邁如江湖好漢的卻只有劉叉一人。劉叉,這名字就叫得不同凡俗,一般人都叫些典雅端麗或者溫正和平的字眼兒。可劉叉兄弟的名字卻不是,單一“叉”字,江湖豪氣就迎面而來,確實劉叉人如其名,性格也是如梁山好漢一般。 據(jù)說劉叉少時就“任俠”,還因酒殺人,亡命而逃,倒是和魯智深有些相仿。但劉叉沒有去當(dāng)殺人放火的“花和尚”,等到朝廷大赦,就改為發(fā)憤讀書,后來竟也能寫出好詩。 他聽說韓愈接納天下的讀書人,就去投奔,作《冰柱》《雪車》二詩獻給韓愈老師。劉叉的這兩首詩,歷來被評為險怪之中的代表作,用險韻(險韻是指韻腳比較少,字也比較生僻的韻部),字句也極為險怪。像《冰柱》這首詩用的“麻韻”,其中的“柤”字和“舥”字等都極少有人能用到。全詩顯得如奇山怪石,崢嶸嶙峋: 師干久不息,農(nóng)為兵兮民重嗟。騷然縣宇,土崩水潰。畹中無熟谷,壟上無桑麻。 王春判序,百卉茁甲含葩。有客避兵奔游僻,跋履險厄至三巴。貂裘蒙茸已敝縷,鬢發(fā)蓬舥。雀驚鼠伏,寧遑安處。獨臥旅舍無好夢,更堪走風(fēng)沙!天人一夜剪瑛琭,詰旦都成六出花。 南畝未盈尺,纖片亂舞空紛拏。旋落旋逐朝暾化,檐間冰柱若削出交加。或低或昂,小大瑩潔,隨勢無等差。始疑玉龍下界來人世,齊向茅檐布爪牙。又疑漢高帝,西方未斬蛇。人不識,誰為當(dāng)風(fēng)杖莫邪。鏗鏘冰有韻,的玉無瑕。不為四時雨,徒于道路成泥柤。不為九江浪,徒為汩沒天之涯。不為雙井水,滿甌泛泛烹春茶。不為中山漿,清新馥鼻盈百車。不為池與沼,養(yǎng)魚種芰成霪霪。不為醴泉與甘露,使名異瑞世俗夸。特稟朝澈氣,潔然自許靡間其邇遐。森然氣結(jié)一千里,滴瀝聲沉十萬家。明也雖小,暗之大不可遮。勿被曲瓦,直下不能抑群邪。奈何時逼,不得時在我目中,倏然漂去無馀些。自是成毀任天理,天于此物豈宜有忒賒。反令井蛙壁蟲變?nèi)菀祝橙丝s首競呀呀。我愿天子回造化,藏之韞櫝玩之生光華。 劉叉此詩是用冰柱來比喻自己的才華得不到施展,但比喻得怪,詩也寫得怪,可韓愈老師是喜歡這樣的怪僻詩風(fēng)的,所以就收留了劉叉。但劉叉也不是那種習(xí)慣于低三下四地寄人籬下的人,韓愈老師又一副儒者的派頭,所以劉叉很快就不耐煩了,據(jù)說劉叉臨走時“持愈金數(shù)斤而去,曰:‘此諛墓中人得耳,不若與劉君為壽’”。 這里簡單介紹一下:韓愈老師是當(dāng)時有名的寫墓志銘的專家,當(dāng)時寫墓志銘收費極高,尤其找韓愈老師這樣的名人寫墓志銘,更是一種身份的象征,所以豪門望族都重金禮聘韓愈老師來寫,同理負(fù)責(zé)寫碑的書法家如柳公權(quán)等也發(fā)了不少財,當(dāng)時認(rèn)為如果貴族中哪家子孫為父輩辦喪事時,沒有請上述兩位來寫文書丹,就是不孝。 寫這東西,當(dāng)然不免有些無謂的吹捧,人死為大嘛,就是現(xiàn)在追悼會上的悼詞一般也是只說好話嘛。劉叉對于韓愈老師這個做法卻并不以為然,竟理直氣壯地拿走了韓愈的錢,還說你這是吹捧死人得來的,還不如給我劉某人當(dāng)生活費哪。大有“不義之財,取之何礙”的意思。不知道韓愈老師的鼻子有沒有被氣歪。看這劉叉的脾氣確實很像綠林豪客們的性格。 此后的劉叉,“歸齊魯,不知所終”。唉,古代的文獻中記載的多半是帝王將相,一般人往往入不了史書,只見于筆記小說之類的,所以生卒年和事跡什么的都不完整,我們現(xiàn)在知道的劉叉的事跡,也就這點事兒。 不過劉叉還是給我們留下了不少耳目一新的好詩。劉叉這首詩就很有特色: 偶書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間萬事細如毛。 野夫怒見不平處,磨損胸中萬古刀。 這首詩寫得很是與眾不同,“野夫怒見不平處,磨損胸中萬古刀”,這樣的句子恐怕只有劉叉能寫出來。在唐代詩人的作品中,還沒有看到用“刀”來比喻人的思想感情的。因為一般文弱書生類的詩人,看到世間的不平之事,也只能或是暗自懷恨,或是長吁短嘆,像婦人一樣淚沾衣襟的更不在少數(shù)。但豪氣填膺的劉叉看了,卻別具一番情懷。 劉叉見到世間不平,恨不得就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但是世上不平太多,又為現(xiàn)實情況所限,不能真的“該出手時就出手”。所以這些不平之事將心中萬古留傳的正義寶刀都漸漸磨蝕了。看到這句,不禁想起梁山好漢如李逵等的思路,見到世間的不平不義之事,首先想的就是“拿俺的板斧來,砍他娘的鳥頭”,劉叉之胸懷,約略如此。 劉叉后來“歸齊魯,不知所終”,這里我大膽猜想一下,也可能是劉叉大哥實在忍不住,也到梁山泊等類似的地方,成了綠林豪杰,從此行俠仗義,快意恩仇去了。 通過劉叉為數(shù)并不太多的幾首詩,可以看出劉叉大哥不怕天,不怕地,不信神,不信道,豪爽無羈,確是詩人中的好漢。像“勸君修真復(fù)識真,世上道人多忤人。披圖醮錄益亂神,此法那能堅此身。心田自有靈地珍,惜哉自有不自親……”諷刺了騙人的道士們,“請君勿執(zhí)古,執(zhí)古徒自隳”(《勿執(zhí)古寄韓潮州》)勸韓愈不要一味崇古,像“莫問卜,人生吉兇皆自速。伏羲文王若無死,今人不為古人哭”,對于卜卦迷信也執(zhí)反對態(tài)度。劉叉之詩,實在是唐詩中的一株奇葩。 當(dāng)時孟郊等就對劉叉的詩很欣賞,劉叉有兩首詩寫給孟郊,看來他們倆關(guān)系還不錯,比如這首: 答孟東野 酸寒孟夫子(上來就說孟郊寒酸),苦愛老叉詩。 生澀有百篇,謂是瓊瑤辭。(這里的瓊瑤辭可不是瓊瑤阿姨的小說呀!) 百篇非所長,憂來豁窮悲。唯有剛腸鐵,百煉不柔虧。退之何可罵(退之指韓愈),東野何可欺。 文王已云沒,誰顧好爵縻。生死守一丘,寧計飽與饑。萬事付杯酒,從人笑狂癡。 從孟郊后來的好多詩中可以看出他也深受劉叉的影響,有些詩也比較險怪。后來宋代蘇軾在《雪后書北臺壁二首》中寫道:“老病自嗟詩力退,寒吟《冰柱》憶劉叉。”可以看出蘇軾對于劉叉的詩也是很贊賞的。但劉叉詩中那種綠林味的豪氣是其他人誰也學(xué)不來的。 劉叉有首《自問》,可以看作他的一個自敘吧,在此和大家共賞: 自問彭城子,何人授汝顛。酒腸寬似海,詩膽大于天。 斷劍徒勞匣,枯琴無復(fù)弦。相逢不多合,賴是向林泉。 “酒腸寬似海,詩膽大于天”,說得端地好,在此以之復(fù)贈豪客劉叉,竊以為非劉叉大哥無人可當(dāng)此語也。 薛濤:多少人曾愛慕你年輕時的容顏 如果有機會讓我去見一見薛濤的話,我更想去拜訪晚年的薛濤,穿過那片鳳尾森森,龍吟細細的竹林,來到一燈如豆的望江樓,坐在白發(fā)蒼蒼的薛濤面前,聽她講蜀中的風(fēng)云變幻與世情的空幻炎涼。 中唐時,蜀地前前后后走馬燈一般更替了十一位劍南節(jié)度使,而每一位都對蜀中才女薛濤從青睞有加到十分敬重,薛濤始終管領(lǐng)春風(fēng),她雖身為官妓,但卻以高潔的品格、出眾的才華遠超那些庸俗的“桃李”,讓人不得不由衷地敬仰。 薛濤確實無論是作詩還是做人,都透著一種莊重高貴的氣象,相比之下,“女道士”李季蘭、魚玄機等人,倒顯得不是妓女而勝似妓女,更加放浪無忌。也許正像有人所說,男人就喜歡風(fēng)塵女子中帶有閨秀的氣質(zhì),良家女子中帶有風(fēng)塵味。 和李季蘭一樣,薛濤也有個關(guān)于她的詩讖故事。據(jù)傳薛濤八歲那年,她父親薛鄖看著庭中的一棵茂盛的梧桐樹,以“詠梧桐”為題,吟道“庭除一古桐,聳干入云中”,讓小薛濤來答。 小薛濤答了句:“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fēng)”。她父親一聽就覺得是不祥之兆,預(yù)示著女兒日后恐怕會淪為一個迎來送往的風(fēng)塵女子,結(jié)果果真就這樣了。對于這個故事,我還是覺得是后人附會的成分多,和劉邦斬白蛇,某某的媽夢吞星斗之類的事情差不多。 薛濤的才情美貌名動蜀中,*先賞識薛濤的是蜀中的名臣韋皋。韋皋當(dāng)時任劍南節(jié)度使,開府成都,統(tǒng)轄軍政,經(jīng)略西南,并且屢敗吐蕃等外敵,是位很有作為的政治人才。《鹿鼎記》上有一段,幾個拍馬屁的官員幫韋小寶認(rèn)了個“祖宗”,就是認(rèn)的這個韋皋,幾人把韋皋也大拍特拍了一回。不過韋皋確實也是唐朝后期政績很不錯的一個地方官。 韋皋聽說薛濤詩才出眾,而且出身不俗,是官宦之后,就把她找來,要她即席賦詩,薛濤當(dāng)時寫下了這樣一首詩: 謁巫山廟 亂猿啼處訪高唐,一路煙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聲尤是哭襄王。 朝朝夜夜陽臺下,為雨為云楚國亡。 惆悵廟前多少柳,春來空斗畫眉長。 韋皋拿過來一看,不禁大聲稱贊,覺得身為官妓的薛濤即興賦詩,就寫得很有氣勢,有愁舊悵古的深意,絕不像一般歡場女子的庸俗之作。一般歡場女子,就算有幾分才情,比如像《紅樓夢》中陪薛蟠等作樂的云兒那樣,也不過只會說些什么“女兒愁,媽媽打罵何時休。女兒喜,情郎不舍還家里”這樣的句子罷了。 韋皋看過后又傳給客人,眾賓客也莫不嘆服稱絕。從此后,帥府中每有盛宴,韋皋必定召薛濤前來侍宴賦詩,薛濤也成了帥府的常客,更被人們看成是蜀中重大交際場合上不可缺少的嘉賓。 隨著對薛濤的了解越來越多,韋皋越來越覺得薛濤只當(dāng)個“花瓶”似的角色實在是屈才,就讓她參與原來由幕僚們做的案牘(官方文件)方面的工作,其實就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女秘書的角色。并且還打算上報朝廷,正式下文件讓薛濤任校書郎的官職。 這時有人勸阻說:“軍務(wù)倥傯之際,奏請以一妓女為官,倘若朝廷認(rèn)為有失體統(tǒng),豈不連累帥使清譽;即使僥幸獲準(zhǔn),紅裙入衙,不免有損官府尊嚴(yán),易給不服者留下話柄,望帥使三思!”其實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影響不好”,所以韋皋才沒有申報。(可見電視劇《大宋提刑官》中宋慈身邊有個叫英姑的漂亮美眉當(dāng)女書吏是編的啦,唐朝那樣開放的社會都難通過,何況宋代理學(xué)盛行的時候?)不過薛濤雖然沒有轉(zhuǎn)入正式編制,但薛濤卻是實實在在地?fù)?dān)任起了校書郎的工作。唐朝詩人王建有詩送薛濤: 寄蜀中薛濤校書 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里閉門居。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lǐng)春風(fēng)總不如。 此詩對薛濤進行了由衷的贊美,也認(rèn)可她是“校書郎”這一角色。薛濤的名氣越來越大,粉絲爆棚,好多高官名士、公子才子都來招惹。薛濤也有點得意,用胭脂摻水制出紅色的小彩箋,題上詩句(薛濤的字也是很有名的),贈予那些她認(rèn)為合意的來客,成為后世傳頌不已的“薛濤箋”。 后來李商隱曾說過:“浣花箋紙?zhí)一ㄉ煤妙}詩詠玉鉤。”韋莊有詩名《乞彩箋歌》,其中就有“也知價重連城璧,一紙萬金猶不惜。薛濤昨夜夢中來,殷勤勸向君邊覓”之句。 薛濤箋一時成為蜀中*有名的特產(chǎn)之一了,假如放今天,薛濤直播帶貨,這薛濤箋的銷量肯定不低于李子柒的螺螄粉。但是這時候韋皋吃起醋來了,把薛濤貶往偏遠的松州。薛濤是個冰雪聰明的女子,立刻醒悟到自己鬧得有點過了,以后還得在人家韋皋手下混日子,于是她在趕赴松州的途中寫下了十首著名的離別詩,總稱《十離詩》,差人送給了韋皋,這《十離詩》倒是很有意思: 《十離詩·犬離主》:馴擾朱門四五年,毛香足凈主人憐。無端咬著親情客,不得紅絲毯上眠。 《十離詩·筆離手》:越管宣毫始稱情,紅箋紙上撒花瓊。都緣用久鋒頭盡,不得羲之手里擎。 《十離詩·馬離廄》:雪耳紅毛淺碧蹄,追風(fēng)曾到日東西。為驚玉貌郎君墜,不得華軒更一嘶。 《十離詩·鸚鵡離籠》:隴西獨自一孤身,飛去飛來上錦茵。都緣出語無方便,不得籠中再喚人。 《十離詩·燕離巢》:出入朱門未忍拋,主人常愛語交交。銜泥穢污珊瑚枕,不得梁間更壘巢。 《十離詩·珠離掌》:皎潔圓明內(nèi)外通,清光似照水晶宮。只緣一點玷相穢,不得終宵在掌中。 《十離詩·魚離池》:跳躍深池四五秋,常搖朱尾弄綸鉤。無端擺斷芙蓉朵,不得清波更一游。 《十離詩·鷹離鞲》:爪利如鋒眼似鈴,平原捉兔稱高情。無端竄向青云外,不得君王臂上擎。 《十離詩·竹離亭》:蓊郁新栽四五行,常將勁節(jié)負(fù)秋霜。為緣春筍鉆墻破,不得垂陰覆玉堂。 《十離詩·鏡離臺》:鑄瀉黃金鏡始開,初生三五月徘徊。為遭無限塵蒙蔽,不得華堂上玉臺。 這十首詩用犬、筆、馬、鸚鵡、燕、珠、魚、鷹、竹、鏡來比自己,而把韋皋比作是自己所依靠著的主、手、廄、籠、巢、掌、池、臂、亭、臺。只因為犬咬親情客、筆鋒消磨盡、名駒驚玉郎、鸚鵡亂開腔、燕泥污香枕、明珠有微瑕、魚戲折芙蓉、鷹竄入青云、竹筍鉆破墻、鏡面被塵封,所以引起主人的不快而厭棄。 俗話說,女人們*厲害的武器就是溫柔和眼淚,薛濤這十首悲悲切切的《十離詩》,那一句句“不得”“不得”,不啻十道溫柔金牌,韋皋便是鐵石心腸也要熔為繞指柔,不用說,馬上把薛濤召了回來。由此可見,薛濤確實是個聰明女子,不但詩才好,對于世事也精明得很。 薛濤經(jīng)此一事,成熟了很多。她更加明白了世事人情,對韋皋也更加曲意逢迎,韋皋心中大悅,親自批示,為薛濤解除了樂籍,從此薛濤成了自由之身,她退隱于西郊浣花溪,在門前種滿了枇杷花,這時薛濤年方二十歲。 后來,高崇文任成都節(jié)度使時,在席間行酒令,要求是想出“一字象形,又須逐韻”。高崇文起令道:“口,有似沒梁斗。” 機敏的薛濤答道:“川,有似三條椽。” 高崇文挑剔說:“你那個三條椽中怎么有一條是彎的啊(指川字**筆是撇)?” 薛濤答道:“閣下是堂堂節(jié)度使卻用‘沒梁斗’,我一個小女子,用個彎了一些的椽有什么不可啊?” 高崇文等眾人大笑之余,不得不贊嘆薛濤的聰明機靈。看來元稹詩中夸薛濤是“言語巧似鸚鵡舌”,確實并非過譽之詞。如果薛濤生活在現(xiàn)在,當(dāng)個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什么的,肯定能隨機應(yīng)變,妙語連珠,遠勝當(dāng)下那些花瓶似的女主持人。 時光匆匆,急如流水。轉(zhuǎn)眼間已是太和四年(830年),蜀中又換了三任節(jié)度使。這一年,新任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的李德裕建了一座雄偉壯觀的籌邊樓。籌邊樓高大雄偉,是節(jié)度使與僚屬將佐們瞭望遠近情況并籌謀大策的地方,樓上四壁彩繪著蠻夷地形險要圖,作戰(zhàn)時此樓還可以充當(dāng)*高指揮所。 高樓建成之日,李德裕大擺酒宴,一時冠纓四集,高朋滿座。其中一個身穿道袍白發(fā)蒼蒼的老婦人特別引人注目,有好多人不知道,她就是當(dāng)年明媚照人的薛濤,現(xiàn)在她老了。然而,當(dāng)李德裕請她即席賦詩時,她鋪開白紙,飽蘸濃墨,落筆如風(fēng),氣勢蒼勁如松,寫下了這樣一首詩: 籌邊樓 平臨云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諸將莫貪羌族馬,*高層處見邊頭。 詩意豪邁,風(fēng)格雄渾,見地深遠(“諸將莫貪羌族馬,*高層處見邊頭”這句是告誡眾將不要貪功輕動,以致兵禍相連),這哪里像是個風(fēng)塵女子寫的,簡直就是胸有百萬甲兵的軍中主帥嘛。怪不得后人評價薛濤的詩作是“工絕句”,“無雌聲”。 此時的薛濤,已不是那種憑媚姿討人歡喜的官妓了,她已是歷任節(jié)度使們了解蜀中軍政大事和風(fēng)土人情的重要參謀。 薛濤的很多詩風(fēng)格蒼勁老到,不像一般嬌滴滴的弱女子整天哭哭啼啼地哀吟,請看這首: 酬人雨后玩竹 南天春雨時,那鑒雪霜姿。眾類亦云茂,虛心寧自持。 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晚歲君能賞,蒼蒼勁節(jié)奇。 讀薛濤的詩,往往能感受到一種在女詩人身上很少見到的大氣和寬闊胸襟,所以薛濤的詩句境界是相當(dāng)高的。 當(dāng)然身為女子的薛濤也不是沒有過細膩的感情,像她的《詠牡丹》,以牡丹擬人,在夜深露重中與盛開的花兒細訴衷情。這也反映了薛濤的內(nèi)心有很多時間是很寂寞的,詩云: 去年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箋怨別離。 常恐便同巫峽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yīng)彼此知。 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同花說相思。 還有這四首詩,也寫得細膩動人: 春望詞四首 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 攬草結(jié)同心,將以遺知音。春愁正斷絕,春鳥復(fù)哀吟。 風(fēng)花日將老,佳期猶渺渺。不結(jié)同心人,空結(jié)同心草。 那堪花滿枝,翻作兩相思。玉箸垂朝鏡,春風(fēng)知不知。 薛濤一生未嫁,按說以薛濤的情況,她是有從良的資格和條件的,但不知為什么她直到終老,也沒有這樣做。薛濤在四十二歲時,和當(dāng)時來蜀中的元稹交往很密切,結(jié)下一段情緣。元稹比薛濤要小十一歲,也算是“姐弟戀”啦。薛濤給元稹寫過一首叫作《池上雙鳥》的詩: 雙棲綠池上,朝暮共飛還。更忙將趨日,同心蓮葉間。 另外,下面這首詩也是寫給元稹的: 寄舊詩與元微之 詩篇調(diào)態(tài)人皆有,細膩風(fēng)光我獨知。月下詠花憐暗淡,雨朝題柳為欹垂。 長教碧玉藏深處,總向紅箋寫自隨。老大不能收拾得,與君開似好男兒。 可見兩人的關(guān)系如糖似蜜,但好景不長,元稹和她畢竟不能長相廝守,而且元稹其人,本身就是有名的渣男。“他家本是無情物,一任南飛又北飛”(薛濤《柳絮詩》),元稹正是這樣的人。他雖然寫過“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這樣的詩句,但是他先負(fù)于崔雙文(就是《鶯鶯傳》中的崔鶯鶯),后在妻子韋叢死后,一邊寫著“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一邊又納妾安仙嬪,娶妻裴淑,還和船娘劉采春不清不楚。所以,薛濤一度鐘情于他,也是不會有什么好結(jié)果的。元稹回到長安后,只是寄了這樣一首詩給薛濤,以后他們就再沒有見過面: 錦江滑膩峨眉秀,生出文君與薛濤。言語巧似鸚鵡舌,文章分得鳳凰毛。 紛紛辭客多停筆,個個公侯欲夢刀。別后相思隔煙水,菖蒲花發(fā)五云高。 薛濤到了晚年,年歲漸大,也厭倦了官場上的應(yīng)酬。同時她也是個明智的人,知道該收的時候就收的道理。所以后來的節(jié)度使段文昌再邀她時,她寫了首詩說“儂心猶道青春在,羞看飛蓬石鏡中”,婉拒了這類邀請。 此后,薛濤隱居在望江樓中,穿起女道士的服裝,過起了相對平淡的生活。不知她*后的心中是存著“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的凄楚,還是閱盡人間滄桑的坦然。我想以薛濤這樣聰穎明達的女子,恐怕心境為后者的可能性居多。 說起來,薛濤這一生還算不錯啦,少有才名,老得安樂,生前享高壽(據(jù)說薛濤活了七十三歲),身后有盛名。從官妓能混到這份兒,也很了不起啦!當(dāng)然,這也是薛濤的聰穎過人所致,薛濤一生和高官打交道,卻能有理有節(jié),恰到好處,像前面我們所說的李季蘭,就是政治嗅覺極差的女子,而上官婉兒之類又太沉溺權(quán)力了。薛濤卻做得不溫不火,可見其才智之高絕非僅見于詩文。 如果有機會讓我去見一見薛濤的話,我更想去拜訪晚年的薛濤,穿過那片鳳尾森森,龍吟細細的竹林,來到一燈如豆的望江樓,坐在白發(fā)蒼蒼的薛濤面前,聽她講蜀中的風(fēng)云變幻與世情的空幻炎涼。 薛濤死后,當(dāng)時的劍南節(jié)度使段文昌為她親手題寫了墓志銘,并在她的墓碑上刻上“西川女校書薛濤洪度之墓”(薛濤字洪度),看來是追認(rèn)薛濤為“校書”了。據(jù)說成都有一座叫望江樓的古跡,上面有對聯(lián)寫道: 古井冷斜陽,問幾樹枇杷,何處是校書門巷? 大江橫曲檻,占一樓煙雨,要平分工部草堂。 掃眉才子、西川校書薛濤,能直追詩圣老杜,要平分工部草堂,誰敢以輕賤視之?
我與春風(fēng)皆過客:大唐詩人的奇趣人生 作者簡介
石繼航,畢業(yè)于山東師范大學(xué),古詩詞資深研究學(xué)者。 中央電視臺第一屆《中國詩詞大會》詩詞達人;中央電視臺《中華情》詩意系列撰稿人及文學(xué)顧問;《中華好詩詞》第三季總冠軍;曾出版《宋朝的腔調(diào)》《千年霜月千家詩》等書,其中已有四部作品以繁體版在海外出版發(fā)行。自幼熱愛古詩詞,透著“胸藏文墨懷若谷”的濃濃書卷氣。想把詩詞浸入血液中,成為終生不離不棄的伴侶。以詩詞為樂——笑言幾十年間,與書卷為伴,讀書四萬卷。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xué)概述
- >
莉莉和章魚
- >
自卑與超越
- >
推拿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xué)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