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川北地區道教宮觀建筑思想及歷史文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115863
- 條形碼:9787553115863 ; 978-7-5531-158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川北地區道教宮觀建筑思想及歷史文化研究 內容簡介
道教建筑不僅是我國古典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道教文化集中體現的物質載體。 《儒道釋博士論文叢書:川北地區道教宮觀建筑思想及歷史文化研究》在對川北地區道教宮觀大量田野調研的基礎上,試圖多維度多視角對其進行深入揭示。首先,從道教建筑的源起對其發展流變史進行一番梳理。其次,對道教建筑的營建規律進行探討,主要從建筑選址、建筑布局、建筑形制幾個方面展開。再次,從道教建筑內的文化元素來挖掘道教建筑的內涵,這其中分別涉及道教造像、壁畫、楹聯等幾個方面。再次,對川北幾處知名的道教官觀進行考證研究,包括三臺云臺觀、梓潼七曲山大廟、南充舞鳳山道觀。*后,在道教官觀研究的基礎上,對川北地區道教民間信情況做了簡要介紹。
川北地區道教宮觀建筑思想及歷史文化研究 目錄
目 錄
導言 1
一、本書選題因由和意義 1
二、研究綜述 2
三、研究對象和方法 5
四、本書篇章結構 7
五、特色與創新之處 8
**章 道教建筑的起源與變遷 10
**節 我國宗教性建筑的早期形態探源 10
一、宮 10
二、觀 12
三、寺 12
四、庵 13
五、祠 14
六、廟 15
第二節 道教建筑的歷史脈絡 16
一、早期修道空間——山中石室 16
二、漢末“領戶治民”教區——二十四治 18
三、魏晉致誠之所——靜室與靖室 20
四、北朝道觀與南朝道館 24
五、成形于隋唐的道教宮觀 32
第二章 川北地區道教建筑的營建思想 36
**節 川北道教宮觀資源的地理分布 37
第二節 川北道教宮觀體現的擇址原則 41
一、道教堪輿的理論基礎 41
二、“覓龍”、“觀水”、“辨土”的風水原則 47
三、“山巔之境”的不懈追求 57
第三節 川北道教建筑的布局理念 63
一、“尚中貴和”的禮制思想 64
二、“柔和靈動”的變通理念 79
第四節 川北道教建筑的形制意涵 91
一、中國古典建筑概說 91
二、川北道教建筑實例探析 98
第三章 川北地區道教建筑神圣空間的生成 116
**節 川北道教建筑造像的象征之義 117
一、道教造像的緣起 117
二、川北地區道教神明信仰的特征 121
三、道教造像的軌制及思想內涵 140
第二節 川北道教建筑壁畫的教化功用 152
一、 中國古典畫中的道家與道教情結 154
二、三臺云臺觀壁畫《二十四孝圖》 162
第三節 川北道教建筑楹聯的義理內涵 174
一、道家思想與書法創作 175
二、書法中的道教情結 182
三、川北道教宮觀建筑楹聯品析 189
第四章 川北地區道教宮觀個案研究 202
**節 明代官制道觀三臺云臺觀考述 202
一、其他三處云臺觀 202
二、三臺云臺觀建筑群的哲學意涵 209
三、三臺云臺觀的多次培修 214
四、三臺云臺觀的留存文物 219
第二節 由梓潼樹神向文昌帝君的流變過程考析 225
一、流變過程的**次飛躍 225
二、流變過程的第二次飛躍 230
三、文昌信仰的發展 239
第三節 南充舞鳳山道觀源流考 245
一、“王君”之身份 246
二、衍慶宮始末 249
三、近世重獲生機 254
第五章 以道教建筑為載體的民間信仰及地域文化 258
**節 廣元民間真武信仰文化探微 258
一、道教中的真武之神 258
二、真武廟在廣元地區的分布及其原因探究 264
三、民間真武信仰據點——廣元朝天魚洞紅廟子 274
四、民間真武信仰衍生神——青林祖師 288
五、民間真武信仰的現代意義 289
第二節 群仙會聚、堪天輿地之所——南充 291
一、南充境域內的仙真遺跡 291
二、天文觀象的歷史傳統 304
三、察形觀勢的風水文化氛圍 310
結語 316
參考文獻 321
附錄 329
附圖 380
導言 1
一、本書選題因由和意義 1
二、研究綜述 2
三、研究對象和方法 5
四、本書篇章結構 7
五、特色與創新之處 8
**章 道教建筑的起源與變遷 10
**節 我國宗教性建筑的早期形態探源 10
一、宮 10
二、觀 12
三、寺 12
四、庵 13
五、祠 14
六、廟 15
第二節 道教建筑的歷史脈絡 16
一、早期修道空間——山中石室 16
二、漢末“領戶治民”教區——二十四治 18
三、魏晉致誠之所——靜室與靖室 20
四、北朝道觀與南朝道館 24
五、成形于隋唐的道教宮觀 32
第二章 川北地區道教建筑的營建思想 36
**節 川北道教宮觀資源的地理分布 37
第二節 川北道教宮觀體現的擇址原則 41
一、道教堪輿的理論基礎 41
二、“覓龍”、“觀水”、“辨土”的風水原則 47
三、“山巔之境”的不懈追求 57
第三節 川北道教建筑的布局理念 63
一、“尚中貴和”的禮制思想 64
二、“柔和靈動”的變通理念 79
第四節 川北道教建筑的形制意涵 91
一、中國古典建筑概說 91
二、川北道教建筑實例探析 98
第三章 川北地區道教建筑神圣空間的生成 116
**節 川北道教建筑造像的象征之義 117
一、道教造像的緣起 117
二、川北地區道教神明信仰的特征 121
三、道教造像的軌制及思想內涵 140
第二節 川北道教建筑壁畫的教化功用 152
一、 中國古典畫中的道家與道教情結 154
二、三臺云臺觀壁畫《二十四孝圖》 162
第三節 川北道教建筑楹聯的義理內涵 174
一、道家思想與書法創作 175
二、書法中的道教情結 182
三、川北道教宮觀建筑楹聯品析 189
第四章 川北地區道教宮觀個案研究 202
**節 明代官制道觀三臺云臺觀考述 202
一、其他三處云臺觀 202
二、三臺云臺觀建筑群的哲學意涵 209
三、三臺云臺觀的多次培修 214
四、三臺云臺觀的留存文物 219
第二節 由梓潼樹神向文昌帝君的流變過程考析 225
一、流變過程的**次飛躍 225
二、流變過程的第二次飛躍 230
三、文昌信仰的發展 239
第三節 南充舞鳳山道觀源流考 245
一、“王君”之身份 246
二、衍慶宮始末 249
三、近世重獲生機 254
第五章 以道教建筑為載體的民間信仰及地域文化 258
**節 廣元民間真武信仰文化探微 258
一、道教中的真武之神 258
二、真武廟在廣元地區的分布及其原因探究 264
三、民間真武信仰據點——廣元朝天魚洞紅廟子 274
四、民間真武信仰衍生神——青林祖師 288
五、民間真武信仰的現代意義 289
第二節 群仙會聚、堪天輿地之所——南充 291
一、南充境域內的仙真遺跡 291
二、天文觀象的歷史傳統 304
三、察形觀勢的風水文化氛圍 310
結語 316
參考文獻 321
附錄 329
附圖 380
展開全部
川北地區道教宮觀建筑思想及歷史文化研究 作者簡介
王魯辛,山東人,1981年生于河南安陽,土木工程學士,工商管理碩士,哲學博士。曾在建筑行業工作多年,負責完成多項工程的建筑幕墻設計項目,又曾就職于上海復旦建筑規劃設計研究院,任院長助理,現為鄭州師范學院社會服務與發展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道家哲學及道教建筑,著有《自然的棲居——中國古代人居環境思想研究》一書,并發表多篇論文,目前是鄭州師范學院家政學講義編寫組家政服務員職業道德部分的主編。
書友推薦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虎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