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半畝方糖:朱自清談讀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533225
- 條形碼:9787520533225 ; 978-7-5205-3322-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半畝方糖:朱自清談讀書 本書特色
經典給人知識,教給人怎樣做人,其中有許多語言的、歷史的、修養的課題,有許多注解,此外還有許多相關的考證,讀上百遍,也未必能夠處處貫通,教人多讀是有道理的。但是后來所謂“百讀不厭”,往往不指經典而指一些詩,一些文,以及一些小說;這些作品讀起來津津有味,重讀,屢讀也不膩味,所以說“不厭”;“不厭”不但是“不討厭”,并且是“不厭倦”。本書搜集整理了朱自清先生與讀書有關的代表性文章,重點呈現了朱自清在讀書方面的心得、感悟及見解方法。
半畝方糖:朱自清談讀書 內容簡介
全書四章各有側重,**章“讀書知味”系朱自清對書齋生活及讀書的心得體悟,見解獨到。第二章“開卷有益”談對具體著作的讀書心得,既反映了作者的讀書審美及趣味,也給當今讀者以啟發。第三、四兩章原為《讀書指導》一書,如今亦收入本書,通過大量文例說明了精讀與略讀應當注意的問題。全書主題突出,內容通俗易懂,對于當下讀者的讀書生活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半畝方糖:朱自清談讀書 目錄
買書
三家書店
文物·舊書·毛筆
論青年讀書風氣
論雅俗共賞
論百讀不厭
古文學的欣賞
論書生的酸氣
低級趣味
第二章 開卷有益——感悟與心得
《山野掇拾》
《子夜》
內地描寫——讀舒新城先生《故鄉》的感想
《老張的哲學》與《趙子曰》
葉圣陶的短篇小說
現代人眼中的古代——介紹郭沫若著《十批判書》
論白話——讀《南北極》和《小彼得》的感想
第三章 讀書指導(上)——精讀指導舉隅
例言
魯迅《藥》指導大概
胡適《談新詩》(節錄)指導大概
柳宗元《封建論》指導大概
第四章 讀書指導(下)——略讀指導舉隅
例言
《唐詩三百首》指導大概
《蔡孑民先生言行錄》指導大概
《胡適文選》指導大概
半畝方糖:朱自清談讀書 節選
買書 買書也是我的嗜好,和抽煙一樣。但這兩件事我其實都不在行,尤其是買書。在北平這地方,像我那樣買,像我買的那些書,說出來真寒磣死人;不過本文所要說的既非訣竅,也算不得經驗,只是些小小的故事,想來也無妨的。 在家鄉中學時候,家里每月給零用一元。大部分都報效了一家廣益書局,取回些雜志及新書。那老板姓張,有點兒抽肩膀,老是捧著水煙袋;可是人好,我們不覺得他有市儈氣。他肯給我們這班孩子記賬。每到節下,我總欠他一元多錢。他催得并不怎么緊;向家里商量商量,先還個一元也就成了。那時候*愛讀的一本《佛學易解》(賈豐臻著,中華書局印行)就是從張手里買的。那時候不買舊書,因為家里有。只有一回,不知哪兒來檢《文心雕龍》的名字,急著想看,便去舊書鋪訪求:有一家拿出一部廣州套版的,要一元錢,買不起;后來另買到一部,書品也還好,紙墨差些,卻只花了小洋三角。這部書還在,兩三年前給換上了磁青紙的皮兒,卻顯得配不上。 到北平來上學入了哲學系,還是喜歡找佛學書看。那時候佛經流通處在西城臥佛寺街鷲峰寺。在街口下了車,一直走,快到城根兒了,才看見那個寺。那是個陰沉沉的秋天下午,街上只有我一個人。到寺里買了《因明入正理論疏》《百法明門論疏》《翻譯名義集》等。這股傻勁兒回味起來頗有意思;正像那回從天壇出來,挨著城根,獨自個兒,探險似的穿過許多沒人走的堿地去訪陶然亭一樣。在畢業的那年,到琉璃廠華洋書莊去,看見新版韋伯斯特大字典,定價才十四元。可是十四元并不容易找。想來想去,只好硬了心腸將結婚時候父親給做的一件紫毛(貓皮)水獺領大氅親手拿著,走到后門一家當鋪里去,說當十四元錢。柜上人似乎沒有什么留難就答應了。這件大氅是布面子,土式樣,領子小而毛雜——原是用了兩副“馬蹄袖”拼湊起來的。父親給做這件衣服,可很費了點張羅。拿去當的時候,也躊躇了一下,卻終于舍不得那本字典。想著將來準贖出來就是了。想不到竟不能贖出來,這是直到現在翻那本字典時常引為遺憾的。 重來北平之后,有一年忽然想搜集一些杜詩。一家小書鋪叫文雅堂的給找了不少,都不算貴;那伙計是個麻子,一臉笑,是鋪子里少掌柜的。鋪子靠他父親支持,并沒有什么好書;去年他父親死了,他本人不大內行,讓伙計吃了,現在長遠不來了,他不知怎么樣。說起杜詩,有一回,一家書鋪送來高麗本《杜律分韻》,兩本書,索價三百元。書極不相干而索價如此之高,荒謬之至,況且書面上原購者明明寫著“以銀二兩得之”。第二天另一家送來一樣的書,只要二元錢,我立刻買下。北平的書價,離奇有如此者。 舊歷正月里廠甸的書攤值得看,有些人天天巡禮去。我住得遠,每年只去一個下午——上午攤兒少。土地祠內外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地來往。也買過些零碎東西,其中有一本是《倫敦竹枝詞》,花了三毛錢。買來以后,恰好《論語》要稿子,選抄了些寄去,加上一點說明,居然得著五元稿費。這是僅有的一次,買的書賺了錢。 在倫敦的時候,從寓所出來,走過近旁小街。有一家小書店門口擺著一架舊書。上前去徘徊了一下,看見一本《牛津書話選》(The Book Lovers' Anthology),燙花布面,裝訂不馬虎,四百多面,本子也不小,準有七八成新,才一先令六便士,那時合中國一元三毛錢,比東安市場舊洋書還賤些。這選本節錄許多名家詩文,說到書的各方面的;性質有點像葉德輝氏《書林清話》,但不像《清話》有系統;他們旨趣原是兩樣的。因為買這本書,結識了那掌柜的;他以后給我找了不少便宜的舊書。有一種書,他找不到舊的,便和我說,他們批購新書按七五扣,他愿意少賺一扣,按九扣賣給我。我沒有要他這么辦,但是很感謝他的好意。 P2-4
半畝方糖:朱自清談讀書 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華,字佩弦,號秋實,原籍浙江紹興,生于江蘇東海。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學者、教育家、批評家。曾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系主任。 朱自清的散文素樸縝密、雋永深刻、沉郁頓挫,以語言洗練、文筆清麗、思想沉厚著稱,極富真情實感和感染力,他的散文作品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家庭小品,如《背影》《給亡婦》等;二是海外游記,如《歐游雜記》《倫敦雜記》;三是寫景美文,如《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春》等。
- >
煙與鏡
- >
月亮虎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