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放射學基礎:成像與技術導論(第6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987276
- 條形碼:9787518987276 ; 978-7-5189-8727-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放射學基礎:成像與技術導論(第6版) 本書特色
近年來,隨著放射醫學的快速發展,有關放射醫學的書籍層出不窮,為放射醫學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參考價值。但是對于初學者和非放射醫學專業的工作者來說,內容全面、通俗易懂、實用性強的書籍比較缺乏。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杭州市 人民醫院放射科的丁忠祥教授、沈起鈞副教授、韓志江教授對Radiology Fundamentals Introduction to Imaging & Technology(Sixth Edition)一書進行了翻譯,本書通過淺顯易懂的理論講解、豐富的表格和圖像資料,以及對疾病影像的解讀,向讀者系統地介紹了放射醫學的相關知識,可以作為目前市場上放射醫學書籍的補充。 我們希望這本書可以成為各位同仁學習放射醫學的工具書,相信讀者能從中獲益。
放射學基礎:成像與技術導論(第6版) 內容簡介
本書總體上分為三大部分:包括定義、發展史、分類、常用導向設備和常用器材;放射學常用技術:八大技術;在臨床各科室中的應用:神經、心臟、外周、綜合、呼吸、消化、泌尿、婦產、骨骼和肌肉系統。特點:與臨床實現無縫銜接;章節設計和內容編排邏輯性強,即有放射學常用技術的論述,也有放射學在臨床相關科室的臨床應用的介紹,克服了以往有些圖書單純從放射科角度編寫的不足;圖文并茂。
放射學基礎:成像與技術導論(第6版) 目錄
**章 簡 介 1
**節 放射安全學實踐 2
第二節 患者的放射安全與隱患 4
第三節 放射學概念介紹 10
第四節 常規放射學 13
第五節 超聲成像 18
第六節 計算機斷層掃描 23
第七節 磁共振成像 28
第八節 核醫學簡介 31
第九節 心血管和介入放射學 38
第二章 胸部放射學 43
**節 心臟和縱隔 44
第二節 心臟計算機體層血管成像 49
第三節 側位胸片 54
第四節 肺結節或腫塊 59
第五節 空腔性疾病 66
第六節 間質性疾病 70
第七節 肺不張 74
第八節 肺血管 81
第九節 肺水腫 87
第十節 肺栓塞 91
第十一節 氣 胸 94
第十二節 其他胸部疾病 98
第十三節 置管和置線 104
第三章 乳腺X線攝影 109
乳腺影像 110
第四章 泌尿生殖系統和腹部影像 127
**節 泌尿生殖系統超聲 128
第二節 腹部鈣化 136
第三節 腹部器械和導管 141
第四節 腹部異常積氣 147
第五節 腸梗阻 151
第六節 腹部腫塊 158
第七節 上消化道和小腸的X線評價 164
第八節 結腸影像 172
第九節 膽囊影像 178
第十節 偶發性腹部病變 184
第十一節 炎癥性和感染性腸病 191
第十二節 腹腔內淋巴結病 199
第五章 核醫學 203
**節 心臟核醫學 204
第二節 胃腸道核醫學 210
第三節 腫瘤核醫學 217
第四節 肺核醫學 224
第五節 骨骼核醫學 229
第六章 介入放射學 235
**節 診斷性動脈造影 236
第二節 肺動脈造影和下腔靜脈濾器置入 240
第三節 泌尿生殖系統介入 245
第四節 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 254
第五節 中心靜脈通路 261
第六節 介入腫瘤學 265
第七章 肌肉骨骼系統放射學 273
**節 骨折1 274
第二節 骨折2 283
第三節 骨腫瘤特征 296
第四節 關節炎和感染 301
第八章 神經系統放射學 307
**節 中樞神經系統解剖 308
第二節 頸 椎 310
第三節 頭部創傷 315
第四節 卒 中 321
第五節 頭痛和背痛 327
第九章 兒科放射學 331
兒科放射學要點 332
索 引 345
放射學基礎:成像與技術導論(第6版) 作者簡介
丁忠祥 教授,主任醫師,浙江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浙江省衛生創新人才,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放射科主任。 學習經歷 曾先后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哈佛大學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美國放射學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學習和交流。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磁共振腦功能成像、醫學人工智能與深度學習。 科研教學 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曾主持中國博士后基金(一等資助)1項、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2項、浙江省衛生廳項目平臺基金(A類)1項,并順利通過驗收,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浙江省科技廳等基金多項;發表SCI收錄論文40余篇,國內影像專業核心期刊論文90余篇;出版專著2部;培養研究生30余名。 學術任職 現任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頭頸學組委員、杭州市醫學會理事、杭州市醫學會放射與介入分會主任委員、浙江省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委員、浙江省醫學重點備案學科(分子與功能影像學)帶頭人、浙江省醫師協會放射學分會人工智能委員會主任、杭州市醫學影像與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長。 學習經歷 曾于2019—2020年在美國麻省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做訪問學者,多次于歐洲放射學年會做報告。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醫學人工智能、胸部影像學,尤其是肺部疾病、肺結節及縱隔腫瘤、胸腺病變等。 科研教學 主持省部級、廳局級課題及預研基金重點項目共5項,參與浙江省“尖兵計劃”、廳局級課題近10項;發表SCI收錄論文10余篇,國內影像專業核心期刊論文10余篇;參編專著1部;培養研究生2名。 學術任職 現任浙江省醫學會放射學分會青年委員、浙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影像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浙江省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心胸乳腺學組組員、浙江省醫師協會宣傳與維權委員會委員、杭州市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委員、浙江省醫藥衛生科技專家庫成員。 沈起鈞 副教授,副主任醫師,浙江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放射科胸部組組長,入選杭州市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工程。 韓志江 教授,主任醫師,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放射科副主任,教學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內、外分泌腺體影像學,尤其是甲狀腺、甲狀旁腺、腮腺、腎上腺等。 科研教學 主持與參加廳局級課題10余項;發表論文100余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0余篇、國內影像專業核心期刊30余篇;出版專著6部,其中作為主編出版4部、作為副主編出版2部;培養研究生5名;申請國家專利3項,遴選為國家放射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以下簡稱“住陪”)學員年度業務水平測試和浙江省住培學員結業考試命題專家,多次在全國和全省住培教學會議做專題講座,領銜全國30余家住培基地共同開發五位一體(SPARK)影像住培教學軟件。 學術任職 現任中國醫師協會放射醫師分會頭頸影像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甲狀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甲狀腺疾病分會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甲狀腺疾病專業委員會委員、浙江省醫學會放射學分會神經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醫學影像教育工作組委員。
- >
經典常談
- >
姑媽的寶刀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詩經-先民的歌唱